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纳米机器人医生不是梦

姜允申

    ①当你感冒时,医生不用给你打针吃药,而是给你在血液里植入一种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在体内探测感冒病毒的源头,并到达病毒所在处,直接释放药物杀灭病毒。这种全新意义的机器人,就是纳米机器人。

    ②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它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阳光动力2号”的动力即来源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对太阳能电池而言,最重要的参数是光电转换效率。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30%,通常需要采用并联与电池储存方式,才能达到增强续航里程和功率的效果。

    ③纽卡斯尔大学纳米技术中心主任肯·斯诺登教授介绍说:“纳米技术是一种崭新的技术,它在百万分之一毫米的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的规律以及机械运动的特性。”纳米机器人的研制属于分子仿生学范畴,它根据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原理设计制造,并在纳米空间控制、操作。

    ④科学家们殚精竭虑,希望发明纳米外科手术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的操作精度极高,甚至可以在单个细胞上做手术。这种机器人的特性与众不同,它不用手术刀,不用开刀,不用像一般的机器人那样用一些植入物置换掉病人身体中的一些东西。他们试图开发的这种装置可以寻找、鉴别并消灭细胞和有机体的缺陷。这种装置完成的工作只能由非侵入性外科手术来完成。这些纳米机器人可能是人工结构和生物结构制成的。

    ⑤人们希望,这种机器人可以从细菌中获取自然界自己的发动机,从而解决推动力的问题。比如E型大肠菌有一个鞭子型尾巴,跟机械轴承非常相似,这个尾巴使E型大肠菌可以在人体中游动。斯诺登想,可以把细菌里的这种动力提取出来作为纳米机器人的推动力。纳米机器人的“眼睛”和“耳朵”也将来自生物系统。

    ⑥纳米技术将带来一场革命,彻底改变目前外科手术的意义。将来,外科手术不会出现手术刀,那时的手术工具是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只有原子或分子那么大。今后,膝关节置换手术也许会成为历史。纳米机器人将进入有病变的关节,帮助身体长出健康的关节。

    ⑦100年前,外科医生为医治腿病,不得不截掉病人的整条腿。今天,有了超级机器人和自动机械装置的帮助,医生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洞完成创口非常小的手术。将来,外科手术的创口只有针尖那么大,手术时,只需要把微型机器人注射到病人的身体。那时,手术的精确度和有效性是今天的医生做梦都想不到的。这就是最先进的外科手术理念。

    ⑧想象一下体积极小的纳米机器人,一茶匙便可装数十亿个。这种超微型机器人可成群注入患者体内----例如最为脆弱的心脏和大脑-----进行超精确药物“投送”或者扮演外科医生的角色,在体内为患者实施手术。它可以精确杀死癌细胞,疏通血栓,清除动脉内的脂肪沉积,清洁伤口,粉碎结石等。以色列科学家目前研制了一种微型纳米机器人,它可以在人体内“巡逻”,在锁定病灶后自动释放所携带的药物。

    ⑨纳米机器人在绝对无尘室制造,防止它们感染细菌。这种制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电脑芯片类似。在治疗心脏病时,纳米机器人将穿过一根直径2到3毫米的导管,进入需要治疗的特定部位。这种导管技术也可用于大脑以及其他部位,例如肠道和尿道。进入这些部位的最大难度就是一定要达到极高的精确度。出于这个原因,纳米技术长久以来一直被誉为未来对抗癌症的最理想武器。

(1)、下列对于纳米机器人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科学家们希望发明操作精度极高的纳米外科手术机器人,它甚至可以在单个细胞上做手术。 B、纳米机器人将来或许可以从细菌中获取自然界自己的发动机,从而解决推动力的问题。 C、纳米机器人已普遍运用于外科手术,远比传统手术精确和有效。 D、由于体积极其微小,纳米机器人将可以被大量注入患者体内,进入特定部位实施手术。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以纳米机器人治疗感冒的特殊手法,激发了读者的兴趣,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B、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只能”与“可能”不能互换位置,否则表意不科学。 C、第⑥段按时间先后的顺序,用作比较、打比方的方法介绍了纳米机器人手术的优势。 D、本文介绍了纳米机器人医生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及其原理,展望了其美好的应用前景。
(3)、科幻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主人公心脏上长了一个肿瘤,危在且夕。医生给他注射了一支含有纳米机器人的药物,主人公很快又恢复了活力。请根据文意,简要解释其中的原因。
举一反三
阅读议论文《储蓄人生》,完成1—4题。

①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知道了要储蓄,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支取它、借助它走出困境。每当我清点一张张金额不大但令人鼓舞的存单时,心里就有一种感悟:人生,不也是储蓄吗?

②一个人呱呱附地,便开始储蓄亲情。这一储蓄会伴随他或她走过一生。他们所储蓄的,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是一笔超越时空的财富,无论离得多远,隔得多久都可以随意支取和享用它们。有了亲情这笔储蓄,即使在物质上很贫困,精神上却是富有的,而不懂得或丢失了亲情的储蓄,无异于泯灭了本性和良心。

③友情,也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之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真正的友情储蓄,不是可以单向支取的,而要通过双方的积累加重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也会丧失殆尽。

④学识的储蓄需要锲而不舍。一个人从幼小到成熟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储蓄知识的过程,接受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更高的教育,这仅仅是储蓄知识的一个方面,重要的在于刻苦勤勉,日积月累,不断地充实和更磨擦知识,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储蓄到老。

⑤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储蓄人生,就是要储蓄人生中那些最宝贵、最难、最精致的部分,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一个人懂得储蓄什么,并知道怎么去储蓄,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


                                                                                                    卖伞姑娘
        ①有些想念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时常跃入我心中的那个姑娘的身影。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②那是一年前的一个雨夜。路灯在丝丝雨线织成的帷帐里睁着惺松的睡眼,洒下的光映射在路面的积水上。在单位加班昏了头的我下了楼,才知道这个城市的一切都猫进了细雨的怀抱里。我呆望着路灯罩里舒缓而降的雨丝,想起了远在十多公里之外的家,心一横,推着车子撞破了雨幕。
        ③“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正准备骑上车子的我,突然听到一个轻盈、温馨的声音。回过头我才发现单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姑娘,怀里抱着一捆伞。她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鹅黄色的薄毛衣和黑色的长裙,背光站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庞。
        ④我的确是需要一把伞呀!我停下来,仔细地把她怀抱中的十几把雨伞挑了一遍。我那时世俗地想:街头小贩的东西十有八九是假冒伪劣,既然急需,那就买吧,但挑挑拣拣的事儿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⑤那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雨伞又一一地装上。她蹲下来时,一头长发几乎垂到地上,发梢上一缕缕地淌着雨水。
        ⑥ “姑娘,你卖的是雨伞,为什么不自己用一把?看你,小心淋病了。”我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没停下挑拣的动作。
        ⑦ “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我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小贩是个学生。我想接着问她其他的情况,但她再不肯说一句话了,只是细心地拾掇着被我弄乱的雨伞。
        ⑧事情就这么简单,简单得如同到集贸市场那样。但那个雨夜及时出现的那把雨伞却罩着我。而且,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因而,那把雨伞便更显得尤为体贴、尤为及时……
        ⑨隔了两天,我无意中翻阅晚报时,在一版右下角看到了一幅图片报道。虽然那晚我没有看到卖伞姑娘的面孔,但我从衣着的款式、颜色和报道的内容上却立即断定,她就是我遇见的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图片报道简练得只有几句说明:“这位贫困大学生昨晚在勤工俭学卖雨伞时,挺着感冒了好几天的病体,因冒雨等待一位付款时掏掉了四百余元钱的顾客,而昏倒在街头……”那个因付款而掏丢了四百多元钱的人肯定不是我,如果是我,那就太富有戏剧性了,而且我对她的挂念也会有充分的理由。报纸上没有她就读的校址,只有她的很美的名字。
        ⑩又是一个下雨天。我独自走在行色匆匆的人流里,又想起了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初春的雨水还有几丝凉意,我没有打伞,潜意识里有一种希冀:那个穿着鹅黄毛衣、黑色长裙、看不清面庞的姑娘会不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⑪你需要一把伞吗?”我真想再次听到那句轻盈温馨的问话。
        ⑫此时的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植物也讲方言
  ①有一种草叫铜草花,学名香薷(rú),开兰色的花,少数也开紫色的花。这种花的颜色十分罕见,喜欢铜草花的人也就相当多。他们设法培植它们,但结果都失望了:无论栽种者如何精心照料,铜草花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整天发蔫,好像它们生不逢时。原来,发蔫的铜草花是“生不逢地”:铜草花的生长要求土壤含铜量特别高,其花的兰色,需要吸收大量铜离子来扮靓,只有蕴藏了铜矿的地区才能支持铜草花的这种生物表达。1984年,在大冶铜绿山发现的古铜矿遗址,据考证是公元前13世纪殷小乙时期的遗址。发现遗址的一个重要线索,就是这个地区的地表长着美丽茂密的铜草花。
  ②澳大利亚桉树是植物界鲸鱼级别的树种,它的身高记录是160米,有50层楼房那么高。支撑其庞大身躯的,是它特别坚硬的木质。如此卓立的特征,当然引来无数“粉丝”,想把澳大利亚桉树移植到自己那儿。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雇用了20名意大利劳动力,在他位于索若马岭的土地上种植了10万棵澳大利亚桉树。但杰克•伦敦和许多美国的拥趸(D.ǔn)①都遭到了这种桉树的嘲弄:美国的澳大利亚桉树不管什么时间砍伐,也不管如何处理,总难于加工,板会弯曲,裂纹会扩展开来;即使去做枕木,由于布满莫名其妙的裂纹而无法把钢轨钉上去,也不能派上用场。在其故乡澳大利亚,这些毛病统统没有。
  ③这是什么原因呢?澳大利亚林学家雅各布斯数十年后才发现是桉树在北美长得过快,因而材质就差。在澳大利亚,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会减缓其生长速度。当种子散布到全球各地时,却把这种天敌留在了家乡。麻烦在于桉树已经进化得适应这些天敌。在正常的虫害配合下慢速生长时,桉树的组织显然是最优化的。当没有这些害虫时,快速生长的桉树就会陷入物理学定律的陷阱。生活中有些人用方言表达时眉飞色舞,用普通话表达时却会口蹇(jiǎn)②,也可以用雅各布斯的发现解释这一现象。
  ④我国南方某地从美国引进脐橙栽种,其口味与美国脐橙非常接近。但两种脐橙的外观差别明显:我国南方某地的脐橙“脐部”(与果蒂相对的底部)的收口比美国的大好多,表面也没有美国脐橙光洁。林业专家借鉴雅各布斯的思路,发现我国南方某地的微生物环境与美国同一纬度上的脐橙果园有显著的差异性。对应到语言现象,可以这么理解:美国脐橙落户我国南方某地后,它的“口音”不再是纯正的美国口音,而是带有那种微生物环境下的当地口音。
  ⑤生活在什么地方的人发什么口音,树也是。树挪死,人挪活。从某种意义上说,树是比人更讲方言的生命。                           
              (【注释】:①拥趸:指演员、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支持者。②蹇:不顺利。)

阅读《无知的乐趣》一文,完成后面问题。
        好多人一辈子也不知道山毛榉和榆树之间有什么区别,不知道乌鸦和画眉的啼鸣有什么不同。也弄不清楚苍头燕雀是否会唱歌,说不出布谷鸟是什么颜色。然而,这种无知并不完全是可悲的。从这种无知我们可以得到有所发现的乐趣,这种乐趣是经常的。说博物学家在观察鸟类生活中并无乐趣将是荒谬的,他的乐趣是稳定的,几乎是一种理智的、缓慢沉重的消遣。
        但我的无知并不局限于布谷鸟。它涉及所有上帝创造出来的东西,从太阳和月亮一直到花卉的名字。我曾经有一次听到一位聪明的太太问,新月是否总是在相同的星期几出现。她补充说也许最好是不知道,因为,如果人们事先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天上的哪个地方能够看见新月,那么它的出现总会给人带来意外的愉快。然而,我想,即使对那些熟悉新月的活动时间表的人们,新月也总是出乎意料地来到的。我们并不会因为我们对一年四季的职司有足够的知识,知道要在三月或四月,而不是在十月里,去找报春花,而在发现一株早开的报春花时就不那么高兴。我们也知道苹果树是在结果子之前而不是在结果子之后开花的,但当五月份我们到一家果园去度假日时,这并不会减少我们对假日之美妙所感到的惊讶。
        蒙田告诉我们说,他的记忆力非常糟糕,糟到每次读一本旧书就好像以前从来没有读过这本书一样。有些时候,这样一种记忆力是一种苦恼。但坏的记忆力值得提一提的地方也并不见得比好的记忆力少。一个记忆力坏的人可以一辈子继续不断地阅读《天方夜谭》。
        我带着新的惊讶了解到唱歌的布谷鸟是雄的而不是雌的。是的,我们不时地唤起自己并思考。人类感受过的最大欢乐之一是:迅速逃到无知中去追求知识。无知的巨大乐趣,归根结蒂,是提问题的乐趣。已经失去了这种乐趣的人或已经用这种乐趣去换取教条的乐趣(这就是回答问题的乐趣)的人,已经在开始僵化。人们羡慕像乔伊特那样爱一问到底的人,他在六十岁之后还坐下来学习生理学。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到达他这个年龄以前很久就已经失去了无知感。我们甚至对我们像松鼠那样积攒的一点知识感到自负,并把不断增长的年龄本身看作是无所不知的源泉。我们忘记了苏格拉底之所以以智慧闻名于世,并不是因为他无所不知,而是因为他七十岁的时候认识到他还什么都不知道。(选自《玫瑰树》, 作者:罗伯特·林德,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瑶池马湖

川湄

    ①看图片,马湖不是一泓水,是一块碧玉;看镜头,马湖不是一块凝脂似的琥珀,而是烟雾苍茫的一方静水。

    ②抵达四川凉山马湖边三面环山的小镇,车子停在马湖朋友家院子里的时候,我还没有窥见马湖的一丝眼神,而灵魂深处的马湖已是呼之欲出,光芒万丈了。

    ③马湖在我心上沉睡已久。走过万水千山,我终于将拥有一个真切动人的马湖。

    ④马湖湖面开阔,整体上随两岸的山而逶迤流转。太阳下,它有静水深流的碧波之纯净;晨昏间,它有浓情蜜意的云雾之丰满。马湖的湖光山色,日夜变幻无穷,令人目不暇接。这是我的心、我的眼、我的皮肤所触摸的马湖。对于美丽的马湖,除了感受内心潜滋暗长的爱,除了耽于爱而消磨的时光,还有什么好说?

    ⑤在马湖广大湖面和森林里,一个人的幸福是无法言传的,到处都是美景。

    ⑥山外的人爱马湖,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机缘,你只需要怀着所有的幻想,来到马湖边,看马湖它湖水变幻,看马湖人悠然消夏。在湖水里游得尽兴了,爬上岸来,你会被招呼进林中空地喝酒吃肉。朋友的彝人大家族,男女老少几十人围坐在烤炉边,烧烤玉米、土豆、鸡肉、羊肉和牛肉。这时候,手机音乐响起来,彝族火把节的音乐,原生态的《留客歌》,在马湖如同夏日蝉声,随时会破空而来。

    ⑦马湖多情的湖水、幽暗的森林、美丽的朝霞和浓雾,并不见得比马湖边上的人情更让我留恋。也许这样对比是没有道理的,自然而然来到我心里的想法,我不能主观地用任何生活哲学去抹掉它。感情生活中有一切的生活哲学。在马湖这令我失去常规意识的超然出尘之地,我有一些很自我的私藏,比如马湖特产舌尖上的美味“西施莼”。

    ⑧马湖不用语言,用它的纯美告诉我,最理想的生活,就是这种大自然所暗示给我们的生活:无畏的生命,在无尽地生长。马湖有天籁种种:流水潺潺,夏蝉如歌,鸟鸣啾啾,友人絮语。像山风吹动野草一般,马湖森林和湖水中交响乐一般丰厚的夏之声响,把我心里久久压抑着的灵性、柔软和欢乐,轻轻地唤醒。

    ⑨马湖的清凉之光,马湖藏着蘑菇之类奇珍的森林,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和孩子们一起欢笑,似乎拂掉了天地间的尘埃。我可以像白马一样纵身跃入马湖,让马湖的清波,冲刷掉眼里的尘埃,也带走心上的尘埃。马湖三日,我去过三次海滨浴场,经历过两场马湖的洗礼,纵情畅游于马湖的无忧之水。

    ⑩马湖给了我遗忘的能力,遗忘我对于尘世幸福的渴求,遗忘求而不得的痛苦。得到太多的人,才会渴求更多,过分渴求幸福是不对的。失去太多的人,又会产生恐惧,而恐惧又会使我们失去更多,失去感受美好的能力。宠辱皆忘,这四个字,应该就是智慧者的处世之道。忘我,这两个字,则应该是最高智慧者的处世之道。

    ⑪一帖水墨路三千,马湖归来不看湖。

(选《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7月2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