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果。导弹、卫星、嫦娥、北平。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在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舞台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勛科学家孙家栋收获如此评价。

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相连。求学时,他被选派到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制造。1958年,孙家栋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分院从事导弹研究,1967年又被钱学森点将,担任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负责人,从此与中国卫星结下不解之鰾。

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年放卫星。对几次关键的人生转折,孙家栋说:“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系列原总设计师戚发对这位老朋友敬佩不已:“抓大放小,举重若轻;善于综合,敢于决策;大胆放手,勇于负责。”

成发轫的总结令人信服。在研制“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时,为了确保核心任务顺利完成,孙家栋紧紫抓住“上得去,抓得住,听得见,看得着”这四个要求,凡与此无关的技术试验,全部取消。也正是因此,中国得以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欧阳自远对孙家栋的这一“特点”感受颇深。“孙先生是一个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高手’。我总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各种技术要求,希望我们的绕月能获取尽可能多的数据。但孙先生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去实现、去完成“绕’的目标。孙先生常说,科学家往往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工程师就是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他善于抓住最主要的问题,并且敢于决断。比如说‘嫦娥’什么情况下发射,孙先生认为,安全就发,不安全就不能发,其他因素都不必考虑。因为不安全,什么目标都达不到。”

建设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时,有两条路摆在了大家面前:一是一步建成全球乃至世界主流,但不符合中国实:二是分步优先建成区域系统,但世界尚未有先例。

中国的导航系统如何建设?孙家栋独具慧眼,提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该验、后区域、再全球”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搞呢?”谈及当时的决策,孙家栋解释说,“首先,卫星的数量可以少,我们集中精力为我们国家本土加上周边来服务,这是我们经济建设最需要的事情。步子相对迈得小一点,可以摸索更好的经验来推动我们这个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北斗系统优先建设区域组网成功提供优质服务,证明了这条道路的科学性。目前,日本、印度也纷纷采取此种建设方式,中国北斗系统的建设为世界开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这样脚路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地“务实”,在同事和下属的眼中,是搞科学该有的精神。“科研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能求全求大,不能好高骛远。他说话慢吞吞的,但总能运筹惟,统领全局,是个睿智的老头。”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研究员、北斗“女种”徐颖如是说。

2009年,孙家栋寿辰时,钱学森给他寄来了贺信,80岁的孙家栋成了钱老口里的年轻人:“您是我当年十分欣赏的一位年轻人,听说您今年都80大寿了,我要向您表示表心的祝贺!”

(摘编自宋雅娟《孙家栋:航天赤子心》)

(相关链接)

①1974年底,第一颗返回式卫星飞行20秒钟后就爆炸了,冲天的大火让孙家栋痛哭失声。孙家栋表示,这次发射失败对自己教训最大,造成这么大的失败,是火的原因。但是最后把这原因查出来,是非常简单的一件小事,就是火箭里的一根导线,这根导线里头的铜丝质量不太好,断了。

(摘编自《新京报》2010年1月12日)

②“两弹一星”功勤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改革先锋”、“国家勋章”……翻开孙家栋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70年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9月23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年时勤奋学习,青年即担当重任,老年仍坚持工作。首段的颁奖词虽察寥数语,却精练地概括了孙家栋的生平与业绩。 B、孙家栋在苏联学了7年飞机制造,回国后造了9年的导弹,放了50年卫星。他的几次人生转折,体现了他的家国情怀。 C、北斗系统的建设为世界开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自主创新发展的同时,与日本、印度等国开展合作,共享研究成果。 D、在“嫦娥”绕月工程中,欧阳自远总是从科学的角度提出各种技术要求,孙家栋则更多地考虑如何去完成“绕”的目标。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颁奖词开篇,以贺信结尾。选材典型,简要介绍了孙家栋的求学经历,重点介绍了孙家栋的几项科研活动。 B、研制“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时,为了确保核心任务顺利完成,孙家栋全部取消了与此无关的技术试验。 C、文末钱学森给孙家栋的贺信里尊称他为“您”,这样称呼表明了钱学森对孙家栋所取得科研成就的高度赞赏。 D、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失败的原因,竟然是一根导线里头的铜丝质量不太好,这让孙家栋痛哭失声。
(3)、戚发轫总结孙家栋成功的原因时,说他能够“抓大放小”。而孙家栋却认为科研“不能求全求大”这两句话分别如何理解?在文中有哪些具体体现?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爱,在山乡传递

——小岗村采访手记

王斯敏

    汽车在乡间公路上爬行,从小岗驶向合肥。再见了,小岗,再见了,亲人!掏出笔记本,我在密麻麻的采访记录后写下——

    “铭记小岗。这里,有我刚认的一户亲戚,有把我们联在一起的一个人。他,长眠于斯;他,大爱永恒。”

    这户亲戚,是我小岗六日的房东关正银一家;这个人,是我们此次采访与追缅的英雄——沈浩。

    沈浩走了,却走不出小岗人的心。4000村民对他的思念是那样绵长,如此滚烫,在这六天里的每时每刻,触碰着我感动的神经。

    忘不了,在关正银大哥家里,最大最朝阳的房间成了我们三位记者的卧室。细心的大哥大姐准备好寝具、水果、日用品。为我们担水,替我们铺床,每餐饭品种丰盛还变着花样,凌晨一点了,他们仍敞门等待,为收工夜归的我们亮起温暖的灯;

    忘不了,在村东头的大包干纪念馆门前,当记错了开会地点的我为赶时间而着急。一位素不相识的村民开来小车,将我送到西头的村委会;在清晨宁静的友谊大道上,当我们迈开步子急急地赶路,又一辆小车戛然停住,硬是送我们到目的地;

    忘不了,随意推开一户院门,一句“沈书记”,老奶奶未语泪先流,“你们宣传沈书记,你们就是小岗的大恩人”。回“家”闲谈,话题总是枝枝蔓蔓地离不开“沈书记”。说到动情处,外号“勇敢”的关大哥几次埋头扒饭,偷偷抹去溢出的泪……

    为何我们总被亲情和爱意包围?为何沈浩这个名字总引出热泪?答案,或许就在关大哥们新起的一幢幢小楼里,在暖意融融的幼儿园、小学、卫生院里,在即将生金吐银的一个个园区企业里……沈浩。这个付出真爱改变了小岗面貌的外乡人,乡亲们用百倍千倍的爱回报他,浩浩荡荡,永无尽期。

    用六天的乡居生活,丈量了沈浩六年的艰辛,更量出了一个坚忍可敬的灵魂。当我们裹着两床棉被仍瑟瑟发抖,你独居在那间透风的小屋,又该是怎样的凄清寒冷?当寂静牢牢罩住刚日落的村庄,你远离亲人的笑语、城市的热闹,又该是怎样的孤单寂寥?当我们一两天就消退了初到的新奇,你2000多个日夜与农田村舍枯守,又怎能那样深情不改、相看不厌?你说,你是带着党的嘱托来的,就一定要在这里扎下根来;你说,你是怀着对土地的爱来的,就一定要让乡亲们过上好光景。

    有同仁慨叹:“他是一个建设者,满怀信心却壮志未酬;他是一个战士,携带的武器只有手术刀和医药箱;他是一个英雄,愿把每座碉堡都插满鲜花……”

    是的,我还想说,他是小岗的儿子,怀大爱而来,携至情归去;他是虔诚的耕者,播撒着希望,深植下未来。

    爱,在山乡传递。

    他播下的种子,在下一个春天开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6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他细心询问十八洞村的情况。

    这三年,十八洞村又是如何探索习近平提出的“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呢?十八洞村第一支书施金通向记者列举了一系列数据:十八洞村有225户993人,通过“户主申请,群众投票识别,三级会审,公告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入户登记”,从全村甄别出136户、542位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15年的3580元,增长115%,减贫61户269人。这些贫困人口已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学生义务教育、家庭基本医疗和住房全部得到保障,学生入学率100%,家庭人口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100%,住房全部达到安全标准。

(摘编自:《习近平牵挂的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如何精准扶贫》)

材料二:

    “扶贫也要抓住痛点、扶出亮点、培育卖点!”公益组织“黑土麦田”的扶贫专员、湘西苞谷酸合作社理事长陶品儒道出他扎根湘西精准扶贫的经验。从澳洲国立大学毕业后,他辞掉高薪工作回国,和正在复旦大学就读的张雪婷扎根湘西磨老村,带领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将老玉米加工成城里人稀罕的酸爽开胃的苞谷酸和香醇苞谷酒,找准了卖点。

    “不能让乡亲们守着优质美味的十八洞村猕猴桃、大湘西黄牛肉、安乡时令蔬菜喊穷。”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罗跃,则分享了红星大市场直销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的双赢经验。自2016年4月全省电商扶贫专项行动启动实施以来,已有7个贫困县成功申报成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国内三大电商平台已开通20个贫困县的特色馆和3个市州特色馆,农产品“上行”交易额逾13亿元。

(摘编自2017年11月21日长沙晚报)

材料三:

    近年来,中兴镇立足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据了解,中兴镇为解决贫困群众长久脱贫问题,使“输血”变“造血”。成立夹江县龙井沟果业专合社,以“支部+专合社+贫困户”为模式,成功引进春见耙耙柑,打造万亩柑橘现代园。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依托该专合社,流转土地,发展脆李、柑橘等80余亩,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实现增收100万元。流转土地100亩,建立中兴镇扶贫基地,他们把这100亩平均分给每一户贫困户,每户一亩,由专合社统一管理经营,受益归贫困户,预计每户可增收1万余元,实现了长期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同时,他们在园区设立“一库五名单”台账,吸纳贫困户就近就业80余人,每人可通过园区就业实现增收13000元以上。

(摘编自2017年11月20日:《精准扶贫开良方 脱贫致富拔穷根》)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打嬴脱贫攻坚战,是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明确要求,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经济日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一部顶着“1200万元”巨制名头的动画《戚继光英雄传》预告片在网上播出后,却遭到网民们一致恶评。不仅如此,13位动画业内人士也质疑投资的真实性,要求制片方还中国动画尊严。

    更让人惊掉眼球的是,6位刚毕业的大学生网友,制作了和该片一样的预告片,3D画质明显提高,但仅仅耗时三天,制作成本则是:泡面一箱,咖啡若干袋,AD钙奶4支,A4纸半包,这无疑给了劣质动画一个响亮的耳光。

    许多动漫企业制作动漫的目的,不是遵循观众欣赏趣味和市场诉求,而是为了获取政府补贴。因此,动漫企业制作动漫片的流程一般是,先制作出批量的动漫片,然后在电视台和院线进行公关,最后到政府钱库里领赏……如此畸化的产业链,自然是功利当前,有量无质。

    动漫产业的灵魂是创新创意,这固然常要金钱的刺激和支援,但若陷入孔方兄的钱眼不可自拔,创新创意就为铜臭所污染,这样的产业,注定是泡沫化的。

(华西都市报《从<威继光>看动漫产业的“代短”》)

材料二:

材料三: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把握宣传向导,突出重大主题。围绕党的十九大、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推出一批优秀重点作品,继续组织推动“百部中国梦电视纪录片、动画片扶持计划”“中国梦正能量动画短片创作计划”“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等重大工程项目,超前谋划,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发挥好政策杠杆和专项资金作用、争取持续出精品、出人才。

(新浪网《高长力:2017年将推动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

材料四:

    广州最近对青少年展开一项调查——“迪斯尼意味着什么?”答案是,不只是“米老鼠”,更包括衣服、文具、电脑游戏、皮包连锁店、专为暑期炮制的电影大片。将近70%的孩子也知道把迪斯尼定义为“商品、文化附属产业”。

    事实上,由迪斯尼等公司主导的动漫产业,包括动画卡通、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多媒体产品等内容,正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又一个全球经济热点。美国网络游戏业连续4年超过好菜坞电影业,成为全美最大娱乐产业,而上世纪曾以《大闹天宫》写下辉煌的中国,却沦为动漫产品的最大输入国,有统计数字称,米老鼠、史努比,Kity 猫、皮卡丘和机器猫,仅这“五位”每年就从中国卡通市场“掠走”6亿元,巨大的市场和薄弱的原创力量,将中国动漫市场80%以上的盈利源源不断地向日本、美国输送,

    中国动画要想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从五千年历史文化中寻找新的灵感,比如重新发掘绵延上千年的皮影艺术,同时从美国的迪斯尼公司、日本的宫崎峻等处“拿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成功推销文化产品的运作方式。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上升和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的增强,中国故事也将会推动本土动漫产业快速前行。

(新华网《中国“孙悟空”与美国“米老鼠”的魅力竞争》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移动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领域快速发展,多元化的新兴支付工具方便了百姓生活,也进一步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

《移动支付安全与实践》一书披露了一组数据——2017年,移动支付业务规模延续高增长态势,全年国内银行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375.52亿笔,金额为202.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06%和28.80%;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2392.62亿笔,金额为105.1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53%和106.06%。此外,市场主体积极打造移动支付生态圈,推动业务量加速向移动端迁移;NFC,HCE,生物识别等新技术与移动支付应用融合,继续提升了移动支付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便捷性。

《2017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扌艮告》显示,2017年,98.1%的用户表示最常在生活类场景使用移动支付;其次为票务类,如购买电影票、演出票等,占比为80.6%;酒店、机票等商旅方面的支出排名第三,占比为68.9%;公共事业类缴费排名第四,占比为61.5%;通过移动支付在娱乐业务下载场景和投资理财场景进行支付的用户,分别占比为55.2%和40.2%。以上应用场景下的移动支付使用多数较2016年有显著提升。

(摘自《移动支付:在安全和效率之间找到更好平衡》,《金融时报》2018年6月7日)

材料二: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注:2017E指到2017年年底,其余同)

材料三:

从业务流程上来讲,我国的移动支付在实现过程中要包含至少四个当事方:用户、商家、发行方及收款方。相比于传统的付款方式而言,整个的交易过程完全是基于移动的网络来进行的。因此,对于移动支付来说,网络的提供商成为了主要的当事方,贯穿于整个的移动支付的过程中。发行方则是通过银行的账户为用户提供支付的能力,金融机构通常为主要的发行方;收款方则是依据具体的支付的平台不同而不同,可以是商家、第三方的移动支付的服务商等。

    由于移动支付结合了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技术、金融行业相关技术等,具有明显的跨行业的技术特点,因此目前行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市场竞争环境。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拥有自有电商平台的在线支付企业在移动互联网的趋势下,逐步将在线支付的优势、产品形态以及用户平移至移动端,由于技术成熟且不需要改造终端,因此短期内即可产生联动效应,获取先发优势。但长期来看,移动互联网支付排他性较弱,支付企业还需更好结合线上与线下市场,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节选自《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材料四:

    对于用户来说,移动支付的安全性的因素尤为重要,不安全的移动支付难以吸引用户加入。移动支付的安全水平与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必须足够的匹配,移动支付必须采用交易级的安全的加密机制。交易级的安全加密必须是有效的和高标准的。也就是说,消费者只有感觉到足够的安全才会去使用移动支付,消费者需要清晰地看到支付结果从而避免变成欺诈的牺牲品。

    安全性的问题一直是用户非常关心的问题,用户是否使用移动支付,安全因素的考虑占到很大的比重。安全性问题现在不仅是实际操作中密码管理、通信安全的实际性安全,更是心理上的安全性顾虑。曾有调查显示,低于15%的人完全地相信移动支付,而65%的人对移动网络发送自己的银行信息十分的反感。可见移动支付要想成功,除了要解决实际的安全性问题,还要打消用户心理安全性顾虑的问题。

(来源同材料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雪龙”号,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也是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雪龙”号耐寒,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含0.2米雪),是中国用于极区科学考察的唯一一艘功能齐全的破冰船。自1994年10月首次执行南极科考和物资补给运输任务以来,“雪龙”号已11次赴南极,5次赴北极,足迹遍布五大洋,创下了中国航海史上多项新纪录。

“雪龙”号的水文资料采集室安装有可以用来探寻磷虾及其它极区水生动物的鱼探仪,可在航行时测定海水流速、方向的多普勒海流计,以及用于测量海水温度、盐度、深度的“CTD”等一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

    “雪龙”号装有可调式螺旋桨,航行时操作灵活,有利于破冰。船体用E级钢板制作,即使在零下40℃的严寒气候条件下,也不会变形。该船可运输杂货、大型重型货物及各种车辆(带滚装仓)、冷藏货物、贵重货物、炸药、矿物、标准集装箱以及各种油料。

(摘编自潘慧文《“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人民网2014年6月10日)

材料二:

    “中国‘雪龙’号实施的救援近日占据各大媒体的头条,各国媒体对中国在南极活动的报道相较几个月前更中立了。”美国媒体称。当“雪龙”号去年11月开启科考之旅时,英国媒体的标题为“中国盯上南极资源”,并称专家对中国在资源丰富的南极大陆的野心表示关注。

    南极地区吸引越来越多的科研和战略关注。中国展开救援的事实表明,亚洲国家对极地地区活动的参与可以有利于该地区的所有参与者。随着更多破冰船和乘务人员参与研究和搜救的训练,至少两极地区对所有参与者而言将更安全。

    在这一连串牵动人心的遇险和救援行动中,中国“雪龙”号扮演了迄今当之无愧的主角。这是一艘中国科考船,肩负着前往建立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的任务,但收到俄罗斯南极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的受困求救信号后,“雪龙”号义无反顾前往出事海域,以其科考船的能力面对已被俄船验证的破冰难度和各种风险。“雪龙”号的表现其实是中国社会对自己尽国际义务所持态度的一个缩影。中国人很愿意自己的国家融入国际社会,成为负责任的成员。我们也很希望这次救援呈现的国际合作精神不仅仅在灾难中才能看到,但愿它不是政治板块之间 的温情点缀,它会逐渐变成为彻底改变21世纪国际关系性质的强大增长点。

(摘编自《“雪龙”号的极地救援》,《环球》2014年1月10日)

材料三:

    中国在极地位置争先赛中属于后来者,但对南极的兴趣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而持续增长。最新的科考站将是中国在南极洲的第五个科考站,这也将超过一些先于中国进入南极的国家。能取得这样的进展,除了归功于中国持之以恒地投入巨资参与极地勘探和研究外,还得益于美英等国因资金受限而将科研勘探回撤以让位于其他国际事务的举措。

    一项国际条约暂停了所有针对南极洲的领土诉求,事实上将南极洲划为科学保护区。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秦为稼在上月召开的极地年会上表示:“这为快速发展中国的极地基地提供了宝贵机会。”

    新西兰梅西大学讲师马克·兰藤嘉(音)说:“中国将是少数几个在南极洲地区拥有多个基地的国家之一。这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南极洲的主要力量。”与之相比,美国在南极洲建有3个永久性基地,阿根廷则以6个基地位居第一位。造价昂贵的破冰船同样重要,它对于基地补给不可或缺。中国就拥有包括“雪龙”号在内的数艘破冰船。威尔逊中心全球研究员布拉迪表示,对于中国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战略优先事项。南极洲项目表明,共产党正在带领这个国家迈向复兴。布拉迪说:“它同时还能激发爱国心和自信心,这对于中国政府而言十分重要。”

(摘编自王晓翔译《外媒:中国加入极地权力游戏》,环球网2017年11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西方的戏剧注重情节,因而十分强调客观真实性,演员的演出力图逼真。苏联戏剧家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出的“体验理论”,其实质就是强调逼真,要求演员在演出中放弃自我本性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去,以期最大程度地符合剧情的客观真实性。如他在排演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时,是这样处理威尼斯的小船驶过舞台的:“小船要十二个人推着走,用鼓风机向口袋里吹胀了气,以此形成翻滚的波浪……在空心的橹里灌上一半水,摇橹时里面的水便会动荡,发出威尼斯河水的冲击声。”显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舞台上一切的安排就是要让观众接受一个“客观真实的”、不容怀疑的情节。

那么,西方观众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观赏戏剧的呢?观众通常会沉浸到剧中去,做一个“事件过程”的偷窥者或目击者。因而,在剧场里,观众的内心即使被触动,也不会即席发声或者与他人交流,就像在现实中不敢打扰旁人的生活一样。走出剧场,他们感受的焦点在于,评判演员和情节“像”还是“不像”,反思自己“知”还是“不知”。

中国的戏曲注重的是演员的表演,对戏曲的情节并不十分苛求。中国戏曲也强调逼真,但这种逼真不是在对现实的细节摹仿得惟妙惟肖的基础上,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如布莱希特看了梅兰芳表演的《打渔杀家》后写道:“他表演一位渔家少女怎样驾驶一叶小舟,她站立着摇着一支长不过膝的小桨,这就是驾驶小舟,但舞台上并没有小舟……”显然,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威尼斯小船相比,梅兰芳表现的摇船少女在细节上与客观真实相去甚远,但在逼真度上却各有千秋,因为观众衡量他们的尺度是不同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力图证明这就是真实,所以从真实的角度来看,它还有种种不真;梅兰芳努力去表演得像真实,所以从表现的角度看,它已经很像真实了。这就是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不同的立足点产生的不同结果。

由于中国戏曲重心在演员的表现力,因而观众到剧场里去看戏,与其说看戏曲故事,不如说看演员能力。最老练的观众常常不以戏曲故事作为看戏的选择,而以某一个演员的不同角色、不同演技作为看戏的选择,所以中国戏曲剧场中,名演员的折子戏(在名剧目中最能表现其演技的片段)专场往往比完整的戏曲故事演出更能吸引人。在演员方面,重演技的结果锻炼出了演员超乎寻常的表现力,如青年演员能扮演老头子、老太婆,老年演员能扮演小姑娘、小伙子;男演员能扮演女人,女演员能扮演男人。

从以上西方戏剧和中国戏曲的差别中可以看到:西方戏剧力图消除剧情、演员、场景与观众之间的差异,力争消除欣赏主体与欣赏对象之间的差异,其成就也在这种“消除”之中。中国戏曲很明确地显示着剧情、演员、场景与观众之间的差异,欣赏主体与欣赏对象之间始终保持着审美距离,其成就也在这种“距离”之中。

(摘编自陈伟《中国戏曲点燃布莱希特的理论火花》)

材料二:

德国戏剧家贝尔托•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的建构,与中国传统戏曲有着密切联系。1935年,布莱希特在莫斯科观看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演出。这一次观演,对其戏剧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36年,布莱希特写成《中国戏剧表演艺术中的陌生化效果》一文,提出了“陌生化”这一重要的美学概念。

布莱希特对欧洲戏剧舞台上流行的“第四堵墙”[注]演剧观极为不满。他指出,欧洲演员表演时有意把自身隐藏在“第四堵墙”之中。也就是说,演员表演时有意制造舞台表演的真实幻觉,让观众置身于剧情中并触发其感情,使观众的感情与演员自己的感情相融合,从而实现舞台表演对观众的同化。在布莱希特看来,这种强调移情共鸣的演剧方式是欧洲戏剧艺术发展的桎梏。它不仅使演员与观众处于神智恍惚的非理性状态,而且消解了观众的主体意识和行动意志,也削弱了戏剧的社会作用。而要改变欧洲剧场中舞台上的演员与舞台下的观众同悲欢的状况,就必须进行戏剧艺术审美思维的变革。

在布莱希特看来,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为欧洲戏剧艺术的变革提供了重要借鉴。他认为,中国古典戏曲的独特魅力,源于其所遵循的“陌生化”美学原则。其一,演员注意自身与角色之间的距离。中国戏曲演员在舞台上会有意关注和展示自己的表现手法,用程式化手段刻画人物。其二,演员注意观众接受与舞台表演之间的距离。“防止观众在感情上完全忘我地和舞台表演的事件融合为一”,以固化观众的“观察和观看的立场”。由布莱希特的以上分析中不难发现,“陌生化”被其视为一种戏剧表演技巧以及应有的演剧效果。演员应在舞台上冷静理智地观察自己的表演,提醒自己不要和被表现的人物融合在一起。演员的这种“陌生化”表演,也在提醒观众要保持理性观察立场。这样,观众在被演员表演打动的同时,能够清醒意识到自我作为剧场演出的“观察者”的身份。

布莱希特之所以反对演员表演时和观众观剧时入戏过深,是因为他认为舞台上的表演应激发观众的陌生感和惊奇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与事物,往往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存在,由此导致了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敏锐感觉的丧失。因而演员应突破那种强调移情共鸣的演剧观的束缚,用不同寻常的新形式来表现那些人们所习惯的、熟悉的事物,以使观众对这些事物感到陌生、意外和好奇。如果观众能带着疑问去看待舞台上的演出,自觉反思演员的表演是否妥当,舞台表演中所呈现的“世界”是否合理等问题,也许就能从中发现、获得新的认识。陌生化效果的目的,就在于培养观众的主体意识和批判立场,把观众的移情共鸣转化为质疑反思,深化观众对舞台表演的理性认知。

(摘编自周晓露《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与中国传统戏曲》)

【注】舞台一般只有三堵墙,“第四堵墙”是指舞台和观众之间的一堵看不见的、幻觉的墙。也就是说,演员表演时应当无视观众的存在,就仿佛自己与观众之间有一堵看不见的墙。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