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1课《林黛玉进贾府》同步练习

下列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 B、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C、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D、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人的身份与穿着绝对有关系,比如我们校长曾经到村里的裁缝店做过一套西装。瘦 瘦的校长穿起来就不伦不类,反倒是他穿上蓝卡其的中山装好看些。不过他到乡里开会,或 到城里办事,还是穿上了他的宝贝西装,还会穿上他的老皮鞋— —怕有很多年了,有一只 已经歪斜了。看得出他穿上西装的感觉并不好,可是他说有什么办法呢,上次进城,人家都 以为他是个老古董,还是穿西装好些,穿西装人家的目光就少了,走路就轻松些,城里人就 喜欢穿西装。

穿西装也就穿西装吧,可是一到下雨天,穿上西装的他偏偏又蹬上了一双中帮雨靴,这 就更加不伦不类了,怎么看怎么别扭。每当他穿上这件衣服,学生们就在背后叫他“德国鬼 子”。但乡下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一走路就是一脚的烂泥,想甩都甩不掉,真是固执的 坏脾气。  如果还想“甩”的话——用校长的话说就是想耍派头的话——皮鞋一会儿就变成 了小泥船,所以雨靴还是更适合于土路。看来校长穿雨靴还是穿得(          )的,别人怎么看也 就无所谓了。他(         )地穿着后摆有点吊的西装和粘着烂泥的雨靴到乡里或进城办事。回 来时他乐呵呵的,他似乎没少了什么,实际上雨靴上已少了许多烂泥,而原黑色的泥渍变成了白色的泥斑,像踩了一脚的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巨石旁的树很老,岩石的岁数更老,记得山下的地质博物馆说这些岩石来自震旦纪。①那么,它的年纪,这些俯冲而下的岩壁的年纪最少也有五亿多年了。②在更久远的地质时代,地球深处的岩浆上涌,却未突破地壳成为火山,③熔化的岩浆在地下熔合不同成分的物质,渐渐冷凝,就形成了最坚硬的地球岩石圈的部分——花岗岩。④这些闪烁的石英和云母就是在那个熔铸过程中包藏其中的。然后,它们在多少亿年多少千万年的某次某几次强烈的地质运动中拱出地表,造成了眼前这些高山深谷。又在时间深处,被冰川,被水,被风打磨光滑,成砂成粉,风化为土,养育了草与树,养育了浩莽林海。

数公里长的山道,岩壁时陡时缓地跌落着,一折,又一折,更像一章又一章循序递进的雄壮交响乐。不是贝多芬们制定了程式的四个乐章,而是连绵不绝的十八个乐章。陡直时,就张挂水的白练成为飞瀑与悬泉。这些水流本该发出巨大的喧哗,却被众多幽深如海的树林吸掉了其高音部和中音部,猛厉的奔湍变成了温柔的潺湲。奔涌的岩石歇脚,在一株枫下,在傍着老松的一丛杜鹃下聚为绿潭时,就变成一个寂静无声的世界了。潭水漫溢,无风而有波。古代诗歌写到这样的静潭与飞瀑时,总是要写到猿,写到猿鸣的。“蜀道重来老,巴猿此去闻。”现在,猿是没有了,时不时有一迭声的鸟鸣响起,倒比水声更尖锐响亮。如此这般,时行时停,____,十八层飞水飘飏,十八口深潭凝碧,两个多小时,就走过了静在米仓深处的十八月潭。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