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我国古代图书馆

    ①有人经常把书院与图书馆混为一谈。

    ②尽管古代的书院,如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等,都有不少藏书,但它们与图书馆还不是一回事。图书馆是以藏书为主,书院是以讲学为主,其目的和设置都相差甚远。

    ③早在周代,我国就有了图书馆。只不过,那时不叫图书馆,叫“盟府”,主要保存盟约、图籍、档案等与皇室有关的资料。严格地说,这只是图书馆的雏形。老子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图书馆馆长,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这个“守藏室”,就是藏书之所。

    ④到了西汉,皇室就开始大量收藏图书了,开国之相萧何还在宫内设置了专门用来藏书的石渠阁、天录阁,这也是后来人们常常把皇家图书馆称为“石渠”“天录”的原因。汉武帝算得上一位重视保存典籍的开明之君,他不但在宫里修建了专门收藏图书的“秘府”官舍,还以官方命令在全国广泛征集图书,来丰富皇室藏书。兰台、石室、麒麟阁,都是汉代收藏图书的地方。当时人们为了防火防潮,已经开始把藏书之所修建成石头的了,从“石室”的名称上,我们就可以知道。汉代收藏图书的书柜,多为铜色包边,所以也有人把图书馆称为“金匮”。

    ⑤东汉桓帝时设置的秘书监一职,即专门管理图书秘籍的官员。秘书监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这一官职被后代沿用,到隋炀帝的时候,秘书监已经是正三品了。唐代的魏徵就曾经担任过秘书监一职,他为唐代的书籍整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⑥唐代以前,图书主要是由官府掌控,民间是不允许大量藏书的。有的朝代,比如秦朝就取缔了私人藏书。唐代民间私人图书馆的出现,开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藏书的先河。唐代的私人藏书,是随着印刷业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的。在那些逐本抄书的年代,私人要想收藏大量的书籍,经济情况就是个问题。有了先进的印刷技术,官府藏书大量增加,私人藏书也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韩愈就曾在自己的诗歌里,提过老友邺侯的藏书,“插轴三万卷”由此可知唐代私人藏书之丰之盛了。

    ⑦到了明代,专门管理图书秘籍的秘书监一职就被废止了,图书馆馆长的职务也并入了翰林院。清代除了文渊阁、文津阁、文澜阁这些图书馆外,翰林院、国子监、内府等机构也收藏过图书。这些机构的长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负责管理这些图书,算得上是兼职的图书馆馆长了。

    ⑧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图书馆”这一名称的呢?据记载,真正使用“图书馆”一词,还是从“江南图书馆”开始的。修建于清代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江南图书馆,不但最先使用“图书馆”三个字,也把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推到了公众面前。

    ⑨所以说,“江南图书馆”开创了我国“图书馆”的新篇章,是一所真正的大众图书馆。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条理清晰地说明了我国古代图书馆的发展历史。 B、汉代已有专门收藏图书的“秘府”官舍,石渠、天录等均为汉代皇家图书馆的别称。 C、民间藏书丰富之极的私人图书馆能够在唐代出现,主要得益于先进的印刷技术。 D、清代翰林院、国子监、内府等机构的长官都兼负有收藏管理图书之责。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代的书院虽有藏书,但以讲学为主,其目的和设置与以藏书为主的图书馆都相差甚远。 B、为防火防潮,汉代时人们开始把藏书之所建成石头的,且收藏图书的书柜也多以铜色包边。 C、东汉时设置了专管图书秘籍的秘书监,这一官职由各机构的长官兼任,并历代沿用。 D、唐代官府藏书大量增加,在书籍整理方面,时任秘书监的魏徵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本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长亭古韵
       游览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时,时常与亭不期而遇,在游赏之余,我们还可以走进亭中,坐下来切身体味一番亭给我们带来的古典韵律之美。
       亭最初并不是指建筑,而是指一种行政建制。秦汉制度规定,十里一亭,十亭为一乡。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专指建筑的亭子是后起之义,比如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亭翼然于泉上者”中的亭。至少在东晋时,已经有这样的亭子出现,《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这里的“新亭”即是“亭子”的意思了。更为著名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那篇《兰亭集序》中提到的“兰亭”,亦此类也。《园冶·屋宇》说:“《释名》云:‘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意思是,亭的主要功用是供人停留、休息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主要功能又有很大的延伸,包括游赏、休憩、宴集和送行等。
       我国有许多名亭,绝大多数都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名字。这些不同凡响的名字。反过来又为本已很有名的亭子增添了光彩。这些名亭的名字大体上可分为四种“风格”。一是对亭周围景物的高度概括或写实。比如苏州拙政园的四面荷风亭、塔影亭、苏州虎丘的三泉亭、避暑山庄的北枕双峰亭、曲水荷香亭等。二是亭名表达了亭的建造者或主人的情趣、志向等。比如沧浪亭,取《楚辞》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湖南岳麓山的爱晚亭,则取自晚唐大诗人杜牧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三是亭名的风格是写意式的,它们用抽象的字眼表现某种意境。比如北京颐和园的知春亭,山西晋祠的真趣亭,北京北海的意远亭等等。四是亭名中隐含着一段历史掌故。比如,浙江诸暨浦阳江边堤岸上有一座浣溪亭,亭中有一对联云:“浣纱存古迹,救国出真人。”一望而知是纪念春秋时越国大美人西施的。
       与其他传统建筑相比,亭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虚”。亭不依赖墙,只靠亭柱的支撑(也有少数依墙而建的半亭),此种自由独立的审美特点,中空不倚的视觉效果,最大程度地体现了“空”与“无”的作用,与老子“当其无,有室之用”的思想相符。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追求清静无为.即要尽量涤除尘世的搅扰烦恼,向大自然无限地贴近,而亭的建造地点和所用材料的随意灵活、用料简省、形式多变,同样体现了道家的精神特质。不论是皇家园林中富丽堂皇的亭,还是私家园林中和山问、水上、路边的亭,其基本的建筑风格都是简与虚,而后者更代表了一种民间的、率性的、清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亭是我国一种司空见惯的建筑,它在传统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今天,虽然亭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功用已经基本丧失,但它们的美丽身影依然没有淡出我们的视野,在山水的胜处,在古典园林的深处,静静地散发着独有的魅力。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已经在美国诞生。科学家将它命名为“辛西娅”(“人造儿”)。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表明,新的生命体可在实验室里“被创造”,而不是通过“进化”来完成。
      ②这项研究由美国基因遗传学顶尖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主持,历时十多年,耗资超过4000万美元。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先用4种化学物质制造出一种支原体基因,再把山羊支原体内部挖空并剔除其中的遗传物质,然后向里注入合成的人工基因组,最后新的支原体细胞开始自我繁殖,成为人造生命。“辛西娅”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③人造生命的研究引发了许多道德伦理方面的争论。有的科学家认为,这是在试图缩短人类漫长的进化历程,创立自己的生物起源版本。对此,克雷格·文特尔表示:“当这些生命被创造出来时,它们将非常脆弱。让它们在实验室里存活一个小时将是一项巨大的成就。但如果说它们会走出实验室,甚至主宰我们,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④其实,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制造出的一些生命物质,只是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构成单元,它们还远不是生命。那么,怎样才算是生命?科学家认为生命至少要具备3个特征:第一,生命必须有一个像容器一样的载体,如细胞的细胞膜、人的身体等;第二,生命能进行新陈代谢,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跟环境做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第三,生命具有可以被储存和复制的化学指令,这些指令控制着生命活动,并且能复制遗传。
      ⑤不过,科学家们还是宣称他们已经做好创造人造生命的一切准备工作。此项实验一旦取得成功,它将开辟人类生命工程的新纪元。     

                                                                                                                                                                             (本文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当今世界,光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军事、工农业生产等领域,其中光学技术成果在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农业技术发展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光解油烟——让生命远离伤害

    在现代家庭生活中,厨房油烟具有不容忽视的危害性。为了减少油烟污染,人们发明了抽油烟机,但它仅能收集部分油烟,不能降解有害油烟成分,而且清洗抽油烟机的清洗液排入下水道,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光解油烟净化器的问世则改变了这种局面。净化器以特制灯管发出的高能紫外线把油烟分子降解为微小的油脂分子,这些油脂分子一部分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与氧反应形成微量固态粉末,它们一并被风带走,从而达到清除油脂的目的。此外,高能紫外线还能把异味分子降解为没有气味的物质,也可以杀灭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因此可以高效去除油烟中的异味和杀死细菌。净化器具有的①、②和杀菌的作用,大大降低了油烟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③——让室内空气更清新

    净化室内空气的方法很多,其中光触媒空气净化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光触媒实际就是光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其表面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光触媒主要成分为一种纳米级的二氧化钛活性材料。这种活性材料喷涂于墙面之后可形成一层薄膜,通过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发生光催化作用,从而产生活性氧和氢氧基,对空气的有害气体进行降解,并能分解微生物释放出来的毒素,同时还具备除臭、抗污、防霉、自净等功能。光触媒空气净化法最终的反应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无害物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在净化过程中光触媒本身也不会发生变化和损耗,因此具有持续作用的优势。

    光学防虫——让农作物免受虫害

    为了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业生产环节要减少或不用化学农药,因此需要大力推广物理杀虫技术。灯光诱虫技术是成本最低、用工最少、副作用最小、效果最好的物理防治方法。它利用生物的趋光性诱集并消灭害虫。不同种类的昆虫对不同波段光谱的敏感性不同,如黄光对蚜虫具有较强的诱集力,紫外光对数百种害虫有较强的诱集力。实验证明,在安装了这种新型光源装置的卷心菜种植区内,卷心菜的受害率仅为1/7;而在未安装的种植区内,几乎100%的卷心菜都受到了害虫的侵害。

    植物生长灯——④

    阳光对于植物的意义,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实现的。植物对光的喜好是有选择性的,特殊波段的光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科研人员据此研发了特殊的植物生长灯,用人工方法模拟对植物有促进作用的最佳光谱,增加对植物的照射,促进其生长,从而提高其产量和品质。他们用农用钠灯为草莓施“光学肥料”,延长了大棚草莓的光合作用时间,缩短了生长周期,提高了30%左右的产量,同时增加了草莓的甜度,改善了草莓的色泽。使用绿色高效的“光肥”,是生态农业的一项新举措。

    光学技术不仅用于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它的应用领域还会更加广泛。

阅读

把荣耀和梦想写满太空

①10年前,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乘神舟九号飞入太空;10年后,刘洋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再上太空。

“刘洋式”微笑征服世界

②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遨游13天后凯旋。作为三位航天员中唯一的女性,34岁的刘洋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而载入史册。那年夏天,刘洋讲述了她在太空中的独特感受,以及奇妙经历背后难以想象的艰苦训练:

③“太空独特的失重环境,使我时时刻刻都有鱼儿自由遨游的感觉,无拘无束……处于远离地球340公里的高度遥看地球,美妙惬意。这让我更加热爱并珍惜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我很享受太空的工作和生活,这将是我一生最值得珍惜的回忆。”

④神舟九号任务结束后,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评价说:我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的整体表现非常优秀。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适应了太空的失重环境,身体健康,各项生理指标也完全正常。刘洋心理稳定,操作很细致,与景海鹏和刘旺配合默契。刘洋在太空中的积极状态,也让在地面的工作人员感到高兴和安心……

⑤那一年,全世界都认识了“刘洋式”的微笑,自信坚定、底气十足、无往不胜。

家书连天地,母爱越时空

⑥今年的儿童节,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备战神舟十四号任务的刘洋,在朋友圈发了一封写给儿女的“微家书”:

⑦“每年六一都会写封信送给你们作为成长的礼物,今年很遗憾无法陪在你们身边,只能在美丽的弱水河畔,借着皎皎月光写下这封书信!落笔无声,纸短情长,细细叮咛,深深祝福,愿你们及天下所有的孩子们一生有爱,有暖,有光,童真永存,繁花似锦。”

⑧字里行间,人们看到刘洋坚毅的外表下内心柔情似水,母爱深流。感人至深的短文,迅速刷屏!

⑨从8年前女儿出生、6年前儿子出生,每年给孩子写一封信,成为这位随时准备征战太空的女航天员“陪伴”孩子成长的特殊仪式。

⑩刘洋是幸福的妈妈,也是孝顺父母的女儿、孝顺公婆的儿媳。她总是心怀感恩:家庭是我最坚强的后盾。出征前更是反复叮咛:“宝贝,人生至善莫大于孝,一定要记得尊重孝敬老人。”

⑪刘洋把对家人的深爱、对孩子的厚望,对军人职责的使命担当,对报效家国的赤子之情,融入每一封家书,字字句句浓得化不开。

⑫这次进驻空间站,刘洋要与孩子至少分开半年以上,但她依然拒绝了孩子要到发射现场给她送行的请求 , 因为“你们既是妈妈的铠甲,也是妈妈的软肋。”“在那一刻看到你们,妈妈怕会有太多的牵挂和不舍,妈妈怕忍不住会哭!”使命催征,刘洋笃定写道:“我是妈妈,也是军人,那一刻妈妈是要出征上战场,临危忘身,受命忘家,这是一个军人的职责……妈妈有妈妈的梦想和使命,就让妈妈尽可能放下牵挂,全力以赴奔赴妈妈的星辰大海吧!”

⑬当孩子们问她:“妈妈,我们想你怎么办呢?”刘洋的回答深情而浪漫:“宝贝们,想妈妈时就抬头看看天空吧,漫天的星辰闪烁那是妈妈在对你们说‘我爱你!’”

⑭刘洋写给孩子的一封封信,既是母子亲情的纽带,也是潜移默化的家教,更是中国人矢志建设航天强国、实现飞天梦想漫漫征途的见证。

⑮10年间,刘洋一直在备战。“对航天员来说,只有飞行和准备飞行两种状态,责任就是己任、使命重于生命”。孩子们恳求她,可不可以不去那么远的地方“出差”?刘洋会用行动给他们答案。也答应为他们拍摄很多美丽的照片,在太空建一座大大的房子,装进很多很多人的梦想,把祝福和梦想写进满天繁星。

⑯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将第一次在太空为祖国庆祝生日,天上人间共度浪漫的中秋佳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漫天繁星闪烁就是我们对祖国和同胞最美好的祝福和问候。我将坚决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⑰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荣耀太空。这是刘洋重返太空的十年梦想,更是一世奋斗、毕生追求。

阅读《保护海洋,治理微塑料污染》一文,完成小题。

保护海洋,治理微塑料污染

刘诗瑶

①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多次大洋和极地科考活动,科研工作者在海洋中均检测出了微塑料。相比大型塑料,这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肉眼往往难以辨别,它们更加隐蔽,不易清理,具有很大的潜在危害。

②海洋微塑料到底从何而来?调查研究发现,一部分海洋微塑料由大型塑料碎化而来,另一部分来自流入大海的原料,如树脂颗粒、个人护理品和清洁剂中的塑料磨砂等。事实上,从近海到大洋,从赤道到极地,从海洋表层到大洋深处,全球海域都出现了微塑料。海洋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③华东师范大学施华宏教授介绍,比较大的塑料被鲸鱼等大型海洋动物误食,造成的往往。是机械损伤;而微塑料过于细小,再加上本身含有增塑剂等添加剂,还能吸附环境里的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毒性,进入海洋生物体后,有可能给体内器官造成更大伤害。

④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的严峻性还在于微塑料的数量不断增长。有些塑料经过几百年才会完全降解,原有积累下来的大型塑料还在经历着侵蚀、风化、迁移、破碎至微小的过程,新的塑料又在源源不断地产生。新旧叠加,海洋微塑料的总量令人担忧。

⑤我国是塑料生产大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相关环保问题。在治理海洋微塑料污染方面,我国始终积极推进无害化处理的进程,努力从源头治理,减少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环境。与近年来国际同类调查结果相比,我国近海表层水体微塑料含量处于中低水平。在海洋部门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主动参与到清洁海滩的活动中。随着微塑料知识的普及,相信会有更多人加入到保护海洋的行列。

⑥可见,加强对海洋微塑料污染的防治,要在塑料产生的源头和去向方面下功夫,例如,尽量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加强对微塑料的拦截和降解处理等。防治海洋微塑料污染,还要不断提高公众对微塑料污染的认识水平,共同呵护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小题。

材料一: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10月18日下午,北京朝阳区某咖啡店

采访对象

单霁翔(原故宫博物院院长,现任中国文物学会会长)

采访目的

了解故宫文创的发展历程、成功原因,以及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采访方式

深度访淡

采访器材

纸、笔

采访问题

①您任职故宫博物院院长后,故宫的变化有哪些?

②近年来故宫文创受到大家热捧,您认为原因是什么呢?

③您认为故宫文创对文化传播的作用是什么?

④如果让您评选一个最成功的故宫文创的,会是哪一个呢?为什么?

材料二:

现场访谈记录

问:您今天穿的这分T恤上印着“朕就是这样的汉子”,也是故宫的文创产品吗?

答:(笑)是的,台北故宫冯明珠院长到故宫来时也购买了故宫这件服装,她说他儿子18岁,正好穿这件衣服。

问:____

答:我们以前也推出过很多纪念产品,但是我们发现来故宫的观众对这些复制品感兴趣的不多,国务院领导也说台北故宫在文化创意产品方面有一些经验,本望我们学习借鉴。我们去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发现我们文创产品有两大问题:第一、我们商店里缺少故宫特色文创产品,80%都是来自其它地方、其它文博单位的;第二,我们的商店缺少文化气息,商业气息太浓,不是博物馆商店应有的氛围。后来,经过表们不断的努力和实践。终于有了全新的故宫文创。

问:虽然说起来由旧到新只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但我想里面一定有许多波折和不易吧。

还好我们如今看到越来越多人爱上故宫文创,你认为故宫文创的吸引力在哪些地方呢?

答:首先我们的创造基于人们的生活需要。研究大家生活中需要什么东西,做实用性强的产品,我们的产品是基于故宫186万件产品的基础,这些产品是过去时代工匠精神的体现。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既然是做文创产品必须有创意,而不仅仅是复制。每个博物馆都只有深入挖掘自己的文化资源,把自己的文化资源吃透,凝练成”我有他无”的文化创意产品,文化产品才有生命力。当然,文创产品生产多了,一定要特别关注质量。因为你是文化产品,不是一般的销售品,你要带着博物馆的尊严去进入市场。

问:你以前讲过,故宫要做走进人民生活的文创产品,要兼顾趣味性和实用性。从2016年初开始,基本上每年销售额就超过10亿了,文创产品对故宫文化传播有哪些作用?

答:对,故宫从来都不缺观众,他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接待观众千万级的博物馆。未来我们希望他成为亿万级的,这个靠什么呢?靠更多形式的文化传播。文创产品就是其中的一种,让人们能够更多的在日常生活中享受故宫的文化,让我们的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文创产品已经成为传递故宫文化的重要渠道。

材料三:

【场景化提问】

可以是建筑、陈设、造型等有形的场景因素,也包括气味、声音等无形的场景因素。在采访地点的选取上,若有选择,一定要选择对有效传播很有帮助的地方。场景化提问可以舒缓受访者心理,激发受访者情感,并使其与提问者发生情感互动。

【共情式提问】

共情式提问利用问题邃立共情关系,通过提问引起受访者积极的心理与情感四应。作为提问者,要擅长利用自已的身份和经历等背景信息,与对方的处境和感受等进行有机关联,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对方,而不是以主观的立场评判对方,积极寻找与对方的关联区域,在求同中实现共情式的积极互动。

【假设式提问】

基于事实,将角色、情景、时间,乃至观点进行虚构风格的重新创进,引导受访者的思考,用想象的张力去生发另外一种可能的观点或答案,以期揭示有关人物或事件的真相。假设式提问要注意,不只是因为不知道所以发问,还要在自己熟读了对方资料之后,将发现的事迹作为假设向对方提问,并且请对方确认。

【阐述式提问】

为了获取对方的观点,提问者有时需要将自己的观点阐速清楚,并与对方的观点产生交集与碰撞,运用引文、数据、例证等宪成话题引中和观点论证。当被访者是专业人士、领域翘楚时,他们以往的言论、著作比较丰富,是引文的士要来源,引用对方古论和观点更容易引发双方的认知互动。

【结语式提问】

结语式提问是空布或暗示谈话终止的提问方式。遗产式结语以回溯的方式站束提问;预吉式结语以展望的姿态结束提问。

设定遗产式提问一定要以受访者的生活味好和职业特长等为围心,在这个区城内进行有的放矢地提问。有一种遗产式提问叫作忠告式。这样的提问主要什对的真宾是某个领城的权成人士,他以忠告的方式总结和发布自己在思想领域或者学术方面的见解。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