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荆州市2019年高考历史三模试卷
材料一南宋时期,北起淮南东海,中经杭州湾和福建福漳泉金三角,南到广州湾和琼州海峡的南宋海岸线上,与外洋通航的海港至少有20来个。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60个以上,其中以大食商人为最多。进口商品在北宋前期不超过50种,至南宋增至300余种,大致可分香料、宝货、药材、矿产、染料、纺织品等几大类,输出商品以手工业产品为主,有金、银、缗钱、精粗瓷器等数十种。南宋绍兴末年(1162年),泉州、广州两市舶司的净收入为二百万缗,约占当时南宋王朝年度财政总收入的二十分之一。
--摘自郑学檬主编《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二随着中国近代商埠、港口通讯联系的加强,清政府在1866年决定由江海关兼办邮政。1878年3月,经总理衙门批准,在上海、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今营口)设立了海关邮局,从事收寄公众邮件业务,并发型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1896年,光绪帝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总理衙门任命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为总邮政司,负责大清邮政官局事务。1906年,清政府成立邮传部,分管船政、路政、电政、邮政。邮传部于1911年5月正式接管邮政。据统计,到1911年底,设有总局、分局、支局、代办处等邮政机构6201处,“邮差邮路、民船邮路、火车邮路,总计三十八万一千里。”至此,中国近代邮政体系初步形成。
--摘自费莉等《近代中国通讯业的崎岖步履》
材料三“一五”期间我国货物运输量统计(单位:亿吨公里)
年份 |
总运输量 |
铁路 |
公路 |
水运 |
1953 |
990 |
781 |
23 |
186 |
1954 |
1203 |
932 |
29 |
242 |
1955 |
1320 |
982 |
34 |
304 |
1956 |
1591 |
1204 |
44 |
343 |
1957 |
1810 |
1346 |
48 |
416 |
--摘自孙健主编《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一:
朝代 |
粮食亩产水平(市斤) |
人均粮食占有量 |
全国耕地面积 |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
春秋战国 |
91(全国) |
614.8 |
2.3 |
94% |
秦汉 |
117(全国) |
1048.35 |
5.72 |
94% |
魏晋南北朝 |
122(北方)215南方 |
1167.7 |
3.85 |
90% |
隋唐 |
1249(北方)328(南方) |
1450.92 |
6.42 |
90% |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今之农与古之农异,秋成之时,百逋(拖欠的债务)丛身,解偿之余,储积无几,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
——(宋)王柏《鲁斋集》
材料三:一般说来,兼业的农户能比纯农业户向市场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商品,也能比纯农业户更多地从市场上购买商品……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农民兼业从一开始就是与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联系在一起的,个体小农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上实现收支平衡,不仅减少了对纺织品、农具等一般手工业品的市场需求,而且生产出大量同类手工业品,对专业化生产构成了顽强的抵制。
——李晓《宋代工商业经济与政府干预研究》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