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天津市宁河区潘庄镇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观察如图图片,回答问题。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情景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摘自《十九大报告》
材料二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材料一:中国割让A地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岳麓书社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不准中国人居住。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四制)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材料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材料二:近代走向衰落的中华民族开始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惊醒,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经历了“自强求富”、“维新救国”、“民主共和”不懈的探索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使清朝统治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现实的危难促使一些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从玄学思辨和古籍考据中惊醒过来,他们开始面对社会现实问题,举起“经世致用”的旗帜,谋求解决现实危机的出路。“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提出的光辉思想。基本内容为:悉夷、师夷、制夷的三位一体……这就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茫然无知的封闭状态,从而揭开了学习西方的序幕。
——摘选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未涉及”。
A.“师夷长技以制夷”是“经世致用”解决现实危机的表现。( )
B.清政府掀起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
C.“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抵御西方列强侵略,反对学习西方。( )
材料二
①上海轮船招商局股票
②1876年太常寺卿陈兰彬奏称:“(轮船)招商局未开以前,洋商轮船转运于中国各口,每年约银七百八十七万七千余两。该局既开之后,洋船少装货客……合计三年中国之银少归洋商者,约已一千三百余万两”。薛福成也认为,中国自设招商局与洋商争衡,“收回利权者,已不啻五之三”。
——刘莘《经济诉求与政治取向——论甲午战前的中国近代经济民族主义》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①②两则材料的史料类型(实物史料或文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则材料概括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材料三
报刊
创办者
内容简介
《时务报》
梁启超
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民报》
孙中山
发刊词“今者中国前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故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待不可以须臾缓。”
《新青年》
陈独秀
1919年1月刊登李大钊《庶民的胜利》“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
1919年9月发表《中华女界联合会改造宣言》“女子与男子受同等教育”;
1920年9月《新青年》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与秘密发行的《共产党》月刊互相配合。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他们的思想主张。并根据材料归纳《新青年》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或感悟。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