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宇宙里有些什么》同步练习

请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①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做萤火虫呢。

②这些星云有的厚到几万亿公里,本身并不发光,如果在附近有恒星,它就反射出光亮,叫做亮星云。否则它就是暗黑的,叫做暗星云。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
        ①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身兼双重角色——信息中介者和议题主导者。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终端,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公民记者”。
        ②微博带来的改变已经不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新闻传播主体的移位。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涌现。受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任何传统媒体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设立分支机构,更不可能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数量庞大的微博则不同,它散布在世界各地,就像是无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一种旁观和参与兼备的姿态,注视和记录着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并以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③微博在直接发掘新闻议题的同时,也从传统媒介那里“抢”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目前国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机制,即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
        ④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节点,微博在用“微力量”改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也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目前,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数据中心调查报告显示,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信息、记录心情、消磨时光、结交朋友、拓展知识、讨论同感兴趣的话题、关注有兴趣的名人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闲话白菜
                                                                                                   钱国宏
        ①白菜是南北方一种极其普通的蔬菜。别看它普通,闲暇时,弄一桌“白菜宴”,既解馋又养生。
        ②白菜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据考证,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种类北方有胶州白、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大毛边等;南方有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
        ③白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菜中之王”美称。用于炖、炒、熘、拌以及做馅、配菜都可以,故俗语云:“肉中就数猪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鲜。”
        ④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古代医书《名医别录》里记载:“白菜能通利胃肠,除胸中烦,解酒毒”。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白菜汁,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并说“冬汁尤佳”。
        ⑤白菜食法颇多,从烹调方法上看,无论是炒、熘、烧、煎、烩、扒、涮、凉拌、腌制,都可做成美味佳肴,如果同鲜菇、冬菇、火腿、虾米、肉、栗子等一起烧,还可以做出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菜肴。用新鲜猪肉末制成丸子,再加大白菜红烧,这是河南地区有名的“大白菜烧丸子”。把干辣椒节过油炸,然后用醋与白菜块同炒,这是有名的“醋溜白菜”。东北有道名菜就叫“栗子烧白菜”,这道菜的特点是汁鲜味美,酥烂适口,红白黄三色相间,色、香、味兼备。此外,还有“奶汁靠白菜”、“如意白菜卷”等等一系列菜肴。
        ⑥总之,白菜食用方法很多,仅入书的就有数百种。在东北,吃得最普遍的还是炖白菜汤和炖酸菜。东北人喜欢把白菜渍成酸菜,酸菜炖火锅、炖大骨头成为了东北人引以为豪的家常菜。酸菜炖大骨头端上桌后,香气缭绕,热气腾腾,骨头肉颤巍巍,丝丝缕缕,泾渭分明;酸菜晶莹剔透,油花闪烁,让人举箸之际,耳边油然想起东北腔席卷四方的断喝:“翠花,上酸菜!”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未来,木星会取代太阳吗?

       ①在太阳系中,木星是行星中的“巨无霸”。它的体积和质量分别达到了地球的1320倍和318倍。不过,除此以外,木星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能发光,有自己的能源。

       ②也许你并不觉得这是什么稀罕事,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行星的定义:行星通常是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在人们的通常认识中,行星的确不能发光,只能依靠反射太阳的光线。但科学家研究发现,木星正在把巨大的能量不断地向周围的宇宙空间释放,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两倍从太阳那里所获得的能量,说明木星有一半的能量来自它的内部。

       ③分别于1972年和1973年发射的“先驱者”10号与11号飞船探测的结果显示,液态氢构成了整个木星。它同太阳一样,没有坚硬的外壳,主要是通过对流形式来实现能量的释放。前苏联科学家齐巴罗夫和苏齐科夫认为,木星的核心温度已达到30000℃之高,热核反应还在其内部继续进行。

       ④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一个严肃的问题:未来,木星会渐渐取代太阳吗?

       ⑤正如之前所说,木星是由液态氢构成的,本身并无坚硬的外壳。木星的这种构成与太阳构成方式十分相似,主要是通过对流形式来实现能量的释放。木星不仅把自己的引力能转换成热能,还在不断吸收太阳释放的能量,这就使它的能量越来越大,且热度越来越高,并使它达到了现在的高度。从木星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它很可能成为太阳系中与太阳相差无几的第二颗恒星。

       ⑥30亿年以后,太阳到了晚年,木星很可能取代太阳的地位。虽然时间还很远,但人类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是,太阳已经是一颗垂暮的恒星了,它的光辉总有一天会熄灭,而木星的自带光源,点燃了生命顽强延续下去的希望。

(选自《探索与发现》2016年第5期,略有改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垃圾都去哪了?说说垃圾填埋的那些事儿

    在所有垃圾处理方式中,垃圾填埋是最古老的方法,也是垃圾处理的最终程序。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流程处理垃圾,填埋都被作为最终处理手段。

    填埋是垃圾的最终处理手段

    垃圾可以用填埋、焚烧、堆肥等方法处理,之所以说填埋是垃圾的最终处理手段,是因为焚烧、堆肥两种方式并不能处理掉所有的垃圾。例如:被焚烧的垃圾中可能包含无法燃烧的成分,如少量玻璃、金属,最终会产生灰渣;堆肥这种方式仅可以用来处理能被生物分解的有机物,骨骼等难以分解的部分也会形成残渣;另外还有很多垃圾本身就不可燃也难以被生物分解,如建筑垃圾。以上这些废物,最终都要用填埋来解决。

    自然衰减型填埋是垃圾填埋的方式之一,因为不设防渗衬层和渗滤液收集管道系统,会对地下水造成极大污染。中科院通过监测北京垃圾填埋场得出结论:垃圾填埋场渗漏会污染地下水,导致水的硬度及氨氮、硝氮、铬和汞等元素含量超标,最终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例如:氮污染可以导致缺铁性血红蛋白症、婴儿畸形和癌症。因其会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自然衰减型填埋已逐渐不再被采用。

    垃圾填埋并不是简单的填埋固体垃圾,而是需要用一整套复杂的系统来综合处理,因此封闭型填埋已成为目前通行的填埋方式。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包括下列主要设施:防渗衬层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渗滤液处理设施、雨污分流系统、地下水导排系统、地下水检测设施、填埋气体导排系统、覆盖和封场系统。生活垃圾填埋场通过设置防渗衬层渗漏检测系统,以保证能及时发现在防渗衬层发生渗滤液渗漏,并采取必要的污染控制措施。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在垃圾渗滤液处理方面,除了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外,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技术、新工艺也被用于渗滤液处理,如膜生化反应器、纳滤和树脂吸附等工艺。这些新工艺构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即MBR+NF组合技术)。与传统的生化水处理技术相比,这种新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易实现自动控制、运行管理简单等特点。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的人们将会找到更适合的垃圾处理办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寻找三体人的“水滴”武器

史峰

       ①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三体人之所以能奴役地球,是因为它们拥有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器—-“水滴”。“水滴”能撞碎所有物质,它的硬度超乎想象:“水滴”撞穿地球,就如子弹穿过面包一样轻松随意。“水滴”超硬不是胡思乱想出来的,而是依照物理研究成果做出的合理构想。

       ②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能再分解为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还能再分解成质子和中子,合称植子。核子还能再分吗?以前是不能分的,可是用电子对撞机撞碎后,核子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一夸克。那么,夸克还能再分下去吗?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无法再分。了

       ③夸克是如何组成物质的呢?夸克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粒子,物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宇宙中的夸克组合居然都是“三个夸克组成质子”“两个夸克组成中子”的模式,没有发现“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更多夸克组合的复合粒子,难道不存在这些夸克组合吗?科学家提出了假说:宇宙中应该存在“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任意夸克组合,只是限于人类的见识“太短”,尚没有发现而已。

       ④科学家又进一步从理论上推理出“四夸克组合”和”五夸克组合”的特殊性质:这两种组合中的夸克之间保持着极其恰当的距离,这种距离恰好能产生强力。强力、电磁力、弱力、引力并称维持宇窗存在与运行秩序的四大力,这四种力决定了物质的硬度,如果把电磁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定为1,那么弱力和引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可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电磁力,只有弱力或是引力的话,物质就软得拿不起来,几乎是没有硬度。而强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却是100。

       ⑤“三夸克质子”和“二夸克中子”中的夸克们因为距离不合适,不会相互产生强力,所以质子、中子组成的物质都是普通物质,它们的硬度由电磁力提供。而“四夸克组合”与“五夸克组合”中夸克之间的距离恰好能相互产生强力,这种物质的硬度比普通物质硬100倍。

       ⑥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水滴超硬”的奥秘了:“水滴”由“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更多夸克复合粒子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称为“强相互作用力材料”,它的硬度由强力提供,所以坚硬无敌。

       ⑦其实,2013年科学家就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推机上发现了四夸克粒子,2015年清华大学教授又发现了五夸克粒子。这些都是在实验条件下发现的。此外,科学家还一直在宇宙中寻找“天然”的四夸克、五夸克或是更多夸克复合粒子。科学家推断,找到大量的四夸克、五夸克复合粒子只是时间问题。而找到它们之后,制造“水淌”这种超硬的宇宙武器就要由幻想变成现实了……

(选自《知识窗》2017年4期,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各题。

流淌在世界屋脊的“冰河”

涂杰楠

①一条冰河从青藏高原的西部延伸到东部,绵延数千公里,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山地冰川群,以绚丽多彩的景象吸引着科学家和探险爱好者前往探索。

冰河又称冰川,是高寒地区降雪经过粒雪化,密实变质成为冰川冰,达到一定厚度并能在重力作用下缓慢流动的自然冰体。通俗来说,冰川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来的。

③冰川是青藏高原极其重要的固体淡水资源,我国从青藏高原发源的主要河流都有冰川融水补给。

通过近年来的调查统计,青藏高原地区共分布冰川3.9万余条,面积3.8 万余平方千米, 占全国冰川的80%以上,其中昆仑山冰川最多,有9472条,面积达 11498平方千米。

④青藏高原地区规模最大的冰川为音苏盖提冰川,分布在我国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紧邻喀喇昆仑山主峰乔格里峰,冰川延绵40千米以上,面积355平方千米,估算体积约117立方千米。如果将音苏盖提冰川全部换算成水,假设每人每天饮用2瓶500毫升矿泉水,该冰川所蕴含的水够全球70亿人饮用40年以上。

⑤全球气候变暖使得青藏高原冰川逐年减少,初步估算冰川面积每年减少约0.3%。消失的冰川以面积较小的悬冰川为主,随着气温的上升,冰川全部融化消失。喜马拉雅山地区是青藏高原冰川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根据相关调查监测结果 , 近40年来,喜马拉雅山区域冰川共减少 1029条, 面积减少 2823 平方千米,年均退缩率约 0.87%。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边坝县的金岭冰川是我国退缩最快的冰川之一,近50年退缩了约5千米,年均退缩速率达100米/年,其前缘冰湖——炯拉错在50年内扩张了约400%,成为我国面积第二大的冰碛湖。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青藏高原的冰川将进一步消融乃至消失。

⑥卫星图像显示,除了消失,青藏高原冰川的变化主要还有退缩、分裂和扩张3种变化方式。退缩的冰川普遍发生在各种类型的冰川中,随着温度升高而融化加快,冰川面积变得比原来小,发生退缩。冰川的分裂其实是冰川退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发生在山谷冰川中,由多个支冰川组合而成的复合型冰川发生退缩,本来相连的冰川分离开来,分裂形成多条冰川。在异常气候下,喀喇昆仑山和西昆仑山部分区域冰川发生扩张。对此发生的原因,科学家们虽然提出了小气候影响的模型,但仍未达成共识,有待进一步验证。另外,还有一种典型的冰川运动也会形成冰川扩张,就是冰川跃动。冰川跃动又称冰川波动,指冰川运动速度具有缓慢与快速有规则的周期性交替的现象,是冰川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跃动期冰流速度比平静期要快几十倍甚至数百倍。

⑦青藏高原的冰川是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它们不仅孕育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资源,也是多种物种的栖息地。我们应尽力保护好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让我们的后代依然能够享受这片美景。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