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材料一: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候,建立候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洲、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封建时代只有封君采邑制,尚无所谓地方行政。秦纪: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是纪元前七世纪初已有县制。其后《左传》中极常见,如“楚子县陈”,晋“分祁氏之田为七县”。郡之称,《左传》、《国语》各仅一见,至战国时则极常见,如《秦纪》:惠文君十年“魏纳上郡十五县”。《左传》哀公二年,赵简子曰:“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材料二:秦汉时期我国形成了“大一统”的国家体制,其中包括三方面内容:疆土的统一,制度的统一,意识形态的统一。
———陈国灿《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
请回答:
①反映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趋势 ②表明封建特权与君主专制紧密相连③说明君主专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④使君主专制下的法律制度受到挑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