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材料一:作为首部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为启动中国科幻影视工业奠定了基础。“它达到了行业很高水准,迈出了追赶好莱坞顶级制作的一大步。”未来事务管理局合伙人李兆欣说。
《流浪地球》的核心情感之一是传递中国人对家的眷恋之情。这是国人关于亲情、英雄、故园、家国的故事。影片中的春节、回家等情感元素,契合了春节档期的节日氛围。同时,电影把故事架构在浩瀚宇宙中,用具象化的电影表现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等浪漫主义、英雄主义的本土文化。导演郭帆表示,文化内核将是我们科幻文化的基石。
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说,《流浪地球》广受好评,说明中国的科幻创作正在迈入新的阶段——由“单打独斗”的图书出版为主向“集团作战”的电影制作为主转变。高水平的作品、受众市场的培育、稳定的投资、科幻迷群体的增长是中国科幻创作进一步发展的四大关键因素。这种转变所反映出的全社会科幻热情的高涨,也和中国近年来在科技领域的整体显著进步有直接关联。
(摘编自《中国科幻电影一大步》,《新华每日电讯》2019年2月9日)
材料二:中国电影整体上处在从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型的阶段,不少环节存在明显短板。
硬科幻电影的投资规模很大,而且是一种风险投资,其投融资模式还有待探索。《流浪地球》拍摄一度面临资金短缺等困境,是主演自掏腰包6000万才使之得以起死回生。这类“剧情”很难被复制。科幻大片的前提是优秀的科幻小说,目前国内科幻创作的队伍还十分弱小。具有全民知名度和市场号召力的科幻作家屈指可数。硬科幻电影特效制作方面的专业人才,既要有对艺术深刻的鉴赏力,又要有坚实的理工科背景。这方面我们的储备远远不够。
近年来上映的美国科幻大片着眼的是利用电视电影强大的传播力来进行科学文化传播。这需要制度保障:一是建立电影和电视作品的科学性审查机制;二是在硬科幻电影的编剧、导演、道具制作等环节,要建立科学家、科普专家参与到电影制作过程中的机制。
(摘编自《我们离硬科幻电影时代还有多远?》,《新京报》2019年2月11日)
材料三:中国科幻的“中国”命题如何成立?导演郭帆希望能够在创作中尽量提炼出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元素,他曾表示:“希望中国科幻电影能够成为像中国的武侠片一样对世界电影史有一定意义的电影。”
要世界接受中国科幻电影,全面复制好莱坞科幻电影的模式显然不可行。有人提出,可以借鉴日本、韩国和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经验——把民族特色、当代亚洲的都市体验与科幻的普世性相结合。
另外,中国社会最近10年所发生的剧烈变化,给科幻作者带来了很大的创作空间,利用这些体验去创作正是科幻电影本土化的契机。
(摘编自《中国科幻电影的前世今生》,《解放日报》2019年2月18日)
材料四:麻辣财经:《星球大战》等知名科幻电影产业链很长,衍生出了很多周边产品。《流浪地球》在相关市场开发上,有哪些考虑?
龚格尔(《流浪地球》制片人):好苿坞动漫、科幻电影都有比较完善的全产业链条支撑,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当前,我国电影衍生品运营机制还不够完善,尚未形成包括科技研发应用在内的工业体系。不能太急躁,首先还是要用心把电影做好。《流浪地球》的后市场开发还没有深入详细的规划。
(摘编自《〈流浪地球〉金猪拱门,科幻产业成掘金新战场?》,人民网2019年2月11日)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