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七课《公输》同步训练

下列语句中“为”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为与此同类 B、夫子何命焉为 C、必为有窃疾矣 D、此为何若人
举一反三
古诗文阅读(20分)

[甲]

湖上晚归

[宋]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赤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①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②,鸡犬林萝隐隐声。

[乙]

    《水经注》曰:水黑曰卢,不流回奴,山不连陵回孤。梅花屿介于两湖之间,四面岩峦,一无所丽,故曰孤也。是地水望澄明,皦③焉冲照,亭观绣峙,两湖反景,若三山之倒水下。山麓多梅,为林和靖④放鹤之地。林逋隐居孤山,宋真宗征之不就,赐号和靖处士。常畜双鹤,之樊中,每泛小艇,游湖中诸寺,有客来,童子开樊放鹤纵入云霄盘旋良久逋必 , 盖以鹤起为客至之验也。临终留绝句曰:“湖外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张岱《西湖梦寻·孤山》)

[丙]

    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决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随辄弃之,或谓:“何不录以示后世?”逋曰:“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窃记之,今所传尚三百余篇。

 (《宋史·林逋传》)

【注释】①红:红蕖。②诛茅地:引用屈原“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隐逸之地。③同“皎”,明亮。④林和靖,林逋,字君复,北宋诗人,下文的林处士是其别称。⑤(chuán):迅速。⑥晦迹:隐居。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