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课内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提高练习】18《富饶的西沙群岛》

课内阅读。

富饶的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    );有的头上(    );有的(    )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    );有的眼睛(    ),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1)、请给课文所缺的部分选择合适的内容补充完整(    )
A、布满彩色的条纹;长着一团红缨;周身插着、飘飘摇摇;圆溜溜的、像汽球一样圆 B、布满彩色的条纹;长着一簇红缨;周身插着、飘飘摇摇;圆溜溜的、像皮球一样圆 C、彩色的条纹;长着一簇红缨;周身插着、飘飘悠悠;圆溜溜的、像皮球一样圆
(2)、短文的第4自然段主要是围绕______来写的,具体写了______种不同样子的鱼,写鱼多的词语有______。(    )
A、第1句话;4;“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数不清” B、最后1句话;4;“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数不清” C、第1句话;4;“成群结队”、“各种各样”
(3)、“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象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对这句理解正确的是(    )
A、这句话是强调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多到鱼和水各占一半的程度。 B、这句话强调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但并不真是鱼和水各占一半。这是一种夸张的写法。 C、这句话是在夸大其辞,这样好给读者留下鱼儿很多的印象。
(4)、第5自然段共有____句话。第一句总的写____,后几句从____、____、____方面分别写______。(    )
A、5;海岛是鸟的天下;鸟的种类、遍地鸟蛋、厚厚的鸟粪;鸟多 B、4;海岛是鸟的天下;鸟、鸟蛋、鸟粪;鸟之多 C、4;海岛是鸟的天下;鸟的种类、遍地鸟蛋、厚厚的鸟粪;鸟多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可爱的小白

       我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小白。

       小白长得很可爱。瞧,它全身雪白雪白,摸起来毛茸茸的,十分舒服,仿佛一件白色的貂皮大衣。小白的耳朵可称得上“顺风耳”:一有风吹草动,它很快就瞄准目标。小白的眼睛圆溜溜、水汪汪的。它的胡须又细又长,酷似几根软针。小白的腿又细又长,爪子很尖,脚下有一块肉垫子,走起路来一点声音也听不见。小白的尾巴不粗不细,时而垂在地上,时而摇来摇去,活像一条活蹦乱跳的小白蛇。

      小白不光长得可爱,行动也非常可爱。每次吃饭时,它总是先闻闻,再用脚摸摸,然后,它才会安心地吃。吃食前,它真有绅士风度,可吃起来却很不雅,它很挑食,专拣有腥味的海鲜吃,其他的食物难得一碰。休息时,小白总是喜欢先挑一个好地方,然后,蜷起身子,呼呼大睡。有一次,它竟然钻进了我的被窝里,蒙头大睡,我一进被窝,它喵喵叫,吓了我一跳。

      可爱的小白抓老鼠的时候真是沉着勇敢,尽职尽责。如果它发现老鼠的踪影,就会守候在鼠洞旁,纹丝不动。老鼠只要一出现,它就会奋勇向前,身体一跃按住老鼠,用锋利的牙齿咬住老鼠的喉咙,决不给老鼠喘息反搏的机会,一眨眼的工夫老鼠就一命呜呼了。

小白就是这样一个乖巧可爱的小动物,我十分喜欢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黄山观日出

    黄山之胜,自然在于它那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然而最使我迷恋的却是黄山北海的日出。

    我到北海,正值农历六月十五。那天我起了个绝早,东方天空只出现鱼肚白,滚圆的月亮还镶嵌在暗蓝色的天穹,四周的一切都在沉睡之中,只有早行的人登台阶时发出的嗒嗒声,有时也传来一两声低语和笑声。山间的冷风飕飕,吹在身上很有些寒意。饱餐了露水的松枝,翠色欲滴,散发着阵阵幽香。空气清新极了,我舒展双臂,深深地吸了一口,啊,是甜的。抬头仰望清凉台,那上面已聚集了不少观日出的人,远远望去,模模糊糊,恰似一尊尊雕像。此时天边已出现瑰丽的云彩,为不耽误观日出,我舍弃了眼前美妙的晨景,迎着习习山风,快步朝清凉台登去。天色渐渐亮了起来,云彩不时变幻着颜色,只见紧贴山顶一条橙红色的光带,逐渐向两旁伸展,越来越长,环抱了群山。沉睡的“卧龙”披着薄薄的轻纱,浴着朝霞,慢慢地苏醒过来。彩霞由桔红、淡黄、莲青层层散开,一直扩展到西方天边。几朵墨色云彩,犹如露出在红海上的山峰,千姿百态,气象壮观。这时,启明星渐渐消失在天边。正东方徐徐涌出一片透明的金色霞光,紧接着,山尖上透出了些许发亮的“镜片”。接着,太阳就像美丽羞怯的少女,姗姗露出了脸庞。人们忘情地呼喊:“太阳!太阳!”山风呼呼,似乎也在欢呼这伟大的生命之源——太阳的升起。

    我完全被眼前的景象陶醉了。它恬静、从容而又色彩斑斓。我惊叹:为人类驱散黑暗、送来光明的太阳,她的出现竟是如此地谦逊,毫不“盛气凌人”!

    太阳已经高高地悬在东方的上空,变得炽热起来。我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放眼纵观那“猴子观海”、“骆驼石”等黄山奇景,只见它们全都染上了一层金辉,倍添丰姿,吸引着无数的游人。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天,有一位小女孩的母亲出去买菜了,她便和小朋友们一起在家捉迷藏。藏来藏去,她想到了谁也想不到的好地方。她心里得意极了。她悄悄地藏在了窗帘的后面,窗帘后面有一扇打开的窗,外面的景色是那么的精致,蔚蓝的天空下,远处是郁郁葱葱的草地,近处是心情懒散的人们正在休闲散步聊天。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那么平静、那么悠闲。

    房间里的孩子们都玩得开心极了。小女孩为了躲藏得更隐蔽些,使劲往窗后靠,突然间,死神悄悄来到了小女孩身边,她一不小心,人从六楼开始往下坠落。这时她的母亲正好买菜回来,偶尔抬头,看见了那惊魂落魄的一幕。母亲扔掉了手中所有的东西,不顾一切往前冲去。孩子在空中往下坠落,母亲在地上往前飞奔,四米、一秒,三米、二秒……一米,奇迹出现了——母亲稳稳地抱住了吓得几乎晕过去的孩子,和孩子一齐倒在地上。人们惊呼着,感动着,是什么创造了奇迹?是爱,是深深的、亲亲的母爱啊!孩子在鬼门关前与死神擦肩而过,而母亲却再也没有醒来。

    后来,有许多专家来验证这个故事的偶然性和真实性,他们用很多物体来验证,比如用木偶从六楼往下落,再让人站在他母亲的位子去接,实验了很多次,却总也无法成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