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
①提出三民主义
②领导五四运动
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完成北伐战争
材料一 “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自洋人构衅以来,至今数十年矣。迨咸丰年间,内患外侮,一时并至,岂尽武臣之不善治兵哉?抑有制胜之兵,而无制胜器,故不能所向无敌耳。”
材料二 从1895年至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代表着一个时代……孙中山先生的名字是一个伟大的界碑。它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江泽民
材料四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五 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①平均地权 ②扶助农工 ③联共 ④联俄
人物
变革论述
出处
梁启超
“法者,天下公器也;变着,天下之公理也”……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变法通义》(1896年)
孙中山
全体人员正准备着要迎接一个变革,有大多数的诚实的人们,准备而且决心要进入公共民主的生活。
孙中山《中国的现在和未来》(1897年)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