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余姚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①
竹简隶书一牛挽犁素纱襌衣水排
②
心学文人画《萍洲可谈》商业街柳词
③
雕版印刷《春望》釉下彩绘海上丝绸之路
④
刀形币《小雅》淬火工艺青铜鼎士
材料:徐光启,晚明时代著名科学术和思想家,毕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先后和利玛窦等人翻译了《几何原本》《泰西水法》,修订大统历,晚年又编著了《农政全书》。1597年,徐光启在天津参加农事活动。”随时采集,兼之访问”。《农政全书》中开垦、水利和荒政三个项目部分内容就是他在天津屯田的实践经验和心得。天启年间,徐光启回上海闲住,致力于农业研究和实验,他将只在福建沿海等地种植的甘薯引进家乡,进行了多次试种后获得成功。此后又将甘薯种植推广到全国。在徐光启生活的时代,东南沿海的倭寇和东北边境的满洲产量威胁着明廷统治。加强武备、抗御边患成为徐光启关注的首要问题,他认为战争要靠“实力”决胜,因此非常重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西洋火器的研究、制造和使用,“火器者,今之时务也”。一旦获得施政的机会,他就着力练兵,采用西法制造火器军械,以提高明军的御敌能力。
一一摘编自马晓英《徐光启与王学之关系考察》
材料:张元济(1867—1959),光绪十八年进士,曾任总理衙门章京等职,支持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张遭“革职永不叙用”,后经李鸿章介绍,入南洋公学(近代著名官办高等学堂,今上海交大前身)任译书院主事兼总校,开始编译出版教材和参考书籍,实现了人生第一次跨越。在这期间,张元济主持出版的最有影响的书籍是严复翻译的《原富》(即英国亚当·斯密著《国富论》)。
1902年张辞去南洋公学职务,到商务印书馆筹建编译所。至此,张元济实现了人生第二次大跨越。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颁行,教育改革思潮再次兴起,编写得体、符合教育科学规律的教材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张把握住了历史机遇,1903年推出中国第一套现代教科书——“最新教科书”,1912年又推出“共和国教科书”,为变革中的国家确立了全新的文化标准。
——据张人凤《戊戌到辛亥期间的张元济》等
①战国时期的秦国将军子岸说“纸是包不住火的”
②汉惠帝刘盈带皇后嫣儿在院中放烟花
③年迈的康熙皇帝兴高采烈地点看京剧名段《斩马谡》
④乾隆皇帝仔细研究《清明上河图》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