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爬虫

那天,我正在伏案写作,“叮”的一声,一枚绿豆大小的圆形物从天而降,落在桌面上。我停下笔,正想伸手去掂量那枚“小豆”,不料它却突然仲展成椭圆形状,这分明是一只小爬虫。

那小爬虫仰躺在书桌上一个劲儿地朝空中乱踢着。我一时重心大起,拿起尺子一量:五毫来。我用尺子轻轻一拔,希望将它挑近点,谁知刚碰到它的背壳,它便立刻缩成一团。

我好奇地看着它小心地展开身体。它那乳白色的小足不断地蹬着,聚集着力量使自己“庞大”的身躯翻转过来。但不知是用力不当还是别的原因,它只能平躺或是侧向某一边,却无法使整个身体翻转站立。(   )每次都以失败告铸,(   )它毫不气候,一阵激烈的努力过后,稍微停歇几分钟,便又开始使出浑身解数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我已不抱任何希望了.

我揉了揉发晕的眼睛,如此脆弱的生命却具有如此强大的恒心与毅力是我始料未及的。

我低下头来。令我惊奇的是,这只原本还仰躺在桌面上的小爬虫居然已经翻身站起,并在书来上敏捷地爬着。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文中括号内。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话的意思。

①浑身解数:

②始料未及: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并填空。

①从“揉了揉发胀的眼睛”我知道

②说小爬虫“脆弱”是因为

(4)、作者观察小爬虫时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是: 。
(5)、读了短文,你认为小爬虫脆弱吗?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让我们有片栖息之地吧

      大森林依然有着欢快的气氛,我、爸爸妈妈都是鸟儿,住在一棵高大挺拔的白杨树上,每天都过着幸福的生活。

一天晚上,我在家听爸爸妈妈讲森林沦陷的故事。我听得出神,突然,爸爸妈妈提到了一个我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人类。我急着问爸爸妈妈:“人类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家夺走呢?”“是钱财,是贪婪,它们使人类泯灭了良知,失去了同情心。”爸爸说。听着听着,我睡着了。

    “嗞----嗞”一阵刺耳的噪音把我吵醒。怎么回事?我揉了揉朦胧的睡眼,啊,我的爸爸妈妈不见了?!环顾四周,人们正用电锯砍树,我的家摇摇欲坠,我害怕极了,惊慌失措地飞出了森林,一路上眼泪不断,打湿了小草,每一滴都藏着说不清的痛苦。啊,聪明的人类,这就是你们干的好事?!你们把我们弄得妻离子散,让我们没有圆满的家庭,这样你们会高兴吗?

      我疯狂地扑扇着翅膀,心里的愤怒与怨言一时涌上心头,终于,我对着天空长啸一声,便栽倒在地……

      一会儿,我醒了,已经没了力气。这时,我多么希望人类能觉悟。森林可以蓄水可以冬暖夏凉,可以挡住风沙洪水……我们小鸟也可以吃害虫,保持生态平衡,多少好处啊。现在,你们只知道用树木来做一次性的木制品,这样多么浪费资源啊!难道只有在资源严重缺乏的时候,你们人类才会反省己的愚蠢举动吗?人类啊,快觉悟吧,我们是多么渴望有一个温暖的小家呀!让我们有一片栖息之地,还大家一个美丽的大自然吧!

课内阅读。

灰 雀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良心如枕

张林薇

    午后,倚于床头闲翻杂志,看到一个句子:“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就随手记在纸上,细细体味。这个句子让我想起一些普通的人和事来。

    这件事是发生在我母亲身上的。一个夏天的晚上,我们在院中纳凉,一只大白兔从门缝跑进我家,赶之不去。母亲说:“天这么晚了,让兔子往哪儿去呢?弄不好会让什么给吃了。先留它一夜吧,明早谁吆喝,再还给谁。”我就找出一个笼子把兔子安置下来。

    到了第二天,并没有人吆喝少了兔子,又过了好多天,还是没人找。兔子在我家天天过下来,母亲却日益感到不安。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的古训,母亲不懂得也没听说过,但却凭着做人莫坏良心的本能而奉行着,并教导我们一生也要这样严谨地做人。所以一只误闯我家的兔子成为母亲的心事也就不足为怪了。

    她的不安在一天晚饭后再次流露岀来。那晚她一边给兔子喂青草,一边说:“我怎么老觉得眼皮跳,耳根发热,兔子,你说是喂你还是放了你?”兔子只顾埋头津津有味地吃草。母亲叹了口气,从父亲的皮夹里抽出两块钱走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她回来了,如释重负地说:“我把两块钱丢在西边大路口了。随便谁捡了去,就当赎这只兔子,省得晚上睡觉也不踏实。”

    这件小事在一些人看来也许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带着迂腐的天真,但我相信另有一些人会表示理解并有同感。生而为人,总与一些事相连。有些事情,也许不为人所知,但躲不过良心的审视,尤其当午夜梦回时,也是良心靠灵魂最近的时刻。

    (真的,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枕着这个温柔的枕头,我们得以安于我们的心入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