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七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一句“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包含了作者什么情感?
(3)、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题目。

小姜:我发现《小石潭记》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如:“水尤清冽”是正面写潭水的清澈,而“皆若空游无所依”则侧面写出了潭水的清澈。

小山:细细读来,我也有了发现:

小美:哦,原来抓住景物特征,采取从不同角度细细描摹的手法,可以把景物写得生动具体而富有表现力啊!

(4)、阅读下面出自韩愈写的《柳子厚墓志铭》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元和年间,子厚贬为柳州刺史。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其俗以儿女质钱约不时赎则没为奴婢。子厚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材料二:子厚为柳州刺史,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①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其  俗  以  儿  女  质  钱  约  不  时  赎  则  没  为  奴  婢

②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③柳宗元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岳麓记(节选)

[清]罗文俊

①暮春一日,棹扁舟,绕桔洲而西。洲横江心,每春夏水涨,不能没,与波上下,盖昔人所谓地肺焉。抵岸,芳草迎风,鲜花映日,隔江所望岳麓寺者,反杳然不可见。循山径迤逦而行四无人声唯闻百鸟和鸣令人作桃源想。数折至道林寺。寺门窈窕 , 唐人游览赋诗,必与岳麓并称,观其弘敞幽邃,自是一清静佛地也。

②又行里许,至书院。规模壮阔,丹雘炳焕 , 书声朗朗院外。嗟嗟,逆氛扇虐而后,湖湘人士残敝已极。今乃登衽席而诵诗书,又安可不思春风化雨之所自来邪!隔书院为学宫,内塑先圣暨四贤像,恭敬展拜而出。

③李邕碑剥落漶漫,剔苔藓可读。望道乡台 , 不能不生迁谪之感,而羡清风高节之可传,且叹山僧之贤于温益万万也。

④从此登山,羊肠逶蛇。昔人济胜 , 真不可少。路旁有舍利塔。相传昔名僧以舍利一撮付隋文帝,后分五十三处建塔藏之。岳麓其一也。然阴晦无宝光,心窃疑焉。或谓为人所盗去 , 谅亦不谬。入寺,憩虎岑堂。山僧煮茗清淡,烧笋侑脱粟,饱食一过,清芬可人。泉声自窗外至,如乐如诉,如琴韵,如箫声,悦耳怡心,真觉红尘之扰攘可憎也。

(有删改)

【注】①窈窕:幽深。②丹雘(huò):可供涂饰的红色颜料。③炳焕:鲜明华丽。④逆氛扇虐:叛乱的恶气,煽动肆虐。这里指宋末元初,岳麓书院学生参与抗击元朝侵略者,最终全体牺牲。⑤衽席:泛指卧席。⑥春风化雨:这里指国家、学校对学生的关心帮助。⑦道乡台:在岳麓寺畔。北宋邹浩(人称道乡先生)因上书揭发权相章惇而被贬衡州,路过长沙时,当时的潭州知州温益下逐客令,岳麓寺僧人得知后,打着火把迎接他。后人筑台刻石来记此事。⑧温益:北宋时的潭州知州。⑨济胜:浏览胜景。⑩谅:料想。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