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绞刑架下的报告(节选)》同步练习

课外阅读。

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

廖廓

  ①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罗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着他的手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一位智者在解读兰塞姆手迹时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他们的话,道出了反省之于人生的意义。

  ②在一些人的意识里,反省,似乎只是老年人的事情。其实反省对于任何年龄的人都是必要的,而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走过的路短,很容易出现失误和差错;后面的路长,反省就更有必要、更有价值。

  ③反省首先是对自身所作所为进行的思考和总结。反省不理智之思、不和谐之音、不练达之举、不完美之事,往往能够得到真切、深刻而细致的收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省不但要勇于面对自己、正视自己,而且要及时进行、反复进行。疏忽了、怠惰了,就有可能放过一些本该及时反省的事情,进而导致自己犯错。

  ④反省也是对别人的经验教训的思考和总结。个人的经验教训虽然来得更直接更真切,但其广度和深度毕竟是有限的。要获得更加广博而深刻的经验,还要在反省自身的基础上,善于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成本最低的财富是把别人的教训当作自己的教训。倘若青年人不但能反省自己,还能反思别人,善于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得到启示,就可能取得同样的成功、避免同样的失误。

  ⑤反省,主要是对挫折和失败的思考和总结。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正确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加聪慧,错误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加清醒;成功的经验大多相似,失败的原因却千差万别,从失败的教训中学到的东西,往往要比从成功的经验中学到的多,而且更为深刻。

  ⑥反省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要善于将反省后的认识付诸实践。记得从学校毕业的时候,恩师给我的寄语是:“望你孜孜以求,绘就人生‘前有碧绿、后有金黄’的美好画卷。”现在看来,要使自己“碧绿的青春”得到“金黄的收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辛勤耕耘。善于反省,并将反省后的认识付诸新的耕耘,这样才有可能使过去的失误变成今后的成功,使过去的成功变成今后更大的成功,真正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到大地赐予的丰收喜悦。

  ⑦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经验证明,进步较快的青年人,必定是善于反省的人。反省能使人走向成熟,变得深邃,臻于完善。我们希望年轻人善于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克服自身经验的局限,进而从更广阔、更深厚的大地上汲取思想和经验的营养,使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

                                                                                                                                           (选自2007年5月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改编经典慎用“现代元素”

张兴德

      ①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无数文学经典作品。这些文学经典,是我们正确认识那个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风俗的重要资料,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下去的重要载体。向子孙后代正确解读、诠释这些文学经典,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遗憾的是,在当下的出版界、影视界甚至学术界,出现了“消费文学经典”的种种怪象。

      ②所谓“消费文学经典”,就是对文学经典抱着随心所欲的轻浮态度,让经典“为我所用”。一些人在讲座中,在出版物中,特别是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任意给经典文学作品加入所谓的“时代元素”,并美其名曰为“创新”,导致“结构经典”“大话经典”“演绎经典”“发展经典”“突破经典”等种种曲解、歪曲文学经典的怪状不一而足。例如,在《水浒传》中,潘金莲本是一个“打小旗”的虚构人物,但一些人却热衰于为潘金莲翻案,掀起“潘金莲热”,一些地方甚至还上演了争夺“潘金莲故里”的闹剧。一部根据《水浒传》改编的《武松》,竟让武松同潘金莲谈起了恋爱,荒唐到这等程度,却被一些人津津乐道!他们打着传承经典、宣传经典的旗号,实际上是一种在商业逐利目的驱使下的对文学经典的“消费”。而一些媒体和评论家,却热捧这种无良文化现象,实在让人不解。

      ③有人认为,文学经典也有历史局限性,所以要勇于突破经典。这实际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认识。固然,一切经典,都有它的时代局限性。但作为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它的可贵之处正是它反映了它所处时代的特点,“具有局限性的经典作品”正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和产物。“局限性”也是后人得以凭借的认识那个时代的“历史教科书”,加进所谓的“时代元素”,变得面目全非,还怎么作“历史教科书”?《红楼梦》中的宝玉和黛玉的爱情纠葛,只有那个时代才有,你把他们的爱情加进“时代元素”,那还是什么“宝黛爱情”?同样,武松、潘金莲、孙悟空、猪八戒乃至于孟姜女、花木兰等典型形象,也都是不可随意改的。这些文学典型形象,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特有的。这如同我们不能将维纳斯女神的断臂接上一段一样。

      ④文学经典经过漫长的历史文化沉淀,形成了固有的思想艺术内涵,人们对其有高度的共识和认同。它犹如文物,有不可更改的特质。文物只可“修复”而不可“改造”。同样,文学经典的传承也应该如此。我们应该“原汁原味”地、原貌原形地传承文学经典,尊重其固有的“定型”。

      ⑤走笔至此,让我想起20世纪60年代看过的《祥林嫂》《骆驼祥子》《林家铺子》等一些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看完小说再看电影,并不觉得二者有巨大差距,相反,二者起到了互补作用。那种严肃认真对待文学名著的态度,值得提倡和发扬。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各题。

马航客机为何会失联

    ①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大搜索行动举世瞩目,牵动人心。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一架先进的客机为什么会发生突然失去联系的情况?要了解个中缘由,那就先要从飞机是如何与地面保持联系的说起。

    ②正常情况下,飞机会通过多种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以波音777为例,这种先进的客机上有3种独立运作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其中高频通信系统是远距离通信系统,通信距离可达数千千米。近距离的甚高频通信系统最为常用,在高度为300米时作用距离为74千米。因为起飞和降落期间是飞机和地面联系最频繁的时间,也是飞行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时间,所以为了保证甚高频通信系统的高度可靠,民航飞机上一般都装有一套以上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③地面管制雷达也是管制人员获取飞机位置信息的途径之一。管制雷达分为一次监视雷达与二次监视雷达。一次监视雷达通过扫描获得回波,屏幕上显示的一个个小光点就是空中的飞机。二次监视雷达将向空中的飞机发射询问脉冲,机载应答机接收到询问脉冲后,将应答机代码及高度、速度等信息编成应答脉冲,发回地面。二次雷达所获取的信息与一次雷达获得的飞机位置信息结合在一起,组成了最终在地面管制人员终端上所显示的综合信息,并通过该信息与飞机保持联系。

    ④飞机除了通过无线电通信系统、地面管制雷达这两种途径与地面保持联系外,还会通过ACARS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ACARS系统是地面监控飞机飞行状态最重要的手段,地面控制中心可以随时了解飞机的引擎、高度、航向等数据。

    ⑤如果一架飞机甚高频无线电呼叫不到,一次雷达扫描不到,二次雷达问询不回答,甚至ACARS系统也被关闭,那么这架飞机便与地面管制系统彻底失联了。

    ⑥从技术角度来看,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与现有主要依靠地面雷达的空管技术难以掌握飞机实际位置有很大关系。而被誉为下一代空管技术的航空管制技术其实早在10多年前便已研发出来,迟迟未能推广开来并不是因为技术原因,而是由于需要对目前所有航空管制系统的地面和空中设备进行更新,所有航空管制员和飞行员都需要重新培训,难度可想而知。不知此次马航失联事件,可否成为新一代空管技术走上前台的助推剂。

(原文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没有绝对的劣势

张勇

    ①著名作家刘墉说:“被认为是缺点的地方,如果善加分析把握,反倒可能成为一种先天优越的条件。”优势与缺点是相对的,就像每一个珍珠上存在着黑点一样,没有了黑点也就没有了珍珠,没有了瑕疵与缺憾也就没有了美好的人与事。一切事物都处于转化之中,关键要学会充分利用劣势,把缺点变成有利条件。

    ②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麟派艺术的创始人周信芳,其唱功苍劲挺拔,浑厚有力,豪迈谐趣,深受观众喜爱。然而,在其表演艺术渐趋成熟、日臻完美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嗓子哑了。

    ③对一个以唱为主的须生演员来说,“倒仓”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为此,有的人不得不改行,有的人则靠耍花腔来遮丑。许多人都以为周信芳从此会一蹶不振,演唱生涯或就此结束。然而,众人都想错了。周信芳并没有怨天尤人,既不气馁,也不取巧,决心闯出一条新路来。他冷静地分析了自己的嗓音条件,经过反复思考,最后决定在唱腔上讲究气势,学“黄钟大吕之音”。为此,他首先坚持不懈地下大力气练气,做到发声气足洪亮,咬文喷口有力。又特别在体会角色的思想感情方面努力学习,确切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和气质。经过长期的钻研和探索,周信芳不仅没有受到“倒仓”的限制,反而形成了苍劲强烈、韵味纯厚的特色,创造了独树一帜的麟派艺术,让众人赞叹不已。

    ④当一件事情大家都觉得不好的时候,往往是机会到来的时候。嗓子哑了,成了周信芳的一个劣势,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他的优势:他可以尝试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可以不陷入思维定式中,闯出属于自己的辉煌。许多时候,一个人的优势往往是他的劣势,而劣势恰恰是他的优势。前提是,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人们最大的失败,就是在没有行动之前,就自己给自己下了一个定论。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你现在处于劣势而烦恼,只要你努力,一样可以将劣势转化为优势,让弱点成为闪光点。

    ⑤如何发现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的确是一个艰难的认知过程。一个人只有在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后,才有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位置,才能找准属于自己的人生跑道。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有一种味道叫麦香

①又到初夏,我站在田垄上,向远处眺望,曾经葱茏的麦田,仿佛一夜之间换上了金装。一阵阵微风袭来,金色的麦浪起伏跌宕,向我奔涌而来。田野里弥漫着一种属于家乡的味道——让我久违的麦香。

②小时候,每到夏收时节,被布谷鸟叫声催熟的麦子,一片一片金黄的色调,开镰的日子就在眼前。

③天色微明,父母亲和我,坐上摇摇晃晃的马车抢收麦子。

④一望无际的麦田,在朝霞映照下,闪烁着古铜的颜色。镰刀在麦子的根部挥动,麦丛中传出唰唰痛快的响声,倒下的麦子,从来不知道喊疼。

⑤割麦是件苦差事,第一次干这个农活儿,我还有几分新奇,跟随在父母身旁,低头弯腰向前割麦。谁知才割了一个多小时,头顶的阳光失去了往时的和煦,像一团炽烈的火焰,包围烘烤着我的全身,汗水迷住了我的双眼,麦芒在我的脸上摩擦,火辣辣的刺痛。等我好不容易割到地头,已是汗如雨下,气喘吁吁,我就势仰面躺在田边的树荫里。

⑥我休息一会儿再提着镰刀,一头扎进麦田,淹没在一垄麦丛中,麦子在我面前纷纷扑身倒下,再被扎成麦捆,挺立在田间,等待着一捆捆垛上马车。

⑦傍晚时分,那轮夕阳像一头老牛,慢慢吞吞地走下地平线。我费尽最后一点力气,才爬到装满麦捆的马车上。晚饭也懒得吃,就一头扎在床上睡着了。

⑧割完麦子后,我带着妹妹,和一群孩子拎着布袋子,走进麦茬地。在田间捡麦穗的我们,看到一把麦穗,就欢呼雀跃着奔过去,像一只只蹦蹦跳跳的小鸟。

⑨天色一点一点暗下去,我们拖着一身疲惫和装满麦穗的袋子回家,父亲把麦穗用胡杨木舂臼捣出麦粒,再转动手摇石磨,磨出浓稠的麦浆。母亲三下两下就摊出薄薄的新麦煎饼,一股清新的麦香扑鼻而来,卷上辣子炒鸡蛋,更是香辣焦脆,嚼劲十足。

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生活虽然也很艰辛,日子还勉强过得去。

⑪父母亲热情好客,家中人来人往,细粮和肉食都用来招待客人,我们只能吃粗粮。至于那些雪白的馒头,只能指望在梦里吃到了。

⑫有一次,父亲在亲戚家买了几袋麦子,推着一辆破自行车,带我一起去换面粉。

⑬整个磨坊就是建在溪水之上的木屋,湍急的水流驱动硕大的木质水轮,带动磨盘飞快转动,锥形的木制方斗里漏下的粮食,准确无误地落进磨眼。磨盘边的木槽里,源源不断落下小麦粉,再经过反复回磨过筛,就成了如雪的白面。磨坊中充满麦子的香气和粉尘呛人的味道。昏暗灯光里,磨面的师傅都成了来回晃动的雪人。石磨轰隆隆的旋转声,流水哗啦啦的冲击声,筛子哐当当的震响声,这些嘈杂的声音混合在一起,两人面对面都听不到说话声。

⑭他让父亲卸下小麦,过秤后倒进一条敞口的麻袋,又称出两袋面粉给我们。父亲和我回到家中,已是深更半夜了。我兴奋好久才睡着,又梦见雪白的馒头,飘溢着香喷喷的麦香……

⑮多少年后,每到夏收时节,我都会回到家乡,走进麦田,俯下身子,从远处涌来的麦浪拥在我身旁,用手拢住一把麦子,一粒粒金黄肤色的麦粒,在我掌心中轻轻摇动,我贪婪地吸吮清新的麦香,甜润的麦香。这是家乡熟稔的味道,一种无法磨灭的念想,常常让我回到遥远的少年时代,那些艰辛的日子,那些苦痛的记忆,那些值得用一生怀想和铭记的岁月。

⑯一粒麦子就是一滴汗水,一粒种子就是一份希望。一粒麦子在自己生命的四季中轮回,从萌发到成熟;一粒种子历经风霜雨雪,可以变成一捧,变成一堆,变成一仓,成为赐予我们生命的粮食。

⑰对粮食的尊重和珍视,其实就是对生命的崇尚和敬重。但愿今天丰衣足食的人们,还能多一点对粮食的感恩,多一些对粮食的珍惜,多一份对粮食的敬畏。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小题。

鄙视链

①鄙视链是个网络上创造的新词,造词时明显参考了食物链这个概念。因此说明人们都处于无处不在的相互比较,相互鄙视的状态下

②文学圈是存在鄙视链的。诗人位于第一等级,文学婆罗门,终身侍奉缪斯女神,文学武士,为文字王国在人间疯狂攻城掠地,让他们跪拜文学,收集信仰,满足大众对于文字之美的需求,同时解决大众无法阅读长篇小说和欣赏精炼诗歌的问题。评论家和专栏作家,属于文学首陀罗。在文学的盛宴里,他们是做辣条泡方便面的,他们是烧砖拌水泥的。他们提供每日速生速死的文字,以量大水多管饱服务于大众。我就属于这个阶层。

③有人类就会有鄙视链,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有人类就有人类社会,有人类社会人就会分群。有群就有相对高低,提升自己人的相互认同。说到相互认同,发明鄙视链是最为简单的方式。任何时候,大家就会立即频频点头,自认为是更高的那一群。自我肯定,都不如鄙视他人来得直接简单。

④你我在生活中肯定不止一次遭遇鄙视链,可能是品位鄙视链,可能是金钱鄙视链,都可能避不开烧纸规模鄙视链和墓地面积鄙视链。鄙视链不止一次为你带来了困扰,让你感到局促不安。每当这时候,但是依然写得有滋有味,乐此不疲

⑤为什么?我认为鄙视链只是人类社会里发明出来的诸多游戏之一,甚至可以说鄙视链三个字本身没有多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一早想清楚你究竟要不要参加游戏。我认为很多人在成为游戏玩家之后很久,自己内心究竟想不想参加游戏。比如说人世间最著名的那个游戏:我要成功。

⑥并没有谁规定,一个人必须考最好的大学,选最好的专业,赚最多的钱,住最大的房子,生最聪明的孩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有一系列标准,细致到你完全忘记了它依然是一个游戏。而在这个游戏之外还有其他很多种选择,或者是凡事尽力就好剩下的交给老天,或者是打定主意永远做副手打配合。但是有那么多人根本想都不想,然后去感受压力、焦虑和挫败,仿佛根本没有第二种选项一样。

⑦我当然知道,成为一名诗人或者是小说家,自己就可以更接近文学殿堂。问题是我自己非常清楚,大概也只能成为一名三流诗人或者是蹩脚的小说家。所以,我一早就不打算加入追求缪斯女神的游戏,我的写作能力也适合千字文、专栏,胜在体力还算充沛,我就去做好这件事情,认认真真写我能写的东西

⑧一旦不去想进入文学殿堂这件事情,我可以做的事情就变得相当多,获得快乐和满足同样也就要简单得多。当然,只是我并没有多大感觉。因为不参加游戏,按照游戏规则来指责我就会变得很虚弱无力。也正因为不参加游戏,而是来自我的内心。也不是所谓的阿Q精神,阿Q不知道他是谁,能做什么,我对此却非常清楚,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肯定,单纯是因为我自己喜欢,那么我径直去做就行了。

⑨忍不住去找寻他人认同,群体认同,这在人生的早期阶段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自己一个人走夜路太辛苦了,这依然是一种借来的外部力量。人生路漫长,大多时候都得靠自己撑下去,它才能够提供真正的力量。不妨把鄙视链看做是一根拐棍,可以拄着走上一段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