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不完整,已组卷)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试卷(北京卷)

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
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 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 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 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以儒家伦理为中心的礼法名教,在先秦时期只是百家中的一家。汉代通过独尊儒术,把经学变成了官方意识形态。东汉末年,世代读经、世代做官的名士世家,逐渐成为士族。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家法和门风,号称士大夫。他们把儒家经典内化为自己的家法门风。他们是礼法文化的承担者和实践者,正是通过他们才使儒家伦理成为社会大众的行为规范。只是到了唐宋之际,士族开始与官爵脱钩,礼法文化也为更多的社会阶层所接受。“旧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所有文人官僚都可以成为士大夫了。

——摘编自张国刚《论唐宋变革与中国历史分期》

材料二:从12世纪末到15世纪,是英国贵族“白日中天”的兴盛时代。他们在与王权的政治和军事对抗中,实力与王权渐趋接近。于是,明确规定贵族与君主封建关系的《大宪章》被认真制定并被屡次颁布,独具英伦特色的议会两院产生了……他们从此成为英国世俗贵族和议会上院的主体力量。……不列颠的贵族群体在产业革命的浪潮中推波助澜,在政治改革运动中把握并遏制着社会进步的脉搏,在经济领域扬眉吐气,在军事、外交等领域高视阔步。19世纪后期以来,英国世袭贵族终于到了穷途末路。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贵族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南宋时期,北起淮南东海,中经杭州湾和福建福漳泉金三角,南到广州湾和琼州海峡的南宋海岸线上,与外洋通航的海港至少有20来个。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60个以上,其中以大食商人为最多。进口商品在北宋前期不超过50种,至南宋增至300余种,大致可分香料、宝货、药材、矿产、染料、纺织品等几大类,输出商品以手工业产品为主,有金、银、缗钱、精粗瓷器等数十种。南宋绍兴末年(1162年),泉州、广州两市舶司的净收入为二百万缗,约占当时南宋王朝年度财政总收入的二十分之一。

--摘自郑学檬主编《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二随着中国近代商埠、港口通讯联系的加强,清政府在1866年决定由江海关兼办邮政。1878年3月,经总理衙门批准,在上海、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今营口)设立了海关邮局,从事收寄公众邮件业务,并发型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1896年,光绪帝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总理衙门任命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为总邮政司,负责大清邮政官局事务。1906年,清政府成立邮传部,分管船政、路政、电政、邮政。邮传部于1911年5月正式接管邮政。据统计,到1911年底,设有总局、分局、支局、代办处等邮政机构6201处,“邮差邮路、民船邮路、火车邮路,总计三十八万一千里。”至此,中国近代邮政体系初步形成。

--摘自费莉等《近代中国通讯业的崎岖步履》

材料三“一五”期间我国货物运输量统计(单位:亿吨公里)

年份

总运输量

铁路

公路

水运

1953

990

781

23

186

1954

1203

932

29

242

1955

1320

982

34

304

1956

1591

1204

44

343

1957

1810

1346

48

416

--摘自孙健主编《中国经济通史》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