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长春市2019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试卷(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元方巧言智答

    颍川太守髡陈仲弓。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如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而退。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髡(kūn):古代一种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②陈仲弓:陈宴,元方之父。③《易》:《周易》,儒家经典之一。④放:放逐。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其如兰

②客而退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

(3)、结合选文说说,陈元方的“巧言智答”体现在哪里?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乙

桃花源记(节选)

东晋 陶渊明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游桃花记(节选)

明 陈继儒

南城独当阳,城下多栽桃花。余以花朝后一日,呼陈山人父子,暖酒提小榼 , 同胡安甫、宋宾之、孟直夫渡河梁,踏至城以东,有桃花蓊然。推户闯入,见一老翁,具鸡黍饷客。余辈冲筵前索酒,请移酒花下。老翁愕视,恭谨如命。余亦不通姓字便从花板酒杯老饕一番。复攀桃枝,坐花丛中,以藏钩输赢为上下,五六人从红雨中作活辘轳,又如孤猿狂鸟,探叶窥果,惟愁枝脆耳。日暮乃散。是日也,老翁以花朝为生辰,余于酒后作歌赠之,谓翁明日请坐卮脯为寿。

昔陶征君以避秦数语,书写心事,借桃源为寓言,非有真桃源也。今桃花近在城齿,无一人为花作津梁 , 传之好事者。自余问津后,花下数日间,便尔成蹊。第赏花护花者,舍吾党后,能复几人?几人摧折如怒风甚雨,至使一片赤霞,阑珊狼藉?则小人于桃花一公案,可谓功罪半之____。

[注释]①花朝:旧俗以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②榼(kē);古时盛酒的器具。③花板酒杯;即梨花杯。④老饕:贪食。⑤藏钩:古代的一种游戏。⑥卮脯:卮,酒器;脯,干肉。此处指酒肴。⑦陶征君:指晋代大诗人陶渊明。⑧津梁:桥梁、媒介。⑨第:仅,只。①阑珊狼藉;衰败零落。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