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慈溪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氤氲豆角香

王一如

    ①我一直以为,外婆这辈子过得太苦,几乎不曾享受过什么好的东西。

    ②以前,每当我独坐在外婆家的院子里,想到这一点时,抬头总会看见外婆忙碌的身影。她小心地穿梭在一人多高的豆角藤蔓里,勾着背,捯弄着什么,像是在对土地虔诚地祷告。在外婆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农人最原始的模样:辛勤、质朴、坚韧,与土地融为了一体。我也看到了土地最温顺的一面:(A)裸露在外的黝黑皮囊,似隐隐泛着油光,亲昵地吻着外婆微微陷进泥土里的布鞋,像个讨喜的孩子。

    ③农作物、土地和老屋,几乎构成了外婆生活的全部。这便更加印证了我对外婆的看法——除了这些土到根里的东西,外婆确实是再无其他了。只是当我看到外婆仰起头露出的比太阳还灿烂的笑脸时,又不由得怀疑起来——外婆好像已经拥有了全世界最宝贵的东西。

    ④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外婆对书籍的渴望,一早就被时代和艰难的生活变作泡影。外婆早早地学会下厨做饭、挑水洗衣,操持家务,大一些又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后来便随父母在外打工赚钱,最后嫁人、生子……同那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外婆一出生,命运便被长辈固定在了一条路上,除此之外,无路可走。

    ⑤那时,外婆嫁给了全村最穷的一户人家,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待有些余钱,外婆便在屋后开垦了一片地,买了些豆角种子,清明前后种下去。豆角好活,产量又高。几场春雨之后,那些沉睡的豆角种子在潮湿的泥土中被暖阳一晒,便探出了嫩芽。正是这些生命力顽强的豆角,这些油油的绿意,给外婆带来了无尽的勇气和希望,似将她的生活都点亮了。即使在更艰苦的岁月里,有了豆角的陪伴,外婆也不曾退缩。

    ⑥外婆感慨豆角生命力顽强,我看外婆又何尝不是呢?当外婆笑着跟我讲这些故事時,我忽地从中悟到这样两个词:坚强不屈,苦中作乐。这是一种尽管“天欲雪”,也能笑问“能饮一杯无”的心境。

    ⑦外婆种豆角的习惯,保持至今。她把豆角当成自己的孩子,还未收获时,便时不时到地里看看。每当这时,她的眼神里总是带着几分欣慰和期待。(B)她有时翻翻几片叶,有时端详几朵花,有时松松脚下的土,有时勾起几片草屑。当她做完这一切时,便喜欢用手把衣角搓来搓去,这时她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她勾着背,微笑着,“啧啧”地赞叹着:“今年又是个好收成。”风一吹,豆角叶儿沙沙作响,伴着外婆的笑,成了我记忆中最美的一幅画。

    ⑧成熟的豆角,外婆把它们摘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趁新鲜炖着吃,另一部分晒干,囤起来。(C)温火,三勺油,一勺盐,几味调料,少顷,醉人的香便在厨房里漫开了。小时候耐不住,每每此时,我便跑到外婆身边,扯扯她的衣角,迫不及待地讨一口吃,身旁的母亲“噗”地笑出声,把我拉过来,食指轻点一下我的额头:“这都等不及呀?”

    ⑨待豆角上桌,外婆永远是吃得最少的一个,她把母亲夹给她的又统统给了我。我夹起一根小咬一口,泛着油花的香便在口腔中弥漫,那是源于土地,源于自然,源于爱的最纯粹质朴的香,回味悠长。仿佛自己此刻正站在广阔的东北平原上,肆意、随性、自由。这是我尝过的,最接近故乡的味道。

    ⑩我抬起头,看向远方,仿佛看到了在一片广阔的原野上,在一块黝黑的土地上,竹竿上的豆角花开得正旺,而外婆,那个微勾着背的老太太,正微笑着,似与天边温暖的夕阳,融为一体。

(选自《人民周刊》2018年第22期,有删改)

(1)、有人想把文末“我”抬头眺望远方的场景做成一幅版画,并在画上题一句诗。你觉得下面哪句诗最适合?请说明理由。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C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2)、从画横线的(A)(B)(C)三处句子中任选两处进行赏析。

(方法提示)可推敲词语,如动词、形容词等;可推敲句子,如句式、句子长短等;也可推敲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3)、细读本文,你会发现作者喜欢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请在以下话题中任选一个,说说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话题预设)①外婆的身影    ②外婆的笑    ③吃豆角

(4)、本文以“氤氲豆角香”为题,有什么丰富的含义?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小贴士)氤氲(yīn yū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也可指气味(多指香气)弥漫。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姥姥的端午
       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②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③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更多地呆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长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故乡的食物

汪曾祺

    ①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乎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②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③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④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⑤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郑板桥说“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单。炒米是吃不饱人的。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有议论的。

    ⑥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有一年,我还在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祖母指挥着,特别关照,把一坛炒米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觉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度过的。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

(选自《汪曾祺文集》,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背

高巧林

       ①乡下老家的屋檐下,夕阳斜斜地照着。

       ②趴在木椅后靠背上的父亲衣襟反穿,赤裸着略显肥胖而皮肉松弛、“雀斑”点点的背。母亲操着一枚让我感到既陌生又眼熟的刮痧板,一下一下刮着父亲的背。那专注的神情一如她在菜园里耕种那一垅贫瘠而濒临荒芜的地。一道道“痧痕”显现在父亲背上,乍一看,犹如挂在西边天空中的一片片红彤彤的云霞。

       ③我一震!难道,这就是我年少时经常见到的那个宽厚壮实的背吗?

       ④第二天,经我再三撺掇,从不肯轻易花钱看医生的父亲才答应去医院就诊。

       ⑤我背着父亲,匆匆走向停在环村公路上的轿车。一路上,尽管父亲的身重压得我气喘吁吁,但我的内心却是踏实而欣慰的。走过村前的小路,跨过河边的小桥,我尽力让自己的脚步迈得稳健些。父亲趴在我像他当年一样壮实的背上,浅浅地呻吟着,带着难挨的病痛与满心的幸福。

       ⑥走着,走着,在我恍惚的记忆里,突然泛起一幕与此时此境何等相似的情景:40多年前,我目睹父亲也曾这样背着他的父亲——我的爷爷,一步步地走向镇上的医院。那是夏熟上场季节的一个中午,父亲弓着壮实的背,背起一声声呻吟的爷爷。可惜那时条件差,爷爷的病又犯得重,父亲才蹲身放下爷爷,爷爷就咽气了……这样幽幽想着时,我的眼眶禁不住湿润了。有什么办法?这是无法逆转的生命轮回啊!父亲背着儿子,儿子背着父亲,就是这样。

       ⑦或许,我背上的父亲感受到了我的凝重、我的伤感,也就开始一遍遍地说:“歇一会儿吧,要不,让我自己慢慢地走。”我说:“没事,我背你。”

       ⑧大叔大婶们见我如此背着父亲,啧啧称赞:“你看,老头有福,生了个多么孝顺的儿子。”我一听,反倒不安起来,这可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把父亲背在自己的背上!而仅仅这一次,又何以偿还我儿时父亲无数次背着我时积下的深深父爱?孩子们也来了,嘻嘻哈哈笑个不停,而这笑声分明因好奇而生,挟揶揄而来。我边背着父亲走,边在心里嘀咕:“孩子,你还小,等你长大后也当上父亲或者母亲时自然会明白的。”

       ⑨吊了几天盐水后,父亲终于枯木逢春一般慢慢康复起来。只是,父亲那张苍白、稍显浮肿的脸依然催人怜悯、惹人伤感。

       ⑩中午,病榻上的父亲望着一缕温暖的阳光,喃喃自语:“我已经好久没有换内衣了,身上黏糊得难受。”我马上接话说:“让我替你擦个背,然后把你的内衣换了,好吗?”父亲用深透而充满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好一阵后才说:“儿,你在城里清洁惯了,还是等你妈来了再说。”

       ⑪我完全懂得父亲这话的意思,而事实也是这样,父亲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老人,从皮屑剥落、皱褶纵横的体肤上,或者从残牙稀疏、胡子拉楂的嘴沿边透出点什么气味来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是无论如何也要替父亲好好擦个背的。

       ⑫于是,我慢慢扶着父亲,让父亲坐起身来,轻轻地替父亲脱去内衣。果然黏糊得很,让酸臭的汗液渍湿了的内衣豆腐一般贴着父亲的背。父亲有些不好意思,说:“看我有多脏。”我说:“还好。”说着,我把热气腾腾的毛巾盖在父亲背上,然后,是一阵小心翼翼地左拭右擦。顿时,细面条似的污垢从父亲背上纷纷滚落。父亲问:“都生出污泥条了?”我答:“嗯。”

       ⑬其实,我并不在用心回答父亲,而是躲在下意识里的条件反射又让我追忆起儿时的情景——或许在夏天村边的河埠头,或许在冬天镇上的澡堂里,父亲一边替我擦背,一边笑着嬉骂:“你看有多脏,那些污泥条都可以肥上三亩地啦。”

       ⑭我乐着,默认,而背上的那份爽快与惬意实在让人无法形容。

       ⑮现在,我但愿,父亲也能享受到我儿时的那份爽快与惬意。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蚕儿

陈忠实

    ①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他很年轻,站在讲台上,笑着介绍自己:“我姓蒋,我叫蒋玉生。”
    ②多新鲜啊!四十来个学生的小学,只有一位老师,称呼中是不必挂上姓氏的。新老师自报姓名,无论如何算是一件新奇事。
    ③那天,我爬上村后那棵老桑树摘桑叶,慌忙中松了手,拌到地上,脸上擦出血了。“你干什么去了?脸上怎么弄破了?”蒋老师吃惊地说。他着我走进他住的小房子,从桌斗里出一团棉花,又在一只小瓶里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往我的脸上涂抹。我心里有一种异样的温暖。“上树……摘桑叶。”我怯生生地回答。“摘桑叶做啥用?”他似乎很感兴趣。“喂蚕儿。”我也不怕了。“你们养蚕干什么?”“给墨盒儿做垫子。”我说着话又多了,“把蚕儿放在一个空盒里,它就网出一片薄丝来了。”“多有意思!”他高兴了,“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给同学们每人网一张丝片儿,铺墨盒,你愿意吗?”“好哇!”我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
    ④于是,后晌,他领着我们满山沟跑,摘桑叶。有时候,他从坡上滑倒了,青草的绿色液汁粘到裤子上,也不在乎。初夏的傍晚,蒋老师领着我们,跳进水里打泼刺,和我们打水仗。我们联合起来,从他的前后左右朝他泼水。他举起双手,佯装着求饶的声调,投降了。
    ⑤三天之后,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箩沿儿上来,摇来摆去。它要网茧儿咧!老师把一个大纸盒拆开,我们帮着剪成小片,又用针线串缀成一个个小方格,把已经停食的蚕儿提到方格里。我们把它吐出的丝儿压平,它再网,我们再压。老师和我们沉浸在喜悦的期待中。“我的墨盒里,就要铺一张丝片儿了!”老师高兴得按捺不住,像个小孩,“是我教的头一班学生养蚕网下的丝片儿,多有意义!我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一揭墨盒,就看见你们了……”

⑥第二天,上第一节课了。他走进教室,和往常一模一样。我在班长叫响的“起立”声中站起来,一眼看见,老师那双眼睛里有一缕难言的痛楚。

⑦他站在讲台上,却忘了朝我们点头还礼,说话结结巴巴:“同学们,我们上音乐课……”老勉强笑着,“我教,你们跟着唱:春风,吹遍了原野……”我突然看见,他的眼角淌下一股泪水。教里,没有一个人应着唱。“我要走了,心想给大家留下一支歌儿……”他勉强笑着,突然转身走出去了。

⑧我们一下子拥出教室,挤进老师窄小的房子,全都默默地站着。他站在桌边,强笑着,i “我等不到丝片儿网成了。你们把蚕儿……拿回家去吧!”说罢,他提起网兜,背上被卷。我们从手中夺过行李,走出小房。
    ⑨后来才听说,老师被调走是有人把他反映到上级那儿了,说他把娃娃惯坏了!

⑩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中小学教师的大会上见到了他。他的前挂着“三十年教龄”纪念章,金光给他多皱的脸上增添了光彩。

⑪我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来。“你真的给我保存了三十年?”他吃惊了。我告诉我毕业后,也在那个拆掉古庙新盖的小学里教书。第一个春天,我就和我的学生一起养蚕儿,网张丝片。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带着我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

(有删改)

阅读

夜归者的礼物明前茶

①父亲的壮年时代,他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到全国各地的天文台调试他亲自设计的天文望远镜,

观察随着时间推移星辰排布的微妙变化。调试工作通常十分漫长,父亲一走就是一个多月,因此,工作结束后,他会迫不及待地告知归程。

②通常,父亲会打电话到离我家最近的小卖部,那里有部公用电话,节俭的父亲在一分钟通话中匆匆告诉小卖部老板娘,让她转告我母亲,他今晚何时到家。母亲得到消息,往往会嗔怪:夜车多不方便,肯定是想连夜显摆他的礼物,才这么急着回来。然而,我能觉察出,母亲对父亲的礼物十分期待。在父亲归来前的三两天,家中连“三五牌”座钟的报时打鸣声都显得格外圆润、悦耳。父亲带回来的礼物五花八门,临潼的石榴,新疆的棉花,云南的菌菇干、黑茶和煮茶铁壶。

③带煮茶铁壶回来的那天,我们全家等父亲,一直等到了后半夜近 1 点。乘坐夜班公交,又扛着行李走了 5 公里的父亲,带回来的茶和菌菇干都黑黝黝的,极不起眼,最后,当他从层层叠叠的旧报纸中,将铁壶拿出来的时候,我们都失望地叹了一口气。很寻常的哑光铁壶,一眼望上去,壶底被炭火燎烧的痕迹历历在目,为了隔热,壶把手上还缠绕着一圈粗麻绳,麻绳上的细毛已磨光了。

④见我们掩饰不住的失望,父亲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奇景—他把灯关掉,将那把铁壶放在窗台上。【甲】正值满月,雪亮的月光立刻盛满了壶腹上蜿蜒伸展的小凹坑,仿佛一条龙的鳞甲,正在黝黑的铁壶上闪闪发光,点亮了家里每个人的黑色瞳仁。

⑤父亲得意地解释说,在云南,脱蜡法浇铸的手工铁壶上有任何装饰,身价都会倍增,他舍不得买新铁壶,便在工作之余四处骑着自行车,去找二手店里找。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一只肌理粗粝的铁壶,被它与众不同的、仿佛岁月包浆一般的质感给吸引住了,毫不犹豫地花半个月工资买了下来。

⑥之后很多年,这只壶成了我们家的宠物,用它来煮水泡茶时,我都会记起父亲坐了两天三夜火车连夜回家的沉甸甸的心意。铁壶让水质变得分外的柔和清甜,普洱老茶深沉醇厚的芬芳,都被激发了出来。

⑦有一次,父亲让小卖部老板娘捎话说,他将连夜乘长途客车从赣榆回来。就在前几日,他在离观测站不远的地方,意外摘得一大包野生猕猴桃。这些猕猴桃长满了细细的被毛,像石头蛋子一样铁硬。观测站里帮忙烧饭的大妈,笑我父亲捡回了猴子都不吃的东西。父亲不理会她的嘲笑,只是把猕猴桃装入布袋中,央求大妈帮忙埋入食堂的大米缸中。大妈说:“这硬石蛋子,你背回家也可在米缸中软化,何必这么着急……”

⑧父亲赶紧解释:“若是孩子们在我回家的那一天,吃不到已经变软变甜的猕猴桃,那份见到新奇事物的欣喜也会打折。”的确,那是我第一次品尝到野生猕猴桃这种香甜可口的果实。

⑨有一年冬天,父亲从上海天文台交流归来时,给我买了一套《张爱玲文集》。那是一套简装版的散文小说集,封面的装饰是一个民国女子穿着旗袍的背影。拿到书的那一刻,我暗暗吃惊:父亲是怎么觉察到我一度迷恋张爱玲的文风的?难道是我剪下她的文章,让家中杂志“开天窗”这件事,被父亲发现了?

⑩更让我吃惊的是,【乙】父亲归来后,扔下了他那有些破洞的背包,小心翼翼捧着他的相机迅速钻入他在厨房一角专门搭的小黑屋里,洗出了照片。他居然拍到了张爱玲在常德公寓里坐过的老式小电梯、饰有马赛克的宽绰步梯,还有穿旗袍出门买菜的上海阿姨。用的那台海鸥照相机,是他几年前攒了数月的工资,咬牙买下的,他经常用这台相机抓拍观测站的美景。也许,他是想让女儿好好品味一下那些苍凉又犀利的文字,是作家在怎样的一个生活情境下,面对怎样的光线、怎样的市声方能酝酿出来的。

⑪当时的常德公寓,诞生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老建筑,也带着一股生人勿扰的矜持。为了混进去拍照,父亲还专门去旁边菜市场买了菜拿在手上,果然,连买菜归来的上海阿姨都放松了警惕,以为他是这里的新住户。于是,阿姨热情地告诉他,究竟在哪个窗角拍照片,可能会产生逆光,让背后的马赛克装饰变得像蒙娜丽莎那幅画的背景一样,有神秘的浮凸感。阿姨看了看手表,催促说:“再过15 分钟太阳就要落山了,你赶紧到那个窗口去等一等。”

⑫到今天,这张小照片还放在父亲钟爱的“三五牌”座钟旁,它带着昼夜交替时分的迷人光影,带着温暖中的孤独和寂寞中的笃定,带着一点不确定的期待,定格在那个黄昏。

⑬父亲带回来的礼物默默诉说着一个男人在远离妻儿一段时间后,那种被撑得饱满的分享欲。这是寻找心灵共振的含蓄表达,有可能是羞怯的、捎带的、顾左右而言他的,也稍带一点“怕世间难有人懂”的感慨自许。但若遇上敏感的人,定会觉察出海平面之下的涌流,以及三更半夜的潮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