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题
①反对迷信盲从②反对封建专制③反对军阀独裁④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中国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改编自华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请回答:(1)根据材料,写出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历史事件。(2)洋务派在福州创办的军事工业是什么?(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4)根据材料二,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1)材料一所说的“思想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发生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材料三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很低的,毛泽东对此有过一段形象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因此“一五”计划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摘自《百科》(3)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两例。材料四 1861年,沙皇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世界历史》岳麓版(4)尽管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存在大量封建残余,但各界公认,这次改革对俄国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请你说一说这种认识的理由。(5)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历史事件,都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请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上海这座东方明珠见证了中国百余年的沧桑巨变。下面四幅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上海历史的变迁,请你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战争后上海的命运?这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图二是在哪一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3)图三的陈独秀在上海发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4)图四反映的是哪次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有什么标志性意义?(5)综观上海历史的沧桑巨变,你有什么感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