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毛笔,中国人的精神象征
非遗时光
毛笔是华夏独有的文化发明,中国文人用它挥洒奇思、宣泄情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笔为锄,以纸为田,为我们留下的“笔下春秋”,作为中国人的精神象征,一笔一划,美妙而优雅。
南朝大书法家智永禅师曾客居湖州善琏,他把习字用秃的毛笔埋在蒙公祠南面的晓园内,在石碑上亲题“退笔冢”三字,此处至今还供人瞻仰。草书高手张芝幼时即勤练书法,家门前的一池清水因他每天反复洗笔而变黑,后人称之为“墨池”。后来张芝的字“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联,滴行不断一笔飞白草”,被后人不断称颂和临摹。毛笔承载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和审美情趣。
①________
关于毛笔始于何时,众说纷纭,1980年,陕西临潼姜寨村发掘一座距今5000多年的墓葬,从出土的彩陶花纹可辨认岀毛笔描绘的痕迹,证实了在五六千年前,已有了毛笔或类似毛笔的笔。
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和河南信阳长台关两处战国楚墓里分别出土一支竹管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毛笔实物。
最有故事性的说法要属秦国大将军蒙恬造笔。《史记》《博物志》等书籍上都有记载,蒙恬有君命在外,嫌以刀刻字太慢,于是“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制成毛笔。
东汉蔡邕著的《笔赋》,是中国制笔史上的第一部专著,对毛笔的选料、制作、功能等作了评述,汉代官员为了奏事之便,常把毛笔的尾部削尖,插在头发里或熠子上,以备随时取用,称为“簪白笔”,就是今天的“便携式”。
湖州一直是中国毛笔制作的中心,尤以善琏镇为最。相传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游善链镇,住在镇上蒙恬祠侧的永欣寺,与当地制笔工匠经常切磋制笔技术,至元、明代,浙江湖州涌现出一批制笔能手,如冯应科、陆文宝、张天锡等,以山羊毛制作羊毫笔风行于世,世称“湖笔”。
毛笔的纷繁类别
毛笔的分类很多,按笔头原料可分为胎毛笔、狼毛笔(狼毫,即黄鼠狼毛)、兔肩紫毫笔(紫毫)、鹿毛笔、鸡毛笔、鸭毛笔、羊毛笔、猪毛笔(猪鬃笔)鼠毛笔〔鼠须笔)、虎毛笔、黄牛耳毫笔、石獾毫笔等,以兔毫、羊毫、狼毫为佳;依常用尺寸可以简单地把毛笔分为小楷,中楷,大楷,更大的笔有屏笔、联笔、斗笔、植笔等;依笔毛弹性强弱可分为软毫、硬毫、兼毫;按用途可分为写宇毛笔和书画毛笔;依形状可分为圆毫和尖毫;依笔锋的长短可分为长锋、中锋、短锋。
②________
一款好的毛笔具备“四德”——即“尖、齐、圆、健”。尖指笔毫聚拢时,末端要尖锐,书写时字体锋棱易出,生动传神。齐是指笔尖润开压平后,毫尖平齐。毫若齐则压平时长短相等,中无空隙,运笔时“万毫齐力”。圆是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毫毛充足则书写时笔力完足,笔锋圆满,反之则身疫,缺乏笔力。健是将笔毫重压后提起,随即恢复原状,笔有弹力,则能运用自如,兔毫、狼毫弹力较羊毫强,书亦坚挺峻拔。
毛笔的精神传承
而今,毛笔时代渐渐远去,钢笔时代、圆珠笔时代、签字笔时代依次更迭,互联网更几乎让“笔”生存无依。
余秋而在散文《笔墨祭》中写道:“我们今天失去的不是书法艺术,而是烘托书法艺术的社会气氛和人文趋向。”如果说,传统文化和手艺的消失是对高速发展的时代的顺应,那么传统工艺守望者们,能够有条件将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一支柔软的毛笔,伴随着上下五千年,写就了坚强的“中国”,传承着文明的血脉,也凝聚着中国精神。
(选自《读者欣赏》2018年11期,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