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南平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物流业是为保证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供给,由运输业、仓储业、通信业等多种行业整合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物流业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离不开上述各行业的变革。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经济的各个部门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水运网、航空网、计算机网等不断涌现,物流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精准。物流业的速度和精准集中体现在快递业中。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国年快递业务总量从2009年的18.6亿件,增长到了2017年的400.6亿件,在全球快递业中跑出了“中国速度”。

材料二:2010—2015年中国每年消耗的快递包装统计图

材料三:福建省提出“十三五”期间力争实现绿色物流。所谓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目前,在福建省物流业“绿化”程度不断加强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影响绿色物流发展的不利因素。社会对绿色物流理念的关心不够,发展意识有待加强,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企业,参与绿色物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不强。具有一定前瞻性、指导性和操作性的绿色物流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制度较少。物流业各部门之间的规定和管理措施还存在矛盾,致使物流企业在不同的环节各行其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引导。绿色物流离不开专业人才的保障,我省各类院校的物流相关专业中涉及节约、环保、循环利用等方向的研究人才较为欠缺,不能满足现有的行业和企业需求。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物流业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离不开运输业、仓储业、通信业等多种行业的变革。 B、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用来衡量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 C、从2009到2017年,我国年快递业务总量迅猛增长,跑出了“中国速度”。 D、“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完全消除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净化物流环境。
(2)、请阅读材料二,写出你的结论。
(3)、请阅读材料三,概括影响福建省绿色物流发展的不利因素。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别把植物带回国
      ①在1845年多雨的夏季里,爱尔兰人从美洲进口了一批马铃薯种子,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灾难也流进了爱尔兰。
      ②这批马铃薯种薯,感染了马铃薯晚疫病。这是一种很厉害的马铃薯传染病,传播速度很快,如果把得了这种病的马铃薯种薯种到地里,薯苗会大面积死亡;侥幸活下来的秧苗,结出的马铃薯,储藏起来也会很快腐烂。
      ③由于没有防治能力,马铃薯晚疫病在爱尔兰迅速传播开来,并一年年加重。1848年和1849年间,马铃薯晚疫病在爱尔兰大肆流行,造成了毁灭性的灾害。很多爱尔兰人走投无路,或饥饿而死,或由于无力交地租,被地主赶出家门,无家可归。在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的几年内,爱尔兰有20万人死于饥荒,近200万人移居海外。
      ④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因此,各国陆续开展了植物检疫工作,以防止类似的悲剧重演。
      ⑤植物检疫分为对外检疫和对内检疫两种。对外检疫又分两部分,一是针对国外的植物或植物产品进行检疫,不让植物危害进入本国,以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平衡;二是检查将要出国的植物或植物产品,避免有危险性的植物病虫害和侵略性杂草向国外传播,以维护本国的贸易信誉。对内检疫是将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害,封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病虫害传播和蔓延。
      ⑥通过检疫发现有害生物后,一般给予扣押和封存销毁,或进行除害处理。目前采用的除害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熏蒸消毒处理法:在国际贸易中,木材是应用十分广泛的商品包装材料之一,但有害生物易附着在木质包装上,随商品一起进入进口国。解决方法就是熏蒸。熏蒸一般在场地做,把货物放到集装箱里,用溴甲烷等药剂进行灭菌处理。热处理法:用微波、高温的方法对植物产品等进行灭菌处理。机械汰除法:对植物种子、药材等用筛网过滤、液体漂洗等方法进行淘汰剔除。隔离试种法:对种子、植物等先在指定地点进行隔离试种,观察其情况,如无植害,再推广种植。
      ⑦为把将于今年五月在我国上海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办得红红火火,组委会从国外引进了很多大型景观植物,我国检疫部门都对它们进行了检疫、消毒、隔离试种等处理。比如从日本引进的600多株日本红枫和日本青枫,在海关机场,就被进行了现场检疫,树体还被消了毒。上海检疫部门还在一些植物园专门开设了隔离试种区,对那些为世博会服务的引进植物进行隔离试种,基地人员每天进行观察记录,市林业病虫防止监管人员也每周前往观察记录。
      ⑧为了我国的植物安全,出国旅行时请别把植物带回国。

阅读弗雷德•皮尔斯的《空气中取水》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任何时候,大气中都含有105亿英亩呎水,其总量是世界上所有江河水量的6倍多。其中,大约2%很快就会作为降雨落到地面,剩余的98%依然处于水蒸气的状态。

    ②有人提议,用声音从空气中获取水分。凉爽、宁静的夜晚,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后,即使是微小的空气振动,也能凝聚水分,产生雨滴。在中国云南省的山区,村民们有个传统,通过大声喊叫来祈雨。据说 , 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

    ③一个有趣的新想法看起来似乎可行。在临海的沙漠地区建造温室,用寒冷的海水作为空气调节器,从炎热的空气中凝聚水分。这种温室实际上是巨大的露水制造机。从2002 年以来,帕顿的阿布扎比温室已经在沙漠中种出了黄瓜、西红柿和鲜花。10平方英尺的温室每天可产生10加仑水﹣﹣这比热带雨林通过降雨得到的水还要多

    ④在干旱的沙漠之中,人们曾尝试通过收集雾水解决用水问题。顺着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绵延的山顶,悬挂着75 张大塑料帆网。这里已经连续几年没有降雨了,但寒冷的近海气流定期从太平洋上大量涌来,塑料帆网通过获取这些气流的水分而变得十分潮湿。每张帆网有40英尺×10英尺大小,一天能收集40 加仑水。那里的一个小镇,从前用水完全靠从50英里外运来。如今这项工程平均每天可以给小镇提供3000加仑水。

    ⑤这种做法被广为接受。南美洲的整个太平洋沿岸,很多社区已经建造了捕雾幕帐,用来给新栽的树木供水。这种系统一旦建立起来,这些树就可以在叶子上为自己收集雾气,在沙漠中重新创造以雾为基础的生态系统。

【注】①英亩呎:体积单位。

(选自《当江河枯竭的时候:21 世纪全球水危机》,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追随春天的脚步

韩吉辰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故乡﹣﹣那就是华南地区。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每一年春天都要来一次从南到北的长途旅行呢!在我们追随春天的脚步展开旅程之前,先来明确一下春天的标准是什么

    ②节气“立春”并不是表示春天的到来。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根据当时黄河中下游一带气候确定的。现在气候早就变化了,况且中国那么大,华南的一些地区根本不下雪。所以二十四节气并不统一,“立春”节气不是春天到达的时间。

    ③春天的科学标准是:每五天的平均气温,又叫候气温,稳定在10℃~22℃之间,春天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每五天平均气温,低于10℃的就是冬天,高于22℃的就是夏天了。

    ④每年二月下旬,春天便迈开脚步,从其故乡华南地区出发北上了,3月5日左右到达长沙,15日前后到达武汉、南昌和杭州,25日前后到达郑州和济南,4月初来到石家庄、德州和天津,4月10日左右,就抵达北京了。前后共走了40多天,1700多千米的路程,真可谓风雨无阻、日夜兼程!

    ⑤春天稍作停留便接着向北旅行,4月25日左右到达沈阳,5月10日前后到达哈尔滨。这段路是上坡路,所以走得慢一些。要是遇上了寒流,春天的行程表也会有一些调整。

    ⑥春的旅程有两个秘密。第一是上山的速度很慢,一些高山从没有春天在那里驻足过,而且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有人想不通:热空气上升,高空离太阳又近,为什么气温反而低呢?这是因为太阳的能量不是直接加热空气的。太阳光照射大地,先把地面烤热,再由地面去加热空气,因此气温的变化,取决于距离地面(热源)的高低。一般在对流层,每上升100米,气温要降低0.6℃,越高气温越低。

    ⑦和春天有关的另一个秘密是,它到达海边的时间会晚一些,不过一旦到达,就会在那里流连忘返。那是因为海水的温度变化比较慢,加上海风吹来吹去的影响,气温变化要缓慢一些,因此春天到达时间会晚一些,但是驻足时间会比较长。这就是一些高山和海滨往往是避暑胜地的主要原因。

(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5期)

开学初班级要举办一次“为何读诗”的沙龙活动,请你参与整理收集到的材料,帮助小瑞完成这次思考。

【沙龙材料一】

【沙龙材料三】

    唐宋诗词之所以是经典,在于它用优美凝练的方式写出了普通人共通的情感、价值和思考。当年,我做青年教师的时候,中秋、国庆期间到新生宿舍去看望学生,遇到一个云南来的学生,因为想念母亲,一个人对着屋角抹眼泪。当时安慰他,我想到的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乡游子共有的情感,让我们在人生的某些时刻发出相同的感慨,因而能抚慰心灵。这些情感、价值和思考,是人同此心、古今一体的,因而成为自古至今人们抒发人生感悟、沟通彼此心灵的最好媒介。我想,这就是唐宋诗词佳作之所以流传到今天还有生命力的奥秘所在。

    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读人。一开始读诗词作品时,我们可能会比较关注艺术层面的东西,如遗词造句和平仄、对仗如何工整等,但慢慢地往深层去,最后一定是读人。透过作品,我们和古人进行心灵的交流。读李白的诗,仿佛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就站在我们面前,到这个境界,就算是读进去了。读杜甫的诗,能看到一位漂泊者对中华文化的仁爱、以人为本作出生动丰富的阐释,感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这也算读懂了。苏轼一生多坎坷,长期处于逆境,但恰恰是写于逆境中的诗词和小品文,对后代读者有巨大的启发意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的一生中,或早或晚、或多或少会碰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态度去面对。苏轼用博大的胸怀、愉快的心态去拥抱人生,相信只要坚定、从容地走下去,事情就会有变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莫砺锋《今天我们怎样读经典》(有删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秋天观秋果,山茱萸红了!

①“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山茱萸》这首诗中描写了山茱萸这种植物。

②山茱萸,为山茱萸科的落叶乔木或灌木,高4-10米,产于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省。早春先花后叶、金色的花朵璀璨夺目。霜降前后,它的果实如红玛瑙一般挂满枝头,绯红欲滴。因山茱萸花、采都极具观赏价值,所以经常被广泛的应用于园林绿化。

③除了观赏价值,山茱萸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的入药部位是去核的果肉、叫做“山萸肉”,俗名“枣皮”。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山茱萸干燥成熟后的果肉入药,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大汗虚脱等。

④如果说,王维的《山茱萸》的诗句还有些陌生的话,那么他的另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则广为流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使得茱萸更加出名,至于这首诗里的茱萸,到底指的是山茱萸还是另外一种芸香科叫做吴茱萸的植物至今仍有争论。记录一种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形态,会让这种植物的特点更丰满,也让四季的故事更生动而神奇,故在此记录了山茱萸的春华秋实。

⑤经专家考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的“茱萸”可能更倾向于是吴茱萸这种植物,因为吴茱萸有特殊气味,古时重阳登高,人们佩戴具有强烈气味的吴茱萸用来辟恶气御初寒。山茱萸,吴茱萸,同为茱萸,不同的植物,不同的分布,不同的寓意和用途。

⑥吴茱萸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北方没有野生的吴茱萸,在北方,常见的是山茱萸。

⑦3月下旬,山茱萸盛开。它先开花后出叶,盛花时节一片金黄、成为早春绚烂一景。每一个伞形花序下部有4枚卵形带紫色的总苞片、4枚黄色的花瓣向外反卷、整个花序非常精致。偶有去年遗留下的干果还倔强地挂在枝头,与金黄的花朵诉说着上一年的春风秋雨。

⑧山里人家成片种植的山茱萸,花开时节将大山染成金黄。花落结果后,采实在夏日的阳光和雨水中长大。初秋,山茱萸的果实由青绿渐渐发黄,变红、成热的季节即将到来。

霜降前后,山茱萸一树树的红玛瑙养眼诱人,忙碌的采摘开始了。山茱萸的色彩变化丰富,春黄赏花,夏绿遮荫,秋红观果,偶尔还会见到它的叶色变红,观花、观采、观叶,层次分明,观赏性也是俱佳的。

⑩山茱萸是秦岭地区的特产药材之一,在陕西洋县秦岭山脉地区、可见当地村民采摘处理山茱萸,然后加工处理成干燥的山萸肉售卖的过程。秦岭山区的村落里,村民的房前屋后长满了山茱萸。人们会根据每颗树成熟程度的不同在秋季分批采收。采收的时候,先在树下铺满篷布,然后用机器振动或者竹棍敲打的方法使果实落下。收集篷布上的掉落物,筛选去掉叶子等杂物,留下红彤彤的山茱萸采。采收下来的果实沉甸甸,个大,饱满、红艳欲滴,装在背篓里面将收获的喜悦一同背回家。

⑪每户人家基本都有个简易的烘房,山茱萸果背回家后会先平铺在竹编的晒网上面,然后放进烘房、在旁边烧火将茱萸果烘至半干的状态、这样便于山茱萸采脱核。烘至半干的山茱萸果会在某个清,嘈杂的轰鸣声中,被用机器进行了脱壳,山茱萸果在机器里被挤压,果核就这样被分离了出来。

⑫山茱萸的核骨质,狭椭圆形,浅褐色,有几条不整齐的肋纹。脱核后留下大红色的山茱萸果肉,正宗中国红呀!甚是红艳。将茱萸肉摊平至晒网上,在秋季的暖阳下晒干,晒干后就处理完成,得到药材“山萸肉”了!当地人又称其为“枣皮”“红枣皮”等。随后,干燥后的山萸肉就可以储存起来等着药商来收购了!一年一度的山茱萸“秋收”完成!

⑬当劳动成果换成红票票的时候、红彤彤的山茱萸也映红了劳动人民的笑脸。看呢,又是一个挂满红果果的秋天!

(摘自《中国植物志》公众号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热点扫描】

从“干饭哥”“阿条姐”拿下首金,到跳水“梦之队”捍卫荣光,再到“百米飞鱼”打破世界纪录……水灵灵的“00后”,开始扛事了!这也使得网友对“00后”夺金的讨论热度持续处于高位。面对席卷而来的“00后”风暴,人们不禁要问,这还是我们常说的“00后”吗?

【材料二:议论风生】

①反方:从网络检索中,我们看到,“00后”一度被贴上各种标签:特立独行,过度自我,性格乖张或者孤僻,对父母不满意,吃不了苦,没有责任心,沉迷网络……

②正方:“标签”更容易把人带入刻板印象和代际歧视。“人民网”曾发文《撕掉标签,自信青春无需定义》,“不被定义,才是这一代人的显著特征之一”。面对重大考验,从科研攻坚,到抗洪抢险,再到巴黎奥运会,他们扛得住!基于平凡岗位,恪尽职守,团结协作,持续学习,他们守得住!多面的青春,同样的精彩,他们用行动回应质疑。“00后”不是标签,拼搏才是他们最好的注解。

③反方:“00后”在上班和上学之间选择了“上香”。“××躺”“××瘫”等表情包,在其社交软件中高频使用。从网络上的种种表达和互动的表象来看,当代青年人似乎正变得懒惰、不奋斗、无欲无求了。

④正方:这只是自嘲和调侃,是基于自己心理情绪和周遭生活体验的自我表达,也是心理纾解。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____

⑤反方:据调查显示,在“00后”对自己这代人的认知上,近一半选择了“自我”。他们比较注重个人享乐,忽视集体利益和社会责任,更关注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个人娱乐。

⑥正方:中国青年从来拥有爱国主义血脉。民族危亡,青年一代挺身而出,从“我以我血荐轩辕”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青年以独有的朝气、锐气和志气砥砺、振奋着国家与民族。生逢盛世,青年一代出国迎战,赛场上,他们以不断刷新纪录的优异成绩和顽强拼搏的意志惊艳世界;赛场外,他们用朝气蓬勃的精神、自信从容的姿态和真实鲜活的表达,把爱国写在脸上,把自信融进骨血,为世界注入一股生机勃勃的少年意气。

【材料三:官方声明】

①日前中国官方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向世界展示出时代背景下中国青年担当与奋进的集体群像:新时代中国青年把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作为立身之本,素质过硬全面发展,身心素质向好向强,知识素养不断提升,社会参与积极主动,勇挑重担堪当大任,胸怀世界胸怀未来。

②白皮书指出,中国青年向全世界青年倡议:坚持向美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展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为国家发展进步奋斗担当;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