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市十五中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山故有亭 , 世传以为叔子之所游止也。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熙宁元年 , 余友人史君中煇以光禄卿来守襄阳。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君知名当世,所至有声 , 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因以君之官,名其后轩为光禄堂;又欲纪其事于石,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予。

【注】①亭:这里指岘山亭。②叔子:羊祜,字叔子,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③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熙宁,宋神宗年号。④光禄卿:主管光禄寺的官员。⑤声:指好的声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亭                      温而知新 B、太守谁                      予 C、之者谁                      其后轩为光禄堂 D、由后世慕其名思其人者多也    禽鸟知山林之乐,不知人之乐
(2)、请对下面这个句子进行断句。(断3处)

广 而 新 之 既 周 以 回 廊 之 壮 又 大 其 后 轩 使 与 亭 相 称。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予。

(4)、【甲】、【乙】两文中的“乐”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黄蜂筑巢

周涛

    ①到了霜降的时候,黄蜂陆续坠落阳台了。一只又一只,总是不断地出现。却又不会大批地同时死亡,有时候扫地,扫帚前面就蠕动着一两只。

    ②秋日的阳光温厚无力地照耀着,像摊开四肢时缓缓输送的血脉。秋的日子将尽,前面似有一堵无力逾越的无形的墙,在秋风的驿马来往传送急件的时候,挡住了那些没有办好移民文件的小生命。

    ③黄蜂的家族里,大部分没有办好移往冬天的手续。在阳台上,我听见一个细嗡嗡的声音说:生活着多么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

    ④我听见了这声音,不忍把这只蜂扫进尘土和枯叶里,便用扫帚挑起它,轻轻放到窗上,它像一个打秋千的小孩一样紧紧抓住扫帚尖,然后落在一片宁静的秋天里。

    ⑤秋天的阳光罩住这个小小生命,仿佛舞台的灯光罩住一个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它的翅膀像裙子般垂落,透明地遮住它的小身躯,身躯在阳光下异样地鲜明美丽。

    ⑥那样的金黄上印着那样的黑纹,仿佛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套色版面,那金黄应该是晚熟的金皇后玉米颗粒的黄,浸透了阳光的纯金之色,而那黑纹斑,却是无月之夜的浓黑。这两者套印在它的身上,就是夜与昼、生命与死亡,温柔和峻厉,无限与短暂。

    ⑦它蠕动,欲飞,颤抖,然后停住,仿佛它已经明了生命的期限似的,开始整顿自己,用毛茸茸的两只小手收拾整理自己的触须,像吕布拔弄两根长长的花翎那样,认真而又骄傲,那是两根多么漂亮的触翎啊,它捋着它,一遍又一遍,如同一个清洁的爱美的人儿。

    ⑧小家伙!

    ⑨你原来是如此自爱呢!

    ⑩可是我们原来是怎么认识你的呢?我原来还以为你是个四处寻衅的亡命之徒呢!你的屁股后面总是挂着一支毒箭,随时准备刺向仇敌,我以为你是好斗的。黄蜂尾上针么,我至今记得童年捅马蜂窝时,几只毛茸茸的小爪子紧紧抠住鼻子上的毛孔,然后狠狠一刺,……至今鼻子还大着。

    ⑪黄蜂就是马蜂,春天时竟在阳台的墙缝里筑了巢,嗡嗡营营,不时地有起飞和返航,小小阳台一下成了热闹的空军基地,给一家人造成威胁,知果要想毁掉这个基地和里面的众多“歼击机”也很容易,晚上用一团泥巴糊住墙缝,就全数“闷”死在里面了。但是何苦呢,毕竟是一些没有攻击过人的小生命,即便是黄蜂,也不忍去茶毒无辜,“到了秋天它们自己就完了。”我说。

    ⑫从春天到夏天,它们天天从我们的头顶、脸前飞来掠去,人无伤害之心,蜂子也决不主动攻击,连误会也没发生。相安无事之下,我忽然发现了这些小家伙是非常有灵性非常善解人意的,它们仿佛看得见你的心里没有存着歹意。

    ⒀后来,我越看越觉出它们的可爱、团结、忙碌,甚至把观察它们的活动当做了我每天的乐趣。金色蜂群仿佛是阳光锋芒变幻孵化而出的生命,连同那嗡嗡的声音也像是夏日阳光的声音呢……这些一粒一粒的、飞翔的小光芒啊!

    ⑭再后来,就是寒露、霜降了。

    ⑮它们挣扎在季节的墙边,坠落在时限的海关前,无限珍惜,异常温柔。它们当中没有一个使用过上天配发给自己的箭。我听见这些陆续坠落阳台的小生命说:生活着多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

    ⑯明日立冬。明年请务必再来聚会啊,小家伙!

古诗文阅读

苏轼,世人尊其为“北宋顶流”,他将失意的人生化作行走的诗篇,有趣的灵魂总能永存。同学们制作了苏轼作品集录,探究其作品的内涵,请你参与。

苏轼生平与作品集录

宋仁宗景佑三年(1037年),生于四川眉山。

嘉佑二年(1057年),与弟辙同科进士及第,为欧阳修等人所赏识,时年21岁。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七月父丧除,冬天离蜀赴京任职,时年32岁。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贬至黄州,时年44刚才岁。

【甲】梅花二首(其一)

春来幽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渡关山。

(选自《苏东坡黄州名篇赏析》)

【乙】与章子厚

启:仆居东坡,作陂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曰:“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用其言而效。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犹解黑牡丹也。言此。

(选自《苏东坡尺牍》)

【丙】二红饭

今年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乃课奴婢舂以为饭。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日中饥,用浆水淘食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今日复令庖人杂小豆作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曰:“此新样二红饭也。”

(选自《东坡小品》)

【注释】①元丰三年元月,苏轼被贬至湖北黄州,途径湖北麻城县,观梅有感,作此诗。②的皪(lì):鲜明、光亮的样子。③某:指章惇,当时在京为官。④黑牡丹:牛的戏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