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完成练习题。

照亮别人

    ①“盲人提灯笼”本是一则笑话,指一个人做事没用大脑想,尽是做些多此一举的事。

    ②最近,我从朋友那儿得到新的诠(quán)释。这位朋友是这么说的:有一个育人在夜里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呢? ”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

    ③有一次,我搭朋友的车,就借花献伟,再将这则故事叙述一遍与他分享,朋友听后,颇有同感,又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加以佐(zuo)证,他说:“以前我开车经过隧(suì)道,总是不喜欢开车灯.一来隧道不长,里面光线还不差;二来嫌麻烦,认为实在没有必要开开关关。不料有一天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了个正着,险些命丧黄泉,后来我才觉悟到,车灯是开给对方看的,因为车子经过隧道,对方是从亮处进入暗处,视觉一时调整不过来,如果对面的车不开灯,那实在太危险了……”

    ④世上的朋友,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 自己一个人走路是多么孤寂与危险,旦夕祸福,没有人知道你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假如能学学提灯笼的盲人,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会帮助你,所谓“为善至乐”就是这个意思吧。

(1)、根据下列意思找出文中对应的四字词语。

①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②形容心里十分高兴。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文中第③自然段说“朋友听后,颇有同感,又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加以佐证。”这里的“实际经验”指的是什么?
(4)、写出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借花献佛:“花”指     “佛”指

为善至乐:“善”指    “乐”指

(5)、《照亮别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藏在心中的鲜荔枝

    小时候,我很不懂事,爷爷一生病,家里人都急得团团转,只有我最开心。因为来看望爷爷的叔叔、阿姨时常会留下一些奶粉、罐头之类的“好东西”,爷爷又总是说:“我不爱吃。”于是这些好吃的便成为我的“囊”中物。可是,八岁时由吃引起的一件事却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使我思想感情也发生了变化。

    这一天,爷爷又病了,咳得很厉害。姑姑拎着一大袋东西来看他。“准是又有好吃的啦!”我想是,便偷偷地藏在卧室门外看。果然姑姑从袋子里拿出来蜂王浆等补品,还有一大串鲜荔枝!“爸,这是你最爱吃的鲜荔枝!”姑姑边说边剥给爷爷吃。那晶莹的荔枝肉馋得我直流口水,可惜就在这时我被妈妈叫走了。

    回来时,姑姑已经走了。爷爷知道我最爱吃鲜荔枝,就招呼我说“小王琴,来,来,这个爷爷不爱吃,你拿去吃吧。”我感到奇怪,便问道_____爷爷_____刚才姑姑不是说您最爱吃吗_____噢_____爷爷以前爱吃_____现在不_____不爱吃啦了_____“太棒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爷爷在一旁默默地笑着看着我吃。

    当荔枝所剩无几时,妈妈给爷爷端饭来了。见此情景,她怒不可遏地呵斥道:“小琴,你怎么把爷爷最爱吃的鲜荔枝给吃了!”说着就将剩下的几个荔枝夺了过去,放在了爷爷的床边。听了妈妈的话,我委屈地哭了。爷爷赶紧地说:“没关系,我……我不爱吃……”

    我低着头走出了爷爷的房间,这时我才明白,关非爷爷不爱吃,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时起我心中便藏下子这串鲜荔枝。

    以后,我发现身边有许多像爷爷那样的人,他们以种种“不爱,不喜欢”为借口,把好处让给了我。而我不再不像小时候那样不懂事了。我也学会了“撒谎”,告诉他们:我也不喜欢,给您吧!

阅读短文《剥豆》,完成练习。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剩,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入是想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儿子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畯。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背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立倒进去,正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着。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通往乡间的小路上,我遇到了一个大约六七岁的小男孩,他蹲在一个积满了雨水的水坑边,细雨不停地飘落在他身上,他的头发梢上不断地滴着雨水,可他好像什么也没感觉到。

    ______小弟弟______你在干什么呀______我疑惑地问______

    ______造桥呗______他连头也不抬______只将手中的小木头往水窝里排列开去______

     “造啥桥呀?”我好奇地又问一句。

“造大桥。”他边回答,边将一块较大的木头往已造好的“桥墩”上放去。

“哦,‘大桥’造好啦!大家可以过桥了!”小男孩高兴得跳了起来。“啪”地一声,他一脚踩得泥浆水溅了开去,“大桥”倒塌了。

男孩抓了抓头皮,不声不响地蹲下来,心疼地捡起木块,重新搭了起来,嘴里还嘟囔着:“这个木头桥不好,我长大了要造座又大又牢固的桥。”

我被眼前的一切感动了:木头桥虽然没有搭成,可是男孩的心里已建起了一座理想之桥……他那种坚持不懈、刻苦“造桥”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不禁自问:“难道我不能像他一样?

我转身朝回家的路上走去,离小水坑越来越远了,可当我回过头来,透过蒙蒙雨帘,隐隐约约看见小男孩还在认真造着“大桥”呢!

是啊,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心里建起一座理想之桥!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

    美国人比尔•盖茨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20年里,魔术般地把900美元变成139 个亿,让世人大吃一惊。有人说,比尔•盖次和他的微软公司将会改变整个世界。

    比尔•盖茨天生精力旺盛,非常好动。还是婴儿时,他就喜欢让摇篮长时间不停地晃动,这好像很有趣。直到今天,他还是喜欢不停地摇晃,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他七八岁时,母亲担任社区服务工作,经常带他到学校里去给学生讲解西雅图的历史,比尔•盖茨总是坐在前排极为专心地听讲,这时好动的习惯却—点儿也找不到了。

    比小•盖茨从小志向远大。上四年级时,他就对自己的妤友说:“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

    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梦想成为人中豪杰。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概认真完成,就是花很长时间,也要尽力争第一。一次,老师让每人写一篇故事,不超过20页,他却写了100页。比尔•盖茨善于思考,喜欢创新。他觉得人人都应有自己的创造发明。

    比尔•盖茨生于名门世家,但父母却不过度奢华。在母亲的安排下,一家人的吃饭、出游,包括孩子们的穿衣都弄得井井有条。家庭这种严谨、精细的作风自然而然也影响到比尔•盖茨,使他养成节俭的习惯。

    “时间”和“观念”是比尔•盖茨最注重的两个条件。他的读书笔记中清楚地记着这样一句话座右铭:“机会加时间等于金钱。”自从他读中学以后,便迷上了计算机,从此,比尔•盖茨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