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南京市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学情调研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向死而生

江弱水

    ①中国古典诗歌最富于人间情怀,死亡向来不是一个突出的主题。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死亡不可究诘,不理会才好。庄子说“死生亦大矣”,他要我们从更高的观点超脱一些来看待生死物我。“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庄子的态度是“吾将曳尾于涂中”,好死不如赖活着。《楚辞》里的《招魂》与《大招》,将死者阴魂所在的幽冥界刻画得凶险愁惨极了,而人好吃好喝,好玩好乐,死者都要魂兮归来,活人更没有理由不及时行乐了。《古诗十九首》里有着最多关于快活的谏言:“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②中国人的生死观,大抵都在这些“惊心动魄”的直白诗句中了。陶渊明是大诗人中直接讨论过生死问题的,他的态度很是旷达:“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但他感叹于“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与《古诗十九首》仍然没什么两样,其对治死亡的良策也是酒:“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③欢乐极兮哀情多。汉灵帝时,京师婚礼上常奏丧家之乐,酒酣之后续以挽歌,哀乐过人的魏晋之士也是一高兴就大唱其挽歌。宋人百戏中有真人化装成骷髅在街头表演的,这边是小孩子好奇地迎上去,那边是妇人安详地给娃儿喂奶。这不是恶趣和搞怪,而是参透了生命本味的豪举,因为他们敢于让惨怛的死与鲜活的生相摩相激。更不用说那种英雄主义的直面死亡,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和《左传》中“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都是想通过人类记忆的力量来克服个体生命的有限性,让历史成为我们超越死亡的津梁。凡此种种,说明中国人对生与死的看法其实很通脱,大有一种向死而生的气概。

    ④能够感受悲哀的心灵是健康的,能够从悲哀中宣泄与净化的心灵是强壮的。南朝《子夜四时歌》有一首春歌:“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为什么春鸟的鸣啭给人的感觉竟然是“哀”呢?其实在音乐的审美上,“哀”的事实判断就等于“好”的价值判断。大凡美丽的东西都有点让人伤感,日本人很懂这一点,所以《源氏物语》里常有“哀美”“哀而艳”的字样。

    ⑤由此看来,中国古典诗人的伤春、悲秋、怀古、惜别,无一不渗透着死的阴影,寄寓了生的慨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说:

    当人的情感在时间中消失的时候,这就是对死亡的体验。在空间中发生着与人、家庭、城市、花园、动物的分离,这种分离总是伴随着这样一种感觉,也许你再也不能见到它们了,那么,这就是对死亡的体验。

    ⑥所以说,在中国诗人那里,也许是在用相对弱的、分散的形式处理那个太强的主题,书写那无所不在的死亡焦虑。他们并不直接将死亡作为观照的对象。比如欧阳修,文学史上留下了“六一风神”的美誉,印象中的他是“太守之乐其乐也”的醉翁,但那些只是他所戴的面具,他经历过多少死亡呀!四岁丧父,两度丧妻,八个儿女早卒。况复多病,病目,病足,病臂,病牙,淋渴,风眩,哮喘,他不讳言自己其实活得了无生趣。欧阳修私底下的书信填满了深悲巨痛,但其公共书写的诗词里,集中呈现的还是那个风流放逸的形象:“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选自江弱水《诗的八堂课》)

(1)、文中关于中国人生死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虽然认识到生命的短暂与渺小,但主张把生命寄托于酒,直面生死,不惧死亡。 B、魏晋名士在高兴之余,喜欢奏哀乐、唱挽歌,体现了他们打破常规、不拘世俗的生死观。 C、古人追求声名功业的不朽,实际上是想在人类历史的长久记忆中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 D、中国诗人虽然也会有对死亡的忧郁和焦虑,但他们会弱化表现形式,避免直接书写。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孔子、庄子、《楚辞》《古诗十九首》为例,论述了中国古典文学最富人间情怀、提倡及时行乐的观点。 B、骷髅表演和娃儿吃奶,构成了死与生的强烈对比,在两者相摩相激中,体现了中国人对生死的矛盾与纠结。 C、南朝《子夜四时歌》和日本名著《源氏物语》都从美的事物中感受到哀,理解此类作品能够健全我们的心灵。 D、作者以欧阳修为例,阐述其虽然经历磨难、死亡,却始终掩藏着内心苦痛,洋溢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3)、请概括说明别尔嘉耶夫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对死亡的体验”的,并据此简析《生查子·元夕》一词是怎样表现对死亡的体验的。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自魏晋以来,在玄学思潮的推动下,开创了在文学创作中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以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旨趣。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对此有大量论述,这是众所周知的。由此,许多人认为这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诗歌理论独有的特征,因而不同于西方美学理论重视对文学作品严密的逻辑性和理性的分析,不重视以有限的形式容纳无限的内涵。

    但事实并非如此。现代西方接受美学理论指出,一部文学作品中总是存在许多意义空缺部分。德国康士坦茨学派的伊瑟尔认为,作品本身是作家有意识活动的产物,只能部分地左右读者的理解和反应,其中总包含一些“空白”或“不明确的因素”。这一点在现代文学中尤其明显。伊瑟尔在《隐含的读者》一书中,从对英国古典作家班扬到现代作家贝克特的作品进行的历史考察中,发现这几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作品总的趋势是“空白”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因而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有主观因素的积极参与。西方现代接受美学也把追求空白和不确定性,作为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水准高下的重要尺度。上述事实都说明,重视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言不尽意和以少寓多,并不只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的特征,而可以说是人类审美的普遍现象。

    这一人类经验的普遍特征,同人类语言的特点有着内在的联系。正是由于人类语言在表达意义和情感时普遍存在局限性,因此无论怎样详尽的语言描述也不可能把现象世界的全貌呈现于人们的面前,而必须以形象去调动人们的想象,来弥补自然语言在表意方面的不足,“穷理析义,须资象喻”,形象可以启示联想,“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熔铸在形象里,欣赏者又通过形象唤起对同类情景的联想,来补充抽象、概括的词语所舍弃的细节、关系、情境。正如清代刘熙载指出的,“文所不能言之意,诗或能言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雾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诗的语言以塑造形象为己任,是富有启发性、暗示性的语言,启发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求得那象外、景外、韵外、味外的旨趣。“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在这里,诗人完全是以塑造形象的手法来表现道路辛苦、羁愁旅思的。一个手势,一个流盼,一颦一笑,所包含的情意往往是语言不能曲折尽传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这种“心头无限意,尽在不言中”的形象里,彼此的情意都已心照不宣了,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艺术的美感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艺术形象所显现的,而且包括艺术形象在欣赏者心目中所引发的。艺术作品的形象必须与欣赏者的想象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审美作用。现代接受美学要求文学创作有更多的“空白”“不确定性”和“召唤性”,这是群体欣赏水平提高的表现,是现代意识的自觉,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需要。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校训:大学的文化符号

孙邦华

    校训,如同现代大学一样,是近代从西方引入中国的,有研究者认为上海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为近代中国最早明定校训 “光与真理”的大学,民国时期诞生的各类大学大都仿而效之,确立校训。

    中国大学的校训既然受西方校训的影响而产生,因而存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和属性,且不说民国时期的新教大学燕京大学、齐鲁大学、圣约翰大学等,要么直接借鉴了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校训的内容与形式,要么思想源于《圣经》,更重要的是中西方大学的校训都具有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性、导向性,把校训悬于校门、礼堂等重要位置,甚至标识在校徽之中。从内容上看,中西大学校训可划分为“为学”、“为人”、“为人”与“为学”相结合等三大类。

    以“为学”为主旨,是指大学强调学生对知识、真理的不懈追求为办学的主要目的。对于这类大学的校训,比较有代表性的西方大学有:英国剑桥大学的校训为 “此乃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这类有代表性的中国大学校训有:民国时期的新教大学齐鲁大学的校训是“尔将识真理,真理必释尔”。

    所谓以“为人”为主旨,是指大学主要强调对学生的塑造以道德为本,培养具有高尚品格、勇敢气质和服务精神的人。这类大学校训,比较有代表性的西方大学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校训是“法无德不立”,美国著名军事院校西点军校的校训是为“职责,荣誉,国家”。中国大学的这类校训以清末民国时期的大学较为普遍,如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校长唐文治于1910年确定“勤、俭、敬、信”为校训,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曾经确立一个字的校训“诚”,后来发展成为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后,把校训相继改为“止于至善”与“诚、朴、雄、伟”。

    所谓“为学”与“为人”相结合,是指大学强调求知求真与人格完善兼顾,培养德才兼备的人。相比而言,西方的大学和民国时期的中国大学大多从“为学”或“为人”中一个方面确立校训,个别大学校训是“为学”与“为人”的结合型,譬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校训为 “知识,智慧,人性”,清华大学自1914年起确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近年来中国的大学在确立校训的大潮中,绝大多数校训都是“为学”与“为人”的结合型。譬如: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南京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中西方大学的校训,尽管在内容上大致都可划分三种类型,但是也还是有一些本质差异。西方历史名校的校训思想内容大都来源于基督宗教的经典《圣经》,如美国的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一部分出自古希腊罗马先贤、诗人的话语或诗句,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中国的大学校训,在民国时期,一般来自《大学》《中庸》等儒学经典和史书。同样在讲“为人”,西方的大学非常强调博爱、自由、服务,如斯坦福大学的校训为 “愿自由之风劲吹”,中国的大学主要强调诚朴勇爱等道德修养。同样在讲“为学”,西方的大学强调在上帝的灵光中去探索真理,牛津大学的校训为“上帝乃知识之神”,中国的大学则强调勤笃、敬业等儒学传统。

    大学校训是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中西方大学在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上是共性与个性(特色)兼具的,共性与个性都植根于赖以生存的文化之中。现代大学在造就具有高深知识和高尚人格的高素质人才之时,离不开超越东西方的人类共同的知识、思想,也不能忽视民族文化资源和传统。一定的文化形成一定的校训,大学校训则是体现人类共性和民族特性的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符号必然渗透到每一所大学的办学宗旨、办学传统、管理制度、学科建设、师生群体等各个方面,并转化为对育人的整个活动之中。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金钱控制文化的生产后,就会出现对文化的侵蚀,文化就可能置情感道义、公序良俗、伦理道德于不顾,甚至为了攫取利益,它不惜挑战情感道义、公序良俗、伦理道德,以引起“关注”,从而获得“利益”。这便导致了当代文化的“低俗化”问题的产生。

    桑德尔说到无处不在的广告时称:“侵略性的、干扰性的广告,长久以来一直是文化抱怨的主题。”低俗文化与那种富有侵略性、干扰性的广告相似,它犹如“苍蝇”,看似于人的肌体无大害,但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些成群结队的苍蝇的袭扰。人们的注意力、精力和时间都被其分割和吸收。鲁迅对这种文化更持一种批判态度,指出它犹如“精神雾霾”,毒害心灵。他说:“看完一部书,都是那时的名人轶事,这时可得自己有主意了,知道这是帮闲文士所做的书。凡帮闲,他能令人消闲消得最坏,他用的是最坏的方法。倘不小心,被他诱过去,那就坠入陷阱,后来满脑子是某将军的饭量,某先生的体重,蜈蚣精和人面蛇了。”

    低俗文化所体现的那些伤风败俗、有违道德伦理的观念和行为,有害人心,有害社会。但也有人持相反的态度。史蒂文·约翰逊就认为低俗无害,他说:“我想我们是过于严肃地夸大了媒介能传递核心价值的程度。大部分人都知道屏幕上的人物是虚构的,他们是让我们来取乐、欢悦的,而非给我们什么伦理教导。”他认为暴力文化并不必然导致暴力的泛滥。而在有些人眼里,低俗文化并不必然导致犯罪行为,甚至还有助于减少犯罪。他们说,暴力影片可以将有暴力倾向的人吸引到电影院中,使他们不会到酒吧酗酒,然后四处滋事,从而减少暴力犯罪;沉浸于媒介暴力,尤其是具有参与性的游戏媒介,对孩子来说也许是一种好的化解暴力倾向的方法。

    表面上看这些说法不无道理,但还有一些问题值得讨论。首先它们是从“犯罪”层面而不是从“精神”层面来检讨低俗文化。在他们看来,只要与犯罪关系不大,甚至有助于犯罪的减少,就无害,就有益。可是,文化的“功过”利弊并不是以能否导致“犯罪”来衡量的,“文以化人”是文化的最大的功用,低俗文化的危害在于精神层面的污染,而不在于法律层面的犯罪。其次,他们立论的对象是价值观、是非观已经定型的“成熟人”,但是对价值观尚未形成、自制力尚薄弱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模仿性,对低俗文化缺乏一定的免疫力,低俗文化的侵袭易使他们“中毒”。

    当代文化的低俗化的成因很多,但刨根究底,无不指向文化生产的“唯商业逻辑”这个“总根源”。不破除“迎合需求”的文化生产的原则,文化低俗化问题就很难得到真正解决。这就要求文化创造者应当以社会利益为重,而非唯经济利益是图。除了“按摩式”的文化产品外,文化还应当为人们提供一种向善向美的精神动力和道德资源,有益于人心和社会。

(选自《文汇报》陈占彪《摆脱文化生产的唯商业逻辑》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中和”在我国美学体系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它是我国古代人们对于美的最基本的认识。

    ②“中和”这一美学范畴形成于先秦时代。它包括“和”与“中”两个方面。以“和”为美的思想早在孔子之前就出现了。据《国语·郑语》记载,史伯就有过“和五味以调口”和“和六律以聪耳”的说法,他还指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等等。这都是强调美只能存在于事物的多样性的统一之中,这种多样性的统一就叫做“和”,因此“和”就是美。稍后于史伯的晏婴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他不仅认为美在于多样性的统一,而且特别强调这种统一往往是各种对立因素的统一。例如音乐的美就是由音的“清浊、大小、短长、疾徐”等对立因素互相调和统一的结果。

    ③当时的人们认为整个宇宙就是由阴阳的对立统一所组成的一个和谐的整体,不仅自然是和谐有序的,而且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也是和谐统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美学所追求的最高的“和”,也是最高的美。

    ④“中”的观念的形成同孔子的“中庸”之道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子“中庸”思想的实质是要求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应当保持调和,矛盾的双方都有所节制,以避免矛盾的激化而引起统一体的破坏。孔子还提出“过犹不及”,反对矛盾的任意一方为突出自己而压倒另一方,主张每一方都在自身所应有的限度内适当发展,这样就没有“过”或“不及”的毛病,这就叫作“中庸”。“中庸”是孔子哲学的基本原则。

    ⑤对于孔子来说,美也是离不开这个原则的,违背了“中庸”,就不能有美。孔子对于美的看法是任何一方都不要超过,而要适当配合,如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就不会有美。孔子之所以称道《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在于其情感的表现是适度的。这说明孔子主张以理节情,情理适中,既不抹杀情感,也不放纵情感。正是在孔子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后世所谓“怨而不怒” “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它既是中国艺术的一般特征,也是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一般特征。

    ⑥本来,以和为美的思想,在西方也早已出现。但是,在我国由于这一思想同孔子的中庸思想相联系,就特别强调各种对立因素在量上的适度,强调各种对立因素的调和运中,这便形成了中国美学以“中和”为美的思想。它是我国美学中最基本的一个范畴,影响了我国整个封建社会的美学和艺术的基本风貌,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

(选自李戎主编的《美学慨论》,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这不仅培养了中国人民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而且使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上自朝廷的军国大政,下至民间的日常饮食,无不是在礼的规范下进行。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权威的制约因素。

    《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杯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这就是说,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中国先民把黍米放在火上烧熟,把剖开的小猪放在火上烤熟,在地上挖个坑贮存水,用双手捧着水来喝,用草扎成的槌子敲打地面当作鼓乐,好像用这种简陋的生活方式便可以向鬼神表示敬意,从而得到神的庇护和赐福。这样,最原始的祭礼也就由此产生了。《礼记》中认为原始的礼仪行为就是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产生的。这便是所谓的“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人要吃喝,以为神也离不开食物,所以要将自己的食物也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中国的先民们想通过这种简单的仪式向神灵表达虔诚的崇拜心情,而当这种纪念仪式逐渐定型化,并取得较为固定的社会意义时,原始的礼便有了自己的雏形。这里,我们将“污尊而杯饮”之类的仪式称为“原始的礼”,主要是肯定了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这种源于饮食的祭礼,是中国先民顺应自然生活的文化创造。中国先民是按照人要吃饭穿衣的观念来构想诸神灵的生活的,以为祭祀就是让神吃喝,神吃好喝好以后才能保证大家平安。所以,“礼”与解为甜酒的“醴”字,音既相同,意义也有相通之处,亦非巧合。人们通过饮食来祭祀神,表现了中国先民重视现实和生命的原初心理。

    关于礼的起源,国外的一些学者也有浓厚的兴趣,其中以英国学者史密斯的观点影响最大。史密斯认为,图腾制是由一种叫“图腾餐”的祭祀仪式发展而来的;“图腾餐”是神与神的崇拜者之间“共餐”,“共餐”的意思就是坐在同一张桌子上进餐。共餐本身就是一种礼貌的表现。世界上许多民族礼的起源大都与饮食有关。可以说,《礼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与史密斯的“共餐”制的说法有相似之处。他们都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莫过于“吃的是同一锅饭”,如中国先民们就将那种分立门户、自成一体的做法,视为另起炉灶、感情淡薄的表现,因而饮食筵宴就成了中国人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主要手段。在此基础上,各种饮食礼节也就产生了。

(摘编自姚伟钧《食与礼》,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汉字产生之前,人们只能通过一些出土的文物了解中国文化。但我们如果要真正详尽地去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还是只能依靠文字。汉字作为中国文化历史传承的载体,跟其他文明的语言文字载体具有质的差异。

    世界上的文字到目前为止可分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汉字这种文字被描述为构意文字,因为它的形体是按照它所表达的意义来构造的,汉字的形体跟汉字的意义密切相关,而拼音文字只是用不同符号去对应不同音节。

    汉字是承载中国文化最具象也最细节化的单元,与别国的文字对比,会发现汉字具有非常独特的一面。它既有跟西方其他古老文字相通的一面,也有独特的一面。古埃及文字同样属于象形文字,这种文字中的“水”字描写的是埃及人所生活的那个地域的一条大河——尼罗河。但是,尼罗河和黄河相比落差其实非常大,中国人看到的水有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所以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古中国文字中的水是截然不同的形式与方向,中国的水字不会出现古埃及的写法,古埃及也不会出现中国水字的构造。再以“男”字为例,中国自古是一个农耕社会,从有文字开始,男性是耕地的农夫,所以中国是田力为男;而古埃及的男人都是猎户,所以他们的“男”字又是另一种构造的表达。可见不同民族的文字往往带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不同文化对相似的概念会有其个体化的表达方式。

    再来看“门可罗雀”的“罗”字。在古代汉字中,“罗”表示捕捉,而捕捉不同猎物时的写法是不一样的,捕大象、捕野猪……捕什么猎物都要写成对应的形式。但是现代汉字就不能如此复杂,每一种捕获物都有对应的汉字,所以就要从中选择一个代表,最终因为鸟类是最常见的,所以汉字中的“罗”选择了追鸟的构造。比如“尽”的概念,在古汉字中是下面一个器皿,上面一只手,表示一个人在洗锅,而这个动作意味着饭吃完了。古人就是通过如此具象化的场景表述了这样一个抽象的含义,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先人在造字时付出的努力和令人惊叹的智慧。

    除了社会生活的概念,自然生活的概念也在汉字中有场景化的表达。比如代表早上的“朝”字,由一堆草和太阳、月亮来构造。太阳在东边的草丛里,月亮在西边的草丛里面,这是只有早上才会出现的特定场景,所以这就是“朝”字。这些东西都充分体现了汉字的人文性。

    汉字除了人文性,还具有充分的艺术性。在中国古代,把“上善若水”“龙飞凤舞”等汉字概念形态融入艺术器皿设计当中。如此,只有把古汉字的元素融到我们现代的建筑、用具等设计当中,去挖掘古汉字的文化艺术特质,才会使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充满汉字文化的气息,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品质,更有格调,也更美好。

(摘编自王立军《汉字载体的人文特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