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听力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康艺小学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

请认真听录音两遍,然后完成下列单项选择题。
(1)、课堂上,老师想要孩子们做什么?(    )

A.认真听老师讲课

B.认真完成作业

C.画出自己最想感谢的东西

(2)、这个孩子画的大手是怎么样的?(    )

A.粗糙、寒冷     B.粗糙、温暖     C.光滑、温暖

(3)、有孩子猜测这只大手是厨师的,是因为(    )

A.厨师的手很粗糙。

B.厨师烧给我们好吃的食物。

C.厨师会做美味的冰激凌。

(4)、这个小男孩画的是谁的手?(    )

A.母亲     B.老师     C.父亲

(5)、老师看到孩子画的一个大手时,表现是怎样的?(    )

A.吃了一惊

B.非常伤心

C.大哭起来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并没有赢得持久的和平,而是又酝酿着新的战。20世纪30年代前后,德国、意大利、日本三国相继建立了法西斯政权。他们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进行侵略扩张。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继而对我国发动全面进攻。意大利和德国也先后侵略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法西斯把世界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中。

    1939年9月,德国再次发动侵略战争,迫使英国、法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了。1941年,德国侵略苏联,日本军队偷袭美国军港,对美军发动进攻。面对法西斯的不断侵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组成同盟,决定彻底打败法西斯。1945年5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在亚洲,经过中国人民的艰苦抗战,日本法西斯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在投降书上签字。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被卷入其中。据不完全统计,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七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回首二战,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豆角鼓

    有一个在幼儿园就熟识的朋友,男生。那时,我们同在一张小饭桌上吃饭。上劳动课的时候阿姨发给每人一面跳新疆舞用的小铃鼓里头装满了豆角。当我摘不完豆角筋的时候,他会来帮我,我们就把新疆铃称为“豆角鼓”。“

    以后是十年,我们只有很少的来往,但彼此都知道对方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里,愉快地生活着。一天,他妻子来电话,说他得了喉癌,手术后在家静养,如果我有时间的话,请给他去个电话。我连连答应,说明天就做。他妻子略略停了一下说:“和他通话时请您尽量多说,他会非常入神地听。但是,他不会回答你,因为他无法说话。“

    第二天,我给他打了电话。当我说出他的名字后,回答是长久的沉默,我习惯地等待着因答,猛然意识到,我是不可能得到回音的,我便自顾自地说下去,确知他就在电线的那一端,静静地聆听着。自言自语久了,没有反响也没有回馈,甚至连喘息的声音也没有,感觉很是怪异,好像你面对着无边无际的棉花垛……

    那天晚上他的妻子来电话说,他很高兴,很感谢,希望我以后常常给他打电话,我答应了,但拖延了很长的时间。也许是因为那天独自说话没有加大声的感受太特别了。后来,我终于再次拨通了他家的电话,当我说完“你是xx吗?我是你幼儿园的同桌啊……”我停顿了一下,并不是等待他的回答只是喘了一口气,预备径自说下去,就在这个短暂的间歇里我听到了细太碎哗啦啦声……这是什么响动?啊,是豆角鼓被人用力摇动的声音!

    那一瞬,我热泪盈眶。人间的温情跨越无数岁月和命运的阴霾,将记忆烘烤得蓬松而馨香。

    那一天,每当我说完一段话的时候,就有哗啦哗的声音响起,一如当年我们共同把择好的豆角倒进菜筐。

    当我说再见的时候,回答我的是响亮而长久的豆角鼓声。

课内阅读。

掌声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因为她小时候生过病,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知道英子的情况。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师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几年以后,我们上了不同的中学。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阅读理解。

妈妈的账单

    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有时他得到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店里每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账单要经办,彼得经常被派去把这些账单送往邮局寄走。他渐渐觉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个小商人。

    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一个主意:也开一张收款账单寄给他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

    有一天,妈妈发现她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账单,上面写着: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为把信件送往邮局——10芬尼;为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为他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共计:60芬尼。彼得的母亲收下了这份账单并仔细地看了一遍,她什么话也没有说。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所索取的60芬尼报酬。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要把这笔钱收入自己的口袋里时,突然发现在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账单。

    他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彼得欠她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共计:0芬尼。

    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围裙口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