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中山市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测试试卷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①舜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所以动心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舜于畎亩之中

②动心

③入则无法家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列举了六个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为下文的论证奠定了事实基础。 B、文章第①段在列举事例后就事论理,指出人在接受大任之前,必须在“心志”“筋     骨”“体肤”“身行”“心、性、能”等方面都经受一番磨炼,才能成就大事。 C、文章第②段由反面到正面,由国家扩展到个人,来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之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 , 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 , 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选自《狼》其三)

【注】①遗:留下。②行室:俗称“窝棚”。③顾:然而,可是。④吹豕之法:豕(shǐ),猪。吹豕之法,猪被杀后,屠户在猪脚下隔开皮吹气,便于去其皮毛。⑤移时:过了一段时间。

中国的风度,历朝历代皆备。北宋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时代,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那么多光照千秋的名字集中出现在这短短数十年间,他们狭路相逢,因朝廷党争不和而成为政敌,却又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度。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一)王安石为官和变法

·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秩满 , 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 , 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 , 邑人便之……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复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又辞。恳求外补,知常州……于是上“万言书”,大要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微,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吕祖谦曰:安石变法之蕴,亦略见于此书。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注】①传播美名。②擢:提拔。③官吏任期届满。④陂塘:池塘。⑤俾:使。⑥吕祖谦:南宋理学家、文学家。

(二)反对变法的声音

安石得政,行新法,光(司马光)逆疏其利害,曰:“祖宗之法不可变也。”

(节选自《司马光传》)

山村五绝(其四)

(北宋)苏轼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注】①预先。②这组诗共五首,后被指为反对“新法”,诽谤朝政的罪状。③拄着藜木的手杖。④青苗贷款。“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之一。⑤强半:大半。

(三)是谁救了苏轼?

元丰间朝廷以群言论公(苏轼)。丞相王文公(王安石)曰:“岂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当时谳议以公一言为决。

(节选自《太仓稊米集》卷四十九)

【注】①谳议:议处案件。

(四)王安石变法失败后的风评

“大奸似忠,大佞似信。”(《宋史·吕诲传》)

司马光: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执拗,此其实也。(《续资治通鉴》)

苏轼: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王安石赠太傅制》)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