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民主法制建设同步练习题
右图是某同学在历史课上记录的复习提纲据此判断,这节课复习的专题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
1949年,开国大典
标志着我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的结束
c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
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d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材料一: 2015年3月29日,解放军报刊发整版文章,谈怎样上好党史军史课……一位教员谈了这样一段亲身经历:课间休息时,一位学员走到面前说:“您难道不看微博吗?您刚才讲的邱少云事迹,违背生理学常识,根本不可能!”
材料二: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一九七六年十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这次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初以来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这一时期据粗略估计,发表洋务运动研究的论文在1000篇以上,专著和资料近50部,虽然有分歧争论。但是更加客观公正。——摘编自姜铎《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
材料二:八十年过去了,1929年的经济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萧条依然在美国人的集体心里中透射着浓重阴影,2008年的金融危机一爆发,大萧条的幽灵随即在整个国家徘徊,给脆弱的金融链条更多锤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思想界在最近两年里对罗斯福及其新政又一次给予了关注。一批关于新政研究的书,如塔格韦尔《为民主而战》、伯顿·弗尔森《新政还是苛政:罗斯福的经济遗产如何伤害了美国》等,不仅学术界的人读,在民间和政府官员中也颇为走红。——摘编自龚小夏《美国反思罗斯福新政》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