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课内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7课《手术台就是阵地》同步测试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鲁迅的学习和玩耍

    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很好。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熟的东西,他念两三遍就能背了。他这样能背,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一些,甚至曾经让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他还是背出来了。当然,鲁迅读书不光凭自己的聪明伶俐,还依靠自己的勤奋。

    鲁迅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耍。他怎样玩呢?第一,他喜欢种花。为了种花还专门买了一本怎样种花的书——《花镜》来看。他还专门在各种花旁边插上竹签,写明花的名称,弄得津津有味。第二,他喜欢描画。那时候没有美术课,他自己买了一些宣纸,映在绣像小说上,把书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这对他以后在南京路矿学堂学画图很有帮助。

    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读书学习就该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不动脑筋;休息玩耍,不要呆头呆脑,而要玩得有趣有益。

(1)、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三心二意——     津津有味——     聪明伶俐——

(2)、填空。

①第一自然段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第二层意思是

②鲁迅小时候喜欢

(3)、写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4)、鲁迅给了我们一个怎样的启示?请在文段中写出来。
(5)、鲁迅小时候读书读得好,是因为(   )
A、他特别聪明,读两三遍就会背。 B、他特别勤奋,总是比别人多背上几十遍。 C、他不仅聪明,而且特别勤奋。
举一反三
阅读肖恩,回答问题

战胜比珠峰还高的欲望

    一位新西兰的登山者和他的夏尔巴人向导,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攀登到了与珠穆朗玛峰峰顶只有短短两米的距离。在此之前,世界上还从来没有人达到这样的高度。

    他们两人中的任何一个只要向前迈出几步,就可以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登上珠峰的第一人。而这几步,对于谁来说都已经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居住在大都市的新西兰登山者,深知第一个登上顶峰是自己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理想。但在登上巅峰前的几步,他战胜了自己的欲望,决定把这个必将载入史册的荣誉让给他的向导。他认为,只有和珠峰朝夕相处的夏尔巴人,才更有资格第一个登上顶峰。于是,他对向导说:“这是在你的家乡,还是请你先上吧。”

    因为他们都戴着氧气罩,这位老实、厚道,只是为了赚些酬劳的向导,并没有听清楚登山者的话,而是从他的表情和谦让的手势中明白了他的意思,但向导绝对不明白首先登上珠峰的重大意义。

    向导向前走了几步,登上世界之巅,在那里留下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行脚印。新西兰登山者随后跟上,他们在世界之巅紧紧拥抱,高呼着:“我们成功了!

    新西兰登山者叫希拉里,向导叫丹增,他们冲预的时间是1953年5月29日。这一天,在人类登山史上记下了光辉的一页。

    50年后,在隆重纪念人类登上世界之巅的时刻,人们并没有忘记希拉里的谦让精神。人们赞扬他,说他“在冲顶的那一瞬间,战胜了比珠峰还高的欲望。”

    记得有一位先哲说过:“真正的谦虚是接近高尚和伟大的美德,是一切美德之母。”美德是一个人的内在,荣誉是一个人的外在。美德好比是荣誉的种子,播种谦让的美德,必然会收获人格的荣誉。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鞋屋

    最近,蓝狐狸一心想发财,他眼珠子骨碌一转,一下子就冒出一个鬼主意,他收集了许多穿旧的鞋子,经过简单地改造,修建了一座鞋屋。

    蓝狐狸在草地上竖起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出售鞋屋——欢迎光临!

    想住新房子的小鸟离开了树丫,用红果子换下了凉鞋屋。急着和兄弟分家的灰鼠也离开了泥洞,用他的土豆换下了棉鞋屋……鞋屋的第三个居民是一只青蛙,他用莲蓬换了一个雨鞋屋。因为怕顾客们串门互相比房子,蓝狐狸挨家挨户地通知,附近有大坏蛋,大家千万可别出来。小鸟和灰鼠很听话,青蛙可耐不住,他满世界乱闯。

    青蛙在鞋屋附近逛来逛去,他发现:“小鸟的凉鞋屋比雨鞋屋凉快,他还发现,灰鼠的棉鞋屋比雨鞋屋暖和。这雨鞋屋夏天闷、冬天冷,缺点真是太多了。青蛙肚皮气得鼓鼓的,他张开大嘴巴呱呱呱地叫了起来。

    小鸟这才知道自己的屋子冬天太冷,灰鼠也才明白自己的屋子夏天难熬。他们都来找蓝狐狸,蓝狐狸挠挠耳朵说:“唉,看来,我的发财美梦做不成啦!退回吧,退回吧。”

    青蛙说:“可是,我们都不愿意退啊。”蓝狐狸以为自己听错了,他睁大眼睛看着大家。

    小鸟、灰鼠和青蛙说:“请你动动脑子,帮我们改造一下,我们需要房子。”蓝狐狸高兴极了:“改造,我一定想办法改造,我会让大家满意的!”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条军毯

    1942年2月,我们护送刘少奇同志到山东去。开始的几天,每天露宿,我们都给少奇同志安排住处,可是少奇同志总是等战士们都有住处,才走进自己的屋子。后来一到宿营地,我们就给战士们安排住处,让他们早点休息,减轻少奇同志的劳累。谁知道这样办更使少奇同志(担心  操心  关心)了,他亲自给战士们安排住处,自己却住在最简陋的房子里。

    有一天晚上,少奇同志住在一间农具棚里,农具棚没门,只好挂上一条破毯子挡风。二月的夜晚还很冷。我怕少奇着凉,就拿了条军毯去看他。我走到棚子前面,看见破毯子洞里漏出一道微弱的光。朝里一望,少奇同志正在烛光下看书。他看了一会儿,放下书,搓一搓冻僵的手,看着蜷着身子睡在他身旁的警卫员,就把盖在自己腿上的一件大衣轻轻地盖在警卫员身上。我看到这情景(感动  激昂  激动)得直想喊:“少奇同志,您的健康要紧啊!”但是我怕惊动了少奇同志,没有喊。

    少奇同志看见我,放下书问:“怎么还没睡?”

    我点了点头,把军毯盖在少奇同志的腿上。少奇同志(推让  推手  谦让)了半天才收下。我很高兴,回来看看战士们都睡得挺好,就睡下了。

    我虽然少盖了一条军毯,身上有点凉,心里却热乎乎的。

    我慢慢地睡着了,朦胧中觉得越睡越暖和。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那条军毯仍旧盖在我身上。原来,我睡着的时候,少奇同志又把军毯给我盖上了。

    我去见少奇同志,少奇同志没提军毯的事情,头一句就问:“战士们睡得好吗?”我回答说:“睡得很好。”少奇同志点了点头,笑了。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爱在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zā  zhā)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起扎(zā  zhā)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sāng  sàng)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老爹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会儿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突然  虽然  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拐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突然  虽然  依然)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突然  虽然  依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