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课内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5课《掌声》同步测试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修鞋青年

    星期天上午,我去书店买书,路上我被一个修鞋的小摊吸引住了。

    修鞋匠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身穿工作服,腰间系着蓝围裙,消瘦白净的脸上,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里闪着机敏的光。

    一个女青年把一只没了后跟的皮鞋递了过去,修鞋师傅仔细地看了看,用       的口吻说:“是用钉子钉,用黏合剂粘上?”显然女青年在这方面是外行,她没有马上答话。修鞋师傅看出了女青年那种不理解的神情,便       说:“还是用黏合剂粘吧,既美观又省钱。”女青年点了点头。修鞋师傅熟练地操作起来,他仔细地切磨后跟之后,从一个暗色的瓶子中取出黏合剂,均匀地涂在后跟上,然后小心翼翼地粘好。我以为已经完成了,谁知他却转身走了几步,把身后的长方形烘箱打开,扭亮了里面的大灯泡,把鞋子放了进去。“得烘半个小时左右才行。”修鞋师傅一边往回走一边说,“时间是长了一些,我现在正准备研究一种新型黏合剂。”

    我忽然发现这个师傅的腿有些异常——左腿要比右腿长好多,右脚穿的鞋是特制的。啊,这是一个残疾人!我怀着敬佩之情,仔细地观察起这个小小的修鞋摊。只见烘箱上有一个小本,上面写着“意见本”三个字。我一页一页地翻阅起来,上面的意见还真不少,足足写了满满一本,都是表扬这位修鞋师傅的,看来他虽然身体残疾,但意志坚强,修鞋技术还非常高。

(1)、用横线把描写修鞋青年外貌的语句画出来。
(2)、结合上下文,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建议    商量

①鞋师傅仔细地看了看,用的口吻说:“是用钉子钉,还是用黏合剂粘上?”

②修鞋师傅看出了女青年那种不理解的神情,便说:“还是用黏合剂粘吧,既美观又省钱。”

(3)、给下面句子中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修鞋匠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身穿工作服,腰间系(xì jì)着蓝围裙。

②“是用钉(dīng dìng)子钉(dīng dìng),还是用黏(nián zhān)合剂粘(nián zhān)上?”

(4)、解释下面的词语。

机敏:    残疾:

新型:    翻阅:

(5)、认真读句子,结合加粗的词谈体会。

他仔细地切磨后跟之后,从一个暗色的瓶子中取出黏合剂,均匀地涂在后跟上,然后小心翼翼地粘好。

(6)、你觉得修鞋师傅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酷爱养鸡,家里养了六只母鸡,其中一只大母鸡又大又肥,全身披着黄羽毛,头上有一顶红色的小冠子,真神气。

     大母鸡吃刁横又霸道。有一次,我拿了一把米来喂它们,大母鸡首先在我面前咕咕地叫,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快来喂我吧!真把我饿死了。”我对它说:“就你贪_____tān niàn吃!”我把米放进食槽里,大母鸡就张开它的大翅膀扑向食槽,还专门找大颗的米吃,其他的母鸡吃得咕咕直叫,只好吃它刨出来的碎米,有一只黄母鸡不服气,就悄悄地来到食槽,和大母鸡抢着吃,刚抢一口,头部就被大母鸡狠狠地啄了一下,吓得那只黄母鸡赶紧躲到一边去了。其他母鸡再也不敢抢食槽里的食了,只得乖乖地吃大母鸡刨出来的碎米。

      大母鸡还喜欢打盹_____dǔn dùn。它打盹时还很讲究,先用爪_____zhuǎ zhǎo子“刷、刷”地在地上扒_____bā pá个坑,然后就蹲下来眯上眼睛,把头插进它那大翅_____chìcì膀下一动也不动,你走过去,它也不怕,还是打自己的盹。

      我们全家人都喜欢这只大母鸡,因为它每天下一个蛋,比其他鸡下得多。它下蛋时先吃得饱饱的,然后就安安稳稳地卧在窝里,忽然它浑身哆嗦起来,顿时它的羽毛竖了起来,样子忐忑不安,不一会儿,它就站起来。我走近一看,鸡窝里已经有一个蛋了,一拿起来,热乎乎的,我把蛋取走后,赶紧抓一把米喂它。大母鸡一边吃一边“咯咯”地叫,好象在说:“我下蛋了!我下蛋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校园秋色

       今天早晨,我到校特别早,便想看看校园的秋色。

       我信步来到学校的花圃,只觉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树叶上湿漉漉的,好像刚下过一场蒙蒙细雨,把树木洗刷一新。仔细一看,树叶上滚动着圆溜溜、亮晶晶的露珠,怪可爱的。

      花圃里盛开着许多菊花,它们显得五彩缤纷:白如雪、红似火、黄赛金。它们的姿势也不一样:有的伸展着很多长长的花瓣,叫“千手观音”;有的花瓣,上面直,到了下面就弯曲,叫“海底捞月”;有的菊花张牙舞爪,叫“蟹菊”;还有一种叫“羞答答”的菊花,因为它总是低着头,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女孩。真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

      花圃里多数树木的叶子已经枯黄了。在一阵瑟瑟的秋风中,树叶飘落下来,就像一只只花蝴蝶在林间飞舞,向人们传递着秋天的信息。然而,雪松却依然那样苍翠挺拔,向人们显示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

       突然,一大片红色映入眼帘,原来是枫树,它就像一团火在熊熊燃烧。我不由得轻轻吟起了唐朝著名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胡杨树

    七月中旬,我去新疆穿越了戈壁。我看见——湛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多姿多彩的西域风情,连绵起伏的沙丘错落有致,胡杨树铁干虬枝,龙盘虎踞,顶着戈壁滩上的烈日,迎着大漠的雄风,吮吸着脚下土地中贫瘠的养料傲视众生。戈壁滩上大片的胡杨树林将我深深地迷住了,让我惊叹的是——胡杨树铁骨铮铮的树干,形状千姿百态,有的似鲲鹏展翅,有的像骏马扬蹄,还有的如纤纤少女,简直就是一座天然艺术宫殿,那鬼斧神工般的形态,更使我感到大自然的壮美。我看见——蓝色的天空下,荒凉的土地上,活着的绿色胡杨与死去的灰色胡杨交织地站在一起,千姿百态,神情傲然。胡杨树不高,特别是树干短,树叶小而茂盛,它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顽强地活着。我感受到——胡杨从不因自己生活的贫瘠而放弃对生命的渴望和追求。

    胡杨,是戈壁滩与沙漠的骄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杨树,尤其以强大的生命力闻名,素有“大漠英雄树”的美称,胡杨树有着对生命的执著和渴望:生,千年不死;死,千年不倒;倒,千的不朽——这就是胡杨树的品性,沙漠中的脊梁,就是禀性高贵而倔强的胡杨树!我觉得——矗立在戈壁滩上的胡杨,就像颠沛一生但决不向命运妥协的强者,双手伸向天空无声地呐喊,向苍天诉说着不屈的灵魂!

    我爱胡杨树,更爱那些具有胡杨树的品性的人们!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看 戏

作者:叶君健

    时间是晚上8点。太阳虽然早已下落,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散发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

    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在这时候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观众和他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