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月是故乡明”的中秋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老家的月亮
刘世河
①最早对月亮的记忆,是奶奶给我的。
②“月姥娘、亮堂堂,一照照到光腚上,乖孩子、睡觉觉,快呀快呀入梦乡……”儿时的印象中,许多个晚上奶奶就是哼着这支歌谣哄我入梦的。往往我并无睡意,就缠着奶奶讲故事。
③奶奶说,这月亮啊原是王母娘娘梳妆时不小心失手碰掉的一面银镜,它顺势滑下天庭,滚呀滚呀,后来就悬在半空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宫殿。可是馋嘴的“天狗”却以为它是一张香喷喷的大饼,就纷纷扑过来撕咬(后来才知道是月食),天便会一点点地暗下来。乡亲们以为此乃不祥之兆,就赶紧跑出家门,拼命地敲锣、敲铁盆、敲锅盖,还有敲犁铧的,大家边敲边扯着嗓子朝天上大喊,目的是快点把可恶的“天狗”赶跑。
④这情景在我十岁那年的秋天终于得以证实了一回,我亲眼目睹了乡亲们不约而同跑到大街上,那场面颇为壮观。不一会儿,“天狗”果真吓跑了,月亮又露出了它圆圆的笑脸。这时候,乡亲们并不着急回家,而是聚在那里欢呼雀跃,于是幸福的热浪满大街流淌……
⑤上学后,从书本上得知月亮原来是地球的一颗卫星,但这个新知并没给我带来丝毫惊喜,反而更让我觉得无趣。我还是执拗地以为奶奶讲的那个版本才更生动更有意思,而且更让我心生敬畏。后来读了一些古诗,才知道原来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居然也不知月亮到底为何物,有诗为证“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便有些小得意,这“白玉盘”跟奶奶说的“银镜”实乃半斤八两。
⑥对那面“银镜”从敬畏到感觉美好是从12岁那年跟着父亲在田里守秋过夜后开始的。那也是迄今为止我记忆中见到的最清澈的月亮了。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白露一过,地里的玉米、花生、红薯便都相继熟了,却离收割还差些日子。担心劳作半年的成果被贼人惦记上,父亲便领了我在田里彻夜守秋。父亲很少躺下睡觉,实在困得厉害,他就蹲在那里一锅接一锅地抽烟斗。而我则四脚朝天地躺在那个玉米秸搭成的窝棚里探出头来默默地看天。秋日的风,丝绸一样裹挟着夜的滋润和薄凉在田野上滑行。许是快到中秋节的缘故,那晚的月亮格外明朗、清澈,圆圆的、大大的、毫不吝啬地把如水的光泼洒下来,漫过田野、漫过窝棚、漫过父亲“吧嗒吧嗒”抽烟斗的身影……
⑦就因为这个画面,我曾经一度想去学绘画,好亲手画一幅大大的油画,让那份美好永远定格。尽管终是没能如愿,但那幅油画却早已涂在了我的心里,而且直到今天,呼啦啦30多年过去,却从未褪色。
⑧再后来,上了中学,看的书渐渐多起来,又发现这同一轮月亮在不同的人笔下却各有各的模样。而且还多与思乡有关。彼时因为年少,又从未离开过老家,所以总觉得那些借月思乡的词句有点矫情。而且,我还在心里暗暗发力,就凭这个我也得想办法走出这个小村,去看看外边的月亮到底有啥两样!18岁那年,征兵的消息一公布,我便赶紧报了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家乡的月亮点亮了我的梦想。只是在千里之外的军营里再抬头望月时,终于明白,这外边的月亮的确与老家的那个有所不同。
⑨我当兵的地方是在鸭绿江畔的丹东,顺着江岸,我有幸见识过“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阔;也领略过“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盛景;后来转业到济南,在大明湖边,千佛山上,都分别细赏过那轮皎月,尤其天上的那轮月亮和湖里的那轮月亮相映成趣,煞是美轮美奂;再后来定居青岛,诸如崂山看月,海滩赏月等等这些附庸浪漫的事儿更是没少干了,当然也实笃笃地体会了一把古人“山高月小”以及“海上生明月”的那种情怀,也有片刻的沉醉与惬意,可是,这些都还是比不过我心里的那幅“油画”,因为,越是看到它们就越发地想那轮老家的月亮,很想、很想!虽然我也懂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道理,但还是坚定的以为同一轮月亮在老家看,自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我想当年于良史能写出“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样的神来之笔,想必也是置身于自己家乡的那轮明月之下才有此等闲情的吧!
⑩人人都有一个老家,所以人人也都有一轮老家的月亮,想老家时,也就想这轮老家的月亮,年龄越大,离家越远,就越想。老家的月亮,是游子心里头最柔软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