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柔软的父亲

    ①清晨,经过小区的池塘边时,见到一个穿着黑西装的中年壮汉,趴在雨后潮湿的木栏杆上,执着一根简易的木勺费力地在水面上舀些什么。

    ②原以为是小区的清洁工,走近一看,不是。不会有清洁工穿一身休闲西装来工作的。这人约莫40岁,面孔和身材都带着北方人的轮廓,显得很硬朗。他另一只手上提着东西--那是一次性塑料袋,灌了点水,里面游弋着一只黑蝌蚪。

    ③这时,另一位好奇的老头儿也背着手凑了过来,开始给他提意见:“这哪有蝌蚪哟,还早哩……”男子唯唯听着,也不辩解,仍旧兢兢业业地沿着栏杆逡巡。

    ④其实我很想告诉他,在小区隔壁的政法大学,有一块大水塘,那里已经是蝌蚪成群了。上周我就带着孩子去过,孩子第一回见到那么多黑溜溜的蝌蚪,欢喜得不得了。但由于天生不善与陌生人搭讪,我并没说。

    ⑤出了小区很久,我还在想,这个粗粝的男人适才捕捉蝌蚪时的那种神情,看起来竟是如此“柔软”。我当然也猜得出来,这位显然并不擅长捕捉蝌蚪的男人,之所以出现在池塘边,必然是为了某个孩子。准确地说,是为了孩子的愿望而来。没有喧哗,没有铺张,甚至于有些笨拙,但这就是父亲啊。父亲大多就是这样的。

    ⑥他的神情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

    ⑦我读初中一年级时,有一位十分要好的同学。我经常去他家玩,很恣肆,但只要他父亲一回家,我就不自觉地收敛了。他父亲是一位拳师,满脸横肉,彪悍异常,我心底十分怕他,从不敢正眼看。然而,有一天,这种感觉被彻底改变了。那是在初夏,我在同学家耍到很晚,干脆留宿。至半夜酣然大睡时,一只手--那是一只非常粗糙强壮的手掌--把我跟同学从蚊帐里轻轻摇醒,我们半睡半醒睁开眼睛,一只手朝我们眼前伸了过来。就像变魔术那样,一个透明的玻璃瓶被放进了漆黑的蚊帐里,亮晶晶的,闪闪烁烁的--里面全是飞舞的萤火虫。

    ⑧从此,我知道了,拳师跟我所见过的另一些父亲并无区别,在那令人畏惧的外貌下面,其实也藏有一颗慈爱而且浪漫的心,那是父亲的柔软之处。

      ⑨年少时,当我们提起父亲,总觉得这是一个坚硬的词,抑或是一个沉默的形象,因为他们总是话不多,总是让你惧怕,让你觉得难以接近。

    ⑩我跟父亲就是如此,从不交流。记得十岁那年的一个黄昏,父亲在后门口为我洗澡,他的手搓在我身上,就像砂纸摩擦在我皮肤上,我极力地压抑着,才没让自己叫出声,没让眼泪流出来。而疼痛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被邻居们笑嘻嘻地围观,才是最令我痛苦的。但我没有告诉他这些,一直到四年前他去世,他也不知道我对这件小事有如此深刻的记忆。

    ⑪很多年来,我总认为自己没有享受过“父爱”。然而,当他离世,当我自己也成了一个孩子的父亲,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不是没有得到过爱,而是那时的我根本理解不了--父亲的表达总是很隐晦,隐晦得让你无从察觉。

    ⑫就像那个让我羞耻的黄昏,他可能早已预知到,这将是他最后一次给我洗澡,所以他把全部的不知来处的忧伤和酸楚都积聚在了手掌里。

    ⑬那一种疼痛,现在想来也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柔软。

(摘自《读者》2015•11)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中三位父亲“柔软”的具体表现。
(2)、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男子唯唯听着,也不辩解,仍旧兢兢业业地沿着栏杆逡巡。

(3)、选文描述拳师父亲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这种写作手法的作用。
(4)、文中结尾写到“那一种疼痛,现在想来也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柔软。”作者为什么认为“疼痛”是一种“柔软”?
(5)、“没有喧哗,没有铺张,甚至于有些笨拙,但这就是父亲啊。父亲大多就是这样的。”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第⑤段划线句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跨越苦难
       ①苦难原本是生命旅途中一道不可残缺的风景。
       ②苦难是竖在现实和未来之间的一扇纸糊的门,你只要敢于捅破,前方的路便天宽地阔;苦难是蹲在成功门前的看家犬,怯弱的人逃得越急,它便追你越紧;苦难是火焰熊熊的炼狱,灵魂在苦难中涅槃①,就会显露出金子般的成色……
       ③四季轮回,既然有春天的葱茏,也就有秋天的落叶;既然有夏天的热烈,也就有冬天的风雪。我们没有理由不接受苦难,没有理由不善待苦难。
       ④世上没有不弯的路,人间没有不谢的花。苦难宛如天边的雨,说来就来了,你无法逃避,无法退却;苦难又似横亘的山,赶也赶不跑,你只有跨越,只有征服。面对苦难,最要紧的是心不烦,意不乱。闭上你的眼睛,聆听一段清泉叮咚的乐曲,幽远清新的旋律会送你一份“心静自然凉”的轻松;放飞你的思想,翻开油墨飘香的书页,睿智俏丽的文字会给你一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在泪水涌出眼眶之前,请抬起你的头。仰望头顶那方包容了亿万年风霜雨雪的天空,读懂那份旷达,那份宽容,那份蔑视一切的恢宏气势后,你怎能不顶礼膜拜,信心倍增?
       ⑤也许,所有的艰难险阻是通向人生的驿站的铺路石;也许,每一阵雷电霹雳是响彻青春岁月的爵士乐。曹雪芹满腔辛酸作成《红楼梦》,贝多芬用苦难谱写《第九交响曲》,诺贝尔用生命的代价换取了震慑世界的一声巨响。苦难之于人生,实在是一笔丰富迷人的财富。
       ⑥失意的时候,总要忍不住说日子难过。但再苦再难也得过。人生如爬山,苦难便是通向山巅的崎岖小路。不曾历经苦难,你就永远只能在山脚下徘徊,永远无法领略虎啸生风,群峰叠翠的无限风光。
       ⑦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思想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意志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
       ⑧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然后投入所有的心智所有的激情,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用一生的无畏和执著浇灌勃勃生命,如花绽放。
       ⑨接受苦难,不为别的,就为你来到了这世上;跨越苦难,不为别的,只为你不白活一回。
      【注】①涅槃:佛教用语,原指超脱生死的境界,现用作死(多指佛或僧人)的代称。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单车共享

    ①现如今,城市人在选择出行工具时颇费思量,私家车自由但相对价格高,公交巴士地铁便宜但自由度低,还有从地铁站到家或公司“最后一公里”的麻烦,而共享单车有其优势。近来,一款颇具设计感的小橙车共享“摩拜单车”出现在很多城市的街头,成为朋友圈热刷的对象。

    ②单车共享作为分享经济的一种模式,其实在国内并不是新鲜事。成立于2014年,覆盖全国众多高校的ofo单车共享平台瞄准了闲置单车资源,将校园内废弃的单车与学生捐赠的单车经过改装机器锁、号码牌、涂装颜色后投放市场。这种不卖产品而是卖产品“使用”的经营模式,国际上对此有个专用名词,叫“产品服务系统”或者叫做服务型制造业,即充分利用资源,分时段供需要的人使用。

    ③与ofo单车不同,摩拜单车采用自行设计、自行生产的模式。据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介绍,因为希望打造4年免修的特殊自行车,摩拜走了一条自行设计、生产单车的路线,增强了产品的自主性,也提高了经营成本。为了避免“掉链子”,摩拜单车采用车轴转动、实心车胎、五辐轮毂、座椅高度固定的设计,单车重达25公斤,但这样一来,4年免修的愿景与上佳的骑行体验难以两全。

    ④摩拜单车成了共享单车的“新宠”,但在迅速扩张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去年9月摩拜进入北京后,北京的五环内都能见到摩拜单车的身影,但因人流运动带来的“潮汐效应”导致上班时大量车辆集中在写字楼附近,下班需要用车时,大量单车又集中在地铁口附近,想骑车的人吐槽“无车可用”。

    ⑤如今上海地区摩拜单车的投放已超过1万辆。据不完全统计,投放一个多月,遭到人为破坏的单车超过了10%,有的车上的二维码被损坏,车身被贴了小广告。有用户为独占资源给车再加锁,有的甚至图自己方便将单车搬进了办公室或家里。

    ⑥从目前的情况看,摩拜单车想跑赢“最后一公里”要走的路还很长。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望北哨所

石钟山

①这是她第一次来望北哨所。

②望北, 她已经很熟悉了。他军校毕业, 分配到部队后的第一封来信, 地址就写着“望北”。望北在她的心里如诗如画,再加上哨所, 她莫名地会想到某些古诗词, 有着大气、苍凉、凄美之感。他在信中也是如此描绘望北哨所的: 高原, 陡峭的山石, 呼啸的山风, 洋洋洒洒的落雪……

③自从他去了望北哨所, 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有手机却没有信号, 他们只能通过信件联系。冬天,哨所和山下邮路不通,到了春天,她会一口气收到他写给她的几十封信。读信的顺序只能依据邮戳的时间,有时邮戳上的时间也相同,她只能随机拆开一封信。这样读信, 让她有种时光倒流之感: 前一封信他还在描述哨所上看到的夕阳、界碑、边境线,下一封信又是满山大雪, 混沌一片了。几十封信, 让她恍若在不同的世界里穿梭着。

④最近一次见到他,是他探亲休假。他变黑了变瘦了, 说话也惜字如金。他解释说, 哨所人不多,消息又闭塞, 信息少, 大脑的某根神经就沉睡了, 话语自然就少了。在他休假这段日子里, 他们见面时话很少。分开时, 就用短信交流, 就像他们又回到了两地。似乎在这时, 他才又恢复到了以前的样子: 风趣、幽默、刚毅……

⑤假期快要结束时, 两人计划了他们的人生大事。等春节一过, 就是两个人的“本命年”了, 他们要在这年的夏天完成终身大事。她对望北充满了渴望,甚至整个西藏对她来说都充满诱惑。她还学会了一首歌: 坐着火车去拉萨, 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 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呀, 盛开在雪山下……他们计划好了,就在秋天,藏北最美丽的季节, 雪山脚下开遍了格桑花, 她去望北哨所, 他带她去看神秘的布达拉, 开启他们的新婚之旅。

⑥她终于来了, 先是飞到了日喀则, 又坐上了长途运输车。公路在悬崖峭壁间盘绕, 她看到了一片又一片的格桑花, 像怒放的生命之火。她的心也随之燃烧起来。车队在盘山公路上越驶越高, 她感到头疼恶心,视线也模糊起来。司机是个老兵, 拿出氧气袋让她吸, 告诉她, 望北哨所的海拔比此地还要高出一千多米。她吸着氧,思绪似乎清晰了一些。当车行驶到海拔四千多米时, 她感觉整个人似乎死过了一回。

⑦两天之后, 车队终于行驶到雪山脚下。大雪封锁了他们的去路, 到处都是皑皑白雪。老兵失望地告诉她,望北哨所去不成了。雪消融之时, 才是他们上山的时候。山下还是格桑花盛开的季节, 望北哨所已经提前进入了冬天。

⑧她绝望地站在车下, 顺着老兵的指引, 看到了山顶一排石头房子,“那就是望北哨所”。她看见房子外聚集了一排士兵,一起向山下招手。她知道, 他一定在人群中。可是她分不清哪个是他。她想起了,在上次他探亲时她为“本命年”买了两条红绸腰带, 每人一条。春节后, 她写信提醒他把红腰带系上, 红色代表着喜庆、成功、忠勇和正义。她从腰间解下那条红色的绸带,冲着山上挥舞着。在大雪皑皑中,那条红绸带是那么醒目鲜艳。突然, 她看到山上人群中也飘起了一条红绸带, 那一定就是他了……

⑨她再次得到他的消息时, 雪已经融化了, 一封电报告诉她, 他在巡逻路上……

⑩她终于来到了哨所, 只看到了他的墓地。她来了, 他却失约了。不, 他在履行自己的约定, 永远在望北哨所等她……

⑪离开望北哨所, 她把那条红绸带留在了山上。下山走了好久, 她回望哨所时, 一切都模糊了, 似乎唯有那条红绸带仍在风中飘舞,似乎是他在为她送行。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唯有那一点红, 越来越醒目。

阅读理解

遇见树

苏沧桑

①我相信,江南的每一个婴儿,第一次睁开眼睛时,一定会看到树,至少,也闻到过树。树就在屋外,从老屋的每一个缝隙里,渗进来暗绿色的呼吸,提前让一个婴儿感受泥土的味道,雨水的味道,星辰的味道,早晨和黄昏不同的味道—万物生命之初的味道。

②一棵棕榈树,成为记忆里第一棵具象的。它孤零零地站在祖母家老屋后一个很大的菜篮子里。菜地削匈着矮矮密密的一丛丛碧绿肥厚,只有一棵棕榈树鹤立鸡群。剑一样的树叶,总在午后晴期的太阳风里奋力挥舞,而一降雨后便垂头丧气,像一个永远对当下心不在焉而执着眺望远处的诗人,关键是,它结满了硕大的海珍珠般的累累果实,金黄色的,极其紫实。可是,果实不能吃。我问树:你结的果子不能吃,为什么还要结果子?树当然没有回答。

③于是我猜想,世界上有些东西,其实是没用的,比如棕榈树的果实。那么,它活着有什么意思呢?如果世界上没有树,也没关系的吧。那么,如果世界上没有我,也没关系的吧?

④于是,我想,我和一棵杜,其实是一程的。怎么长大,怎么活,怎么玩也都是一样的,自己心里舒服就行了吧。这样一想,顿时如释重负。那时我不知道,世界上有“无忧无虑”“闲云野鹤”这些词,说的就是当时我像一棵树那么没心没肺的状态。

⑤几年后,与一棵树的遇见和别离,生命的味道开始变得不一样。一棵与我同龄的桂花树,在一个下着大雨的春日午后,被连根挖起,从乡下运到了我家,栽在刚刚造好的院子里。

⑥一个孤僻的女孩和一棵孤独的树,开始精神上的相依为命。树干、叶子,都特别干净,花香很淡,我喜欢。坐在树下读书写字,有好的句子就念给它听,有想说的话,就在心里说给它听。风吹过来,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世界离我们十万千里。常常,我会呆呆站在树下好半天。有一次,做错什么事被母亲责怪,我在树下站了很久。夜深了,树像一个人,被黑暗笼罩,我被它笼罩。雪从它身上纷纷落下来,我听见一个声音说:“你米太7,你应该……”

⑦生命里出现了“应诚”这个词——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十八岁,当我离开它去杭州读书,发现,整个杭州城都是桂花,仿佛我走了三百六十公里,桂花树跟了我三百六十公里!

⑧隔着三百六十公里,我问树;我想和你一样,和所有的植物一样,不离开土地,不张扬,不索取,不争夺,一生都保持植物般的优雅,可以吗?树没有回答。

⑨根多年后,又来了一棵树。

⑩是一棵幸福树。搬新办公室时,朋发送的。它真的是一棵树,而不是花草。它被两个花店的工人很费力地识别十七楼。它长在一个很大的花红里。花红是粉紫色的,桑弱得似乎难以承受这么高一棵树。

⑪我“应该”了几十年,终于达到了人生的某种“离度”:干活的地方,睡觉的地方,都离地百尺。像城市里无数人一样,离地越来越远。但我没想到树也搬到了楼上

⑫办公室朝北,整天没有一丝阳光。曾经有一天,我被一缕阳光湿了眼,最后发现,是阳光被对面大楼的玻璃反射过来。这可怜的一抹阳光,细微得如均继的吻,在树叶上接援移动,叶子幸福得微微战栗,树会怎么想呢?它的一生,估计要和我一起,永远禁锢在此,灯光,自来水,是它的阳光雨露,就像,方便面、快餐,经常是我的午餐。多么可怜。

⑬奇怪的是,以灯光为生的幸福树,居然枝繁叶茂得不可思议。时时有城子般的新叶,从树冠处一基丛地钻出来。有时,出差回来,见它蔫蔫的,浇点水,又舒展了。它怎么这么逆来攀登呢?怎么这么像我呢?

⑭终于,叶子的方向出委了树的心。过一段时间,所有的枝叶都朝着窗口倾斜过去,像无数双伸向救命粥的手。峨一般的枝叶,像婴儿的嘴唇,贪婪地搜寻着乳汁的方向。树什么都没有说,却什么都说了—我渴望!我渴望阳光泥土的味道,雨水的味道,星辰的味道,早晨和黄昏的味道,蝴蝶和鸟的味道!

⑮这棵树,永远也不会有鸟来筑果。

⑯十七楼的窗外,一阵乌云路过,雨水随后滴落,落不到树上。一阵风从窗口路过,试图摇动窗内的树枝,树一动不动。

⑰风想,树不是这样子的,这是一棵假树。

⑱风会不会想,树边上那个女人,也是一个假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