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京山市2019年春季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白蝴蝶

    春意很深了,但在北方还是春寒村,一阵暖人的春风刚刚吹过,又来了片(qìn)人心脾的冷雨。

    我在草地上走着,忽然,在鲜嫩的春草上看到一只雪白的蝴蝶。蝴蝶被雨水打落在地面上,沾湿的翅膀轻役地颤动着,张不开来。它奄(yǎn)奄一息,即将逝去。但它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多可怜呀!

    它从哪儿来?要飞向哪儿去?我痴痴地望着它。

    我弯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白蝴蝶捏起来,放在手心里。这已经冷僵了的小生灵发蔫(niān)了,它细细的足脚动弹了一下,就歪倒在我的手中。

    我用口呵着气,送给它一丝丝温暖,蝴蝶渐渐苏醒过来。它是给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mēng)了吧?不过,它确实太纤细了。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一样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乎像丝一样细的脚。可是,这纤细的小生灵,它飞出来是为了寻觅(mì)什么呢?在这阴晴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

    它活过来了,我竟感到无限的喜悦。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春风      的蝴蝶      的翅膀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了白蝴蝶的样子,可以看出这是一只的蝴蝶;文中还有一处写了白蝴蝶的外形,请找出来,也画上横线。
(3)、“我”是怎样救助白蝴蝶的?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
(4)、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5)、白蝴蝶在阴晴不定的天气里飞翔,它表现出的是什么?作者要赞美它什么精神?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迅爱书的故事

    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部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把他的保姆长妈妈也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鲁迅得到压岁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课外阅读

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

    居里夫人是波兰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她在取得成就和受到别人尊敬时,首先想到的是少年时代教法语的欧班老师。‖

    1920年春天,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经过十几年的刻苦的工作,终于从大量的沥青铀矿中提炼出了一克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打开了进入原子时代的大门。有一天,欧班老师收到了一封由华沙邮局派专人送来的挂号信,信封上的署名是“玛丽·居里”。欧班老师简直不敢收下,以为是邮局弄错了。一位在全世界都传颂的伟大科学家,怎么会给一个又老又穷,默默无闻的教师写信呢?直到送信的人肯定收信人没错,她才用颤抖的手拆开了信封。欧斑老师读完了信,泪水已经涌出了眼眶,原来玛丽·居里,就是20年前门门功课都考第一的小姑娘玛丽亚!居里夫人在信中向老师深表敬意,告诉老师,她一直在法国从事科学研究,并且诚恳地邀请老师到巴黎作客,还寄来了全部往返路费。

    久别的师生终于见面了。这一天,居里夫人在自己的家里,接待了她少年时代的老师,她亲自下厨房做菜,饭后和老师紧挨在一起,亲切地谈心。她使欧班老师忘掉了一切拘束,忘掉了面前是一位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了。作为赞助人的居里夫人愉快的接受了祖国的邀请,到华沙去参加开幕典礼。5月29日这天,华沙的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居里夫人周围。他们中间有共和国总统、部长们,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亲人们也在场。在典礼快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突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里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握住了她的双手,并亲自推着她向主席台走去。这位头发斑白的老年妇女就是欧班老师,她已经八十多岁了,见到这种情景,人们都激动地向她们鼓掌。幸福的泪水挂满了老人的双颊,她的学生成为世界名人后,对她还是那么热爱,那么尊敬!‖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①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播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②那一瞬,屋里很静很捋。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句话,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洁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③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成年人的智慧:天真无知又我行我素,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目空一切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身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败,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法奏效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一这就是打。

④我谨慎地使用这个武器,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在不停的颤抖。我一次一次地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吸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哪怕严重十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荒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咀嚼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⑤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很多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幼儿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唯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的男孩

    ①一个年仅六岁的小男孩,手里捏着一美元,沿着街边的商店一家一家盘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要么说没有,要么嫌他在捣乱,不由分说就把他赶出了店门。

    ②天快黑了,第=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男孩。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满头银发,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问男孩:“告诉我,孩子,你买‘上帝’干吗?”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儿,他叫安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被叔叔帕特鲁普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至今昏迷不醒。他问了许多医生,他们都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安迪想:“上帝”一定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如果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

    ③老头儿眼圈也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头儿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这是‘上帝’,让你叔叔吃了,伤就会好的。”安迪喜出望外 , 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

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口叫嚷道:“叔叔,我买到了‘上帝’,你吃了,伤就会好!”

    ④几天后,一个由世界上硕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会诊。他们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的伤。

    ⑤帕特鲁普出院时,看到医疗费账单上的那个天文数字,差点吓昏过去。可院方告诉他,有个老头儿帮他把钱付清了。那老头儿是个亿万富翁,从一家跨国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隐居在本市,开了家杂货店打发时光。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头儿花重金聘来的。

    ⑥帕特鲁普激动不已,他立即和安迪去感谢老头儿。可老头儿已经把杂货店卖掉,出国旅游去了。

    ⑦后来,帕特鲁普接到一封信,是那老头儿写来的,信上说:“年轻人,您能有安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福了。为了救您,    ……感谢‘上帝’,是他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