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第21课《乡下人家》同步训练

课外阅读。
我爱乡村的傍晚
    6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大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冈。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远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①一阵晚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的,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②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③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蝴蝶落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晚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乡村的傍晚多美呀!我如果有架照相机,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颈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爱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1)、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空气 地呼吸 的晚景 地欣赏

的夕阳 地爱抚 的炊烟 地啃着草

(2)、结合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阔别已久:

车水马龙:

(3)、请你用“一边……一边……”“仿佛”各写一个句子。

。   


举一反三
阅读欣赏。

风滚草的坚持

程刚

    每当秋季来临时,非洲大草原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个草球在滚动,这便是被人们称为草原“流浪汉”的风滚草。那么,这些草原上的“流浪汉”为什么要到处滚动呢?植物学家揭开了其中的奥秘。这些“旅行家”是借助滚动来传播种子。风滚草果实开口的地方长着密密的茸毛,种子不可能一下子都撒播出去,只有在滚动中受到震动,才能掉出几粒来。那么,它们是怎么实现滚动的呢?原来,每到秋天时,它的枝条便向内卷曲(qū qǔ),使整个植物体变为球形,茎的基部在靠近地面处也变得很(坚硬 脆弱),经大风一吹或被动物一碰,靠近地面的茎便被折断,植物体脱离根部而随风在草原上滚动。

    一位植物学家对此很感兴趣,他想试一下,如果风滚草不能实现滚动,能否有办法传播种子呢?他做了一个实验。他用套管把风滚草枝条束缚住,不让它弯曲,然后观察它的变化。不久,他便发现一个现象:风滚草枝条因为不能弯曲,便努力向外生长,当超出套管的束缚时,它便开始弯曲,科学家又拿套管继续束缚枝条,枝条便继续向外生长……就这样,风滚草坚持超越束缚,时刻准备弯曲。更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测试,风滚草脆弱的地方已不在茎的基部,而是在每一截套管的顶端。科学家断定,这是风滚草为了支撑枝条持续生长,又要时刻准备折断所做的自我调整……

    为实现自己的目标,风滚草努力超越束缚,时刻准备折断。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有多少人能一直坚持改变自己、超越自我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草

    很多人爱花,因为花朵娇艳多彩;不少人爱杨柳,因为杨柳柔美多姿。然而,我却爱那平凡的小草。

    小草是报春的使者,它最早把春天的讯息报告给人们。不信你瞧,冰雪刚刚融化,大地还未脱尽冬装,这时,你________用手拨开紧贴着地面的枯草,________可看到一棵棵、一簇簇的小草已经钻出像针一样嫩绿的尖儿——它悄悄地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人间。再过些日子,桃红柳绿,万紫千红。小草却默默地躺在万花丛中,把终年的积蓄,无私地献给大自然和人们。那绿绿油油、软绵绵的草地,可供孩子们游乐,供大人们休息;那鲜美柔嫩的茎叶,是牛羊虫鸟的美味佳肴。谁不喜欢它的温柔、鲜美?谁不赞美它无私的献身精神?然而,它对人和大自然的要求又是那样的少,它不求良田沃土,也不需要施肥灌溉。不管河边路旁,也不管山坡石缝,________有点儿泥土和不多的水分,它________能生根、抽芽、生长……

    你别看它的身躯是那样柔弱,但生命力却是惊人的。狂风、暴雨休想摧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镰刀、锄头把它拦腰斩断,车轮把它碾得粉身碎骨,但是,不用多久,它又从地下倔强地挺起身躯,开始了新的生活。

    啊,多可爱的小草!我要高声赞美它,赞美它不畏艰难,顽强向上的品质,赞美它默默无私的献身精神。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养一枚月亮在心底

程应峰

    ①孩提时期,最简单、最有趣的事情,莫过于在水中捞月亮、在水边煮月亮了。

    ②在有月亮的夏夜,于村前的小河边,捧一捧河水在手心,待水沉静下来,一枚亮晶晶的月亮便在手心跳跃、荡漾。当水从指缝间渐渐流走,那枚月亮也悄然回到了河水中。再捞,亮晶晶的月亮又回到了手心里。

    ③光捞月亮还不过瘾,有时候,还会顺着兴致煮月亮。找来一个破损了的却能盛水的瓷碗,盛好水,搁在两三块架成中空的石头上,月亮就悄然静寂地躺在破碎却闪亮的瓷碗中了。再放入几条从小河中捞起的小鱼小虾,就可以点上柴火,开始享受煮鱼、煮虾,也煮月亮的乐趣了。一开始,碗中的月亮被鱼虾搅乱,不成形状。不一会儿,水烫了,一切都平静下来,月亮依然亮晶晶地躺在瓷碗里。再过一会儿,水煮开了,鱼熟了,虾红了,月亮也冒着热气回到了河水中或天上。

    ④就这样,几个小伙伴,在夏夜的月色里,坐在沁凉的河滩上吃着喷香的鱼虾。天上有月,水中有月,鱼虾也沾染着月亮的味道,那是孩提时代一件多么美妙、多么值得回味的事情啊!

    ⑤如今又是月夜,看着茫茫夜空中那枚寂寥得有些落寞的月亮,就有丝丝缕缕难了的情愫游离在心底。云总是被风渐渐吹散,月色何尝不是在生命中渐行渐远?这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这枚月亮养在心底。这不是为了照亮去时的路,而是为了可以在迎面而来的日子里,享有一份缠缠绵绵的思念。养一枚月亮在心底,让它脱落成雨中红莲,脱落成雪中梅花,脱落得智慧而感性、雅洁而从容。如此一来,心有所依,情有所寄,所有蓬勃于生命之中的行云流水,就会殷殷切切,萦回左右,相伴成红尘之中最曼妙的诗意,一生之中最安然的慰藉

(选自《扬子晚报》,有删改)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泥土的微笑

栖云

    ①我在花园里种满了芬芳的玫瑰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燃烧的晚霞,我想等朋友来做客的时候,让他们携带些玫瑰回家。我相信朋友捧着火红的玫瑰渐渐走远的背影,一定能点燃易感的情怀。想想,我就觉得欢喜不已。

    ②有一天,一位和我非常要好的朋友来探望我,我知道她平素最喜欢花花草草了,临别时我说:“采一束玫瑰点缀你的书房吧,保证十里飘香。”

    ③朋友轻轻跨进花园,东闻闻,西嗅嗅,神采飞扬,就是不肯采摘。我说:“没关系,多的是,我又不是花店的老板,不会靠玫瑰赚钱的。”说完我就举起剪刀准备献美。朋友急忙拦住,高声叫着:“不可,不可!这么美丽的玫瑰剪下来,让人心疼。”她抓紧我的袖子叮咛,“千万不能剪啊,玫瑰是泥土的微笑,谁忍心杀戮美得醉人的微笑?”

    ④我的灵魂悚然一惊,丑陋的泥土,卑微的泥土,朴素的泥土,因为玫瑰,露出了惊艳一笑。因为这一笑,让人爱惜非常。

    ⑤有一位朋友在拍卖会上有幸购得一个唐朝的花瓶,花瓶细颈大肚,碎花蓝白色调,流光溢彩。从造型到色彩,整个如唐朝盛世的化身,雍容华贵。朋友请我们观赏。每个参观者都小心翼翼,生怕碰坏这盛世的宝贝。其实这不过是一撮泥土,经过窑烧才千修百炼成瓷中经典。

    ⑥江南的紫砂壶玲珑有致,泥人张的彩塑令人拍案叫绝,它们不都是泥土的微笑吗?即使曾丑陋,即使曾卑微,即使曾朴素,同样弥足珍贵,让人肃然起敬。

    ⑦我懂得了,泥土因玫瑰而美丽,玫瑰因泥土而真实。即使再平凡的人,也没有理由被埋没,只要努力活出色彩,一定会叫人刮目相看。

(选自《读者》,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