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师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机遇与挑战同步练习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不包括(    )
A、 B、 C、 D、
举一反三

经济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也学会了——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革命所必需的另一种艺术:灵活机动,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急剧地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走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一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材料二    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价格跌到了最低,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美国、西欧、日本不同时期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材料四    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从此,同盟国家协同作战,在以后近三年半的时间里,相继打败意大利、德国和日本。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摘编自《中外历史刚要(下)》

材料二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丘吉尔“铁幕演说”(1946年)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被削弱的欧洲国家为了抗衡美苏两国,开始走联合自保与自强的道路。1957年3月25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的代表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提出建立一个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张。1958年1月1日,条约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摘编自《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下册》

亚非会议焦虑地考虑了世界和平和合作问题。……这将有助于满足特别是亚洲和非洲的需要,因为他们迫切的要求是社会的进步和在更大的自由条件下提高生活水平。自由和和平是相互依靠的,自决的权利必须为一切人民所享有,自由和独立必须尽可能不延迟地给予现在仍旧是附属地人民的人们。的确,一切国家都应当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自由选择他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亚非会议最后公报》(1955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