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九上语文第一单元B拓展区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开播以来,收视率不断攀升。古老诗词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创新方式掀起了全民“诗词热”,网友纷纷发表看法。

【一衰烟雨】:节目中诗词大多耳熟能详,很多就是中小学的课文,让人觉得诗词就在我们的身边,一点也不生僻。节目组也针对不同的歌手、不同的人物故事去找与之相适合的诗词。

【灯火阑珊】:节目注重经典性与时尚性结合,时尚性就是当下的音乐。主创人员为传统古诗词插上音乐的翅膀,不是沿用,而是创造,这样更容易让年轻人接受传统文化。

【飞龙】:被邀请的传唱人不一定是大腕,但一定是适合这个舞台的人,他的身上一定与古诗词有着一段故事。现实中有很多普通人都在做着与传统文化、传承经典有关的事。

【追风少年】:不论是文章诗词还是歌曲,打动人心的从来不是华丽的辞藻、精致细腻的技巧,而是其背后蕴藏的真情实感。

(1)、根据前三个网友的评论,简要概括《经典咏流传》节目的三大特点。

①选材避免生僻,耳熟能详;

(2)、从下面古诗词中选择一篇作简要分析,来印证网友【追风少年】的观点。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窗前的母亲

       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家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呆在窗前。

       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烤,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依着被子上睡着了。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切割着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

       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不用说,我们从楼下看见母亲时,母亲也看见了我们。那时候,我们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有时候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乎乎一片了,窗前的母亲也能看见我们。其实,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是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她会告诉我们,今天马路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子一棍子,没枣子一棒子地讲起来时津津有味。

       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有时候,望着窗前的一切,她会生出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联想,大多是些陈年往事,不过是过去住平房时的陈芝麻烂谷子,就是沉淀在农村老家时,她年轻的回忆。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

       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母亲去世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是那么的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

       当然,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

                                                                                                                                                                                     (作者肖复兴,原文有改动)

小语在学习《湖心亭看雪》时发现,张岱在《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书中,偏爱用“梦”为自己的作品命名。请你结合下面的诗文,探究其中原因。

【甲】张岱,字宗子,好结纳海内胜流,园林诗酒之社,必颉颃其间。家累世通显,服食豪侈,畜梨园数部,日聚诸名士,度曲征歌。

明亡,避乱剡溪山,素不治生产,家益落。故交朋辈多死亡,葛巾野服,意绪苍凉,语及少壮秾华,自谓梦境。著十余种,率以“梦”名。而《石匮书》纪明代三百年事,尤多异闻。

(节选自《嘉庆山阴县志》)

【乙】前甲午、丁酉两至西湖,如涌金门商氏之楼外楼,祁氏之偶居,钱氏、余氏之别墅,及余家之寄园,一带湖庄,仅存瓦砾,则是余梦中所有者,反为西湖所无。及至断桥一望,凡昔日之弱柳夭桃、歌楼舞榭,如洪水淹没,百不存一矣。余乃急急走避 , 谓余为西湖而来,今所见若此,反不若保我梦中之西湖,尚得安全无恙也。 

(节选自张岱《〈西湖梦寻〉序》)

【丙】

听太常弹琴和诗(其七)

张岱

中原何处是,到面尽腥风。石马嘶荒冢,铜驼泣故宫。

星辰沧海北,风雨大江东。默塞无多语,深情老素桐

【注释】①颉颃(xié háng):鸟向上向下飞。形容非常高兴。②梨园:戏班、剧团。③葛:此处指葛布,一种布料。④秾:花木繁盛。⑤石马:石雕的马。古时多列于帝王及贵官墓前。⑥默塞:沉默。⑦素桐: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