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材料一】革命力量进一步集结的标志,是一九零五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同盟会成立后,除发展组织外,主要做了两件工作:一件是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并同反对革命的言论展开论战;另一件是组织武装起义。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辛亥革命亲历者张知本口述)首义发生,其原因甚多。尤以黄花岗之役,青年学生壮烈牺牲,已博得全国同情;及同年七月因川省铁路国有风潮,激起遍地怒火;首义前数日,革命党人名册被搜,清廷按图索骥,有一网打尽之可能。党人为势所逼乃匆促举事。
﹣﹣摘编自沈云龙《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
【材料三】“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古人不以成败论英雄,我们也不能因辛亥革命的失败,而忽视它本身的光芒。”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1941.10.10)
【材料四】《青年杂志》创刊后,在总结辛亥革命的教训时,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思想文化领域内,认为共和制度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那么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束缚着。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见下表。
地点 | 名人故居 |
广州番禺 | 邓世昌故居 |
广东新会 | 梁启超故居 |
广州花都 | 洪秀全故居 |
广东中山 | 孙中山故居 |
材料三:广东为泰西入中国之道,濠镜(澳门)一区,自明代已为互市之地。自香港隶属于英,白人之足迹益繁,故广东言西学最早,齐民习与西人游,故不恶之,亦不畏之,故其国民之性质,有独立不羁气象者,惟广东人之最。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