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2019届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在全球卫星导航多系统并存竞争和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滞后于产业发展需求,应用主要依赖国外系统;缺乏统筹规划,地面应用基础设施整体能力不足与重复建设并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尚未掌握核心技术,相关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尚不健全,产业集中度低,缺少龙头企业。因此,需要加快我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促进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格局将基本形成,产业应用规模和国际化水平将大幅提升,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兼容产品在重要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对国内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贡献率达到60%,在全球市场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摘编自2013年印发的《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材料二:

2017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已达到2550亿元,校2016年增长20.4%。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占比为35.4%,北斗对产业核心产值的贡献率已达到80%。

    为了突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核心芯片关键技术的瓶颈,国内芯片研发企业打造自主北斗芯片开放平台。由国内企业所研发的全球首个支持新一代北斗三号信号体制的多系统多频高精度导航定位芯片正式发布。同时芯片产业链企业根据自身需求针对芯片资源进行应用功能的二次开发,使芯片的综合能力得到再一次提升。

(摘编自新华网《北斗对产业核心产值贡献率达80%》,2018年5月19日)

材料三:

表一:北斗与GPS基本情况比较

比较项目

北斗

GPS

所属国家

中国

美国

发展过程

1994年启动,2007年发射第一颗北斗卫星,2012年建成北斗二代,已完成亚太组网,计划2020年全球组网

20世纪70年代初步建成,1994年全面建成。已覆盖全球,目前第三代GPS在研

定位精度

民用:10米(最新一代芯片达2.5米)

民用:10米

用户范围

主要军用,民用正在普及

军民两用

表二:北斗相较GPS的优势

比较项目

说明

三频信号

北斗使用三频信号,GPS使用双频信号。三频信号可以更好地消除高阶电离层延迟影响,提高定位可靠性,增强数据预处理能力,大大提高模糊度的固定效率

境内监控

GPS系统监控站全球分布较均匀。受地拔限制,北斗地面监控部分只建在中国境境内,这反而成了北斗的安全优势,不用受制于其他国家

(摘编自《2017—2022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行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材料四:

    2018年是北斗系统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建设任务最为繁重的一年。组网发射创造纪录,系统运行确保稳定,国际合作亮点纷呈,应用推广成效显著。

    根据计划,2019至2020年,我国还将发射11颗北斗三号卫星和1颗北斗二号卫星,在巩固亚太区域服务同时,这将会进一步提升全球服务性能。

    国内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交通运输等领域应用不断走深走实,全国已有617万辆道路营运车辆,36个中心城市8万辆公交车,使用北斗系统。港珠澳大桥采用北斗高精度形变监测系统,有效保障大桥安全运行。基于北斗的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有效改进我国中期天气预报质量。在大众应用方面,市场销售的智能手机大部分支持北斗定位功能;智能车载终端在30多个车型上实现批量应用。

    国际化实现新突破,北斗赢得海外广泛赞誉。缅句、泰国、阿尔及利亚、俄罗斯等多国相继采购北斗产品,服务性能和产品质量在当地创下口碑。北斗已进入国际民航、国际海事等多个国际组织标准,国际搜救卫星组织将北斗纳入全球卫星搜救系统计划。

(摘编自《中国北斗怎样服务全球》,《人民日报》2018年12月28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面临着依赖性强、规划不到位、国际竞争激烈的问题,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卫星导航系统产业,是一项艰巨的重大任务。 B、美国的GPS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建成,现已为本国军民服务,也为全球服务,我国的北斗虽起步晚,但目前也能为全球提供全面服务。 C、我国北斗系统采用较为先进的三频信号技术,该项技术的数据预处理能力较强,能有效地降低高阶电离的负面影响,大大提高定位的精准性。 D、我国北斗卫星系统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北斗符合相关的国际组织标准,其相关产品已为多国提供服务,其相关服务也被国际组织接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力发展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加快推动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 B、北斗系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产业产值在增加,与卫星导航技术相关的产业规模有增大可能,这表明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稳健。 C、由于地域的约束,我国北斗卫星地面监控没有建在境外,如果要提升北斗系统在全球的服务性能,还需发射更多的北斗卫星。 D、随着我国交通运输、气象预报、智能手机等领域广泛使用北斗卫星系统,发展该系统服务于民众的日常生活的主要目的已逐步实现。
(3)、为什么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走出国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小题。

中国古代文化是人类智慧的源泉

戚德刚

   日前,塞尔维亚知名汉学家、贝尔格莱德孔子学院院长拉多萨夫•普西奇博士在他位于贝尔格莱德老城中心的办公室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记者:普西奇教授,您是我所见到的外国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有较高造诣的学者之一,请问是什么缘由让你当初选择汉语,这个不论在文化还是文字方面和自己母语差异都非常大的专业呢?

   普西奇:我在中学时就对东方文化和哲学产生了兴趣,大约16岁时,我读了由德文翻译成塞文的《道德经》,对老子所说的“道”既不是上帝,也不是基督信奉的“神”很好奇,那“道”到底是什么呢?后来,我读了一些孔孟和荀子的书,仍然一知半解。于是,我把弄明白《道德经》作为学习中文的目的之一,也更加坚定了学习汉语的决心。1978年我中学毕业后进了贝尔格莱德大学哲学院,但汉语水平很差,好在贝大语言学院当时正好开设有汉语课,我就有了机会选学中文。开始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汉语的“说文解字”上,对老师所讲的关于汉字的来历和意义非常感兴趣,坚持了2年多。1985年我开始了为期三年的中国留学生活,回国后在贝尔格莱德大学哲学院任教。1991年哲学院开设选修课《中国历史和中国古代哲学》,开始我以为不会有多少人对这一课程感兴趣,但后来我发现自己错了!于是,我萌发了把老子的《道德经》翻译成塞文的想法,好让更多的塞尔维亚人了解老子。

   记者:您在中国留学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普西奇:去中国之前,我的中文口语可以进行交流,但阅读水平较差,中方安排我在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进修一年,随后到南京大学哲学系进修中国古代哲学,功课包括南北朝史学、古代哲学、禅宗、《道德经》等等。开始我根本读不懂这些深奥的原文课本,但是兴趣和信心给了我毅力,硬着头皮攻读原著,一段时间以后每天都会有新的收获,发现自己从原文中咀嚼的味道和读外国人翻译的读本有很大的不同,我几乎倾注了全部精力攻读汉语和中国文学。可以说,我在中国求学的三年,是最辛苦、最有意义的三年,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年。

   记者:普西奇博士,您对研究、推广中国古代文化“情有独钟”,并出版和发表了不少著作和译文,你认为自己的得意之作有哪些?

   普西奇:从 1991 年起,我在中国、美国、英国和塞尔维亚本国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30 多篇学术论文和多本著作,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和文集有《婴儿与水:老子的道》《老子宇宙观的探讨》《宇宙的纹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美的认识》《禅宗及其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中国当代美学:传统与现代化》以及《道德经》《中国古代四大哲学家》《中国当代诗歌选》《中国现当代小说选》等汉译塞作品,这些都受到读者的好评。

   记者:普西奇博士,请您谈谈中国古文化对现实的意义好吗?

   普西奇:有些不了解中国文明的人认为中国没有哲学家,这是非常错误的。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既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也是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涵盖了哲学、心理学、伦理、宗教等深奥理论,美国《纽约时报》曾将老子列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不无道理。学界认为,中国、印度和古希腊是世界古文化的三大支柱。中国今天的繁荣与发展就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据,中国古文化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文化的演绎与传承,而中国年轻一代对古文化的兴趣不足,他们更关注经济往来。殊不知,没有文化底蕴的经济交往是没有意义的,失掉传统文化的发展等于没有根基,没有根基融入全球化是经不起风浪的,因此中国年轻一代要读一读《道德经》。

(选自2013年9月23日《光明日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日,一档网综《中国有嘻哈》自播出后,便引发广泛讨论,无论是导师还是选手都大受关注。节目版权的问题一直颇受争议,早前就有网友质疑该节目无论是赛制、LOGO、舞台,甚至话筒都和原版节目相差无几。7月26日,韩国Mnet电视台证实《中国有嘻哈》没有购买《show me the money》版权,对节目高度相似的行为感到非常遗憾。无独有偶,上周湖南卫视刚刚开播的真人秀节目《中餐厅》,也因涉嫌抄袭踩到了雷点,部分网友甚至去豆瓣打一星以示抗议。近年来我国诞生的“原创”新综艺仿佛总能和韩国某热门综艺扯上关系。禁韩令下,版权不清白的新综艺越来越多。它们自诞生就不受欢迎,引起中韩网友、媒体阵阵讨伐。韩国方面也曾公开点名“抄袭”:东方卫视抄袭MBC综艺节目《无限挑战》,推出了《极限挑战》;湖南卫视抄袭SBS电视台《英才发掘团》制作了《神奇的孩子》,抄袭tvN电视台《三时三餐》制作了《向往的生活》。江苏卫视抄袭KBS第2频道《歌曲之争——胜负》和SBS电视台《神的声音》,制作了《更好的声音》和《一唱到底》等。

(摘自人民日报《从<中国有嘻哈>到<中餐厅>为何综艺总陷抄袭》)

材料二:

材料三:2017年春节前后,《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见面如字》《朗读者》等节目的播出赢得了受众的一片叫好,新一代文化类节目——“文化+综艺”的模式被观众盛赞为“一股清流”。

    “清流”自有源泉。中国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化,自有其深厚的内容供养。而梳理中国电视文化类节目的一路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受到观众好评的电视综艺节目表达形式的创新,特别是真人秀元素的吸纳,才是赢得观众的喜欢的良方。

    电视节目的功能说到底是大众娱乐,“寓教于乐”仍然需要适度的娱乐表达。而这一次“文化+综艺”类节目获得盛赞,恰好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受众对当前充斥屏幕的综艺娱乐节目成为纯粹游戏甚至恶搞的“愚乐”节目的厌倦。同时,经过近几年电视综艺版权的引进热,新一代“文化+综艺”类节目的模式创新,也为中国电视综艺赢得了文化自信,希望这一股文化的清流能够让中国的电视综艺最终走出“愚乐”之流。

    (摘自吴生华《从模仿引进到模式创新——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路径浅析》)

    材料四:“当我们一再说创新的时候,所谓创新,更多意义上不是全新的、前所来有的创造,更多的还是在原有节目元素基础之上的重新组合、与时俱进。创断,更多还是模仿基础上的新,继承基础上的新,对各种节目元素和文化要素的新的融合”。电视综艺节目在收视和口碑上的双向成功,与其真诚的态度、巧妙的节目定位、新鲜的表达语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电视综艺节目不仅要对受众进行细分;在细分市场中找准定位,开辟未被涉足过的领域,要从受众角度思考,尊重受众,带着真诚策划节目,而且要打破常规思维,整合各界各领域的资源,创新节目表达形式。

(摘自李红霞《浅谈央视<开讲啦>对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8月10日,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云平台的中央气象台智能网格预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国家气象中心天气业务内网建设小组历时一年研发,将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无缝接入中央气象台决策服务AP移动终端,标志着中央气泉台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服务正式跨入移动互联网和云平台时代。

    智能网格预报产品研发及其应用工作,是国家气象中心重点工作之一,下一步工作组会进一步明确定位,达成共识,打造以格点化实况预报产品为核心,面向预报服务的多终端应用体系,持续创新、改进完善,加强网格产品在影响预报和决策服务中业务应用。

(编自中国气象局网《中央气象台智能网格预报产品跨入移动互联云时代》,有删改)

材料二:

网格化预报就是针对每一个网格开展,与原来的定点预报相比,它在空间上更加精细,也更具针对性,以北京的预报为例,原来的预报仅以南郊观象台这一个点的气温、降水等表代表整个城市的天气情况;而通过开展网格化预报,针对北京的气象服务和天气预报可以精细地反映在整座城市每个不同的网格之中,目前,部分者份甚至可以做到分钟级的天气预报;在空间上,已有十几个省份可以实观3公里分辨率、2.5公里分变率乃至更精细化的预报。

    网格化预报精细不仅体现在空间上,还反映在能以每天更高频次的更新和发布上,原来,一天的天气预报中只会涉及一种天气现象,现在网格化预报可以儆到全国范围内逐3小时10天预报。随时随地,公众都能了解到自己当前所处网格是何种天气,能够清楚地了解气温、降水、风等多个基本气象要素。

    在原先的预报产品中,公众接触较多的就是气温、风和天气现象这3个要素,网格预报实现后,可以为公众提供更细致丰富的预报内容。当前的陆地和海洋预报产品就已细化到4大类18个气象要素。

(摘编自《网格天气预报“按需供给”》,有删改)

材料三:

(资料来源于2017年8月17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天气预报也变得越来越智能,那么天气预报员是不是将无“用武之地”了呢?国家气象中心业务科技处副处长赵瑞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气象是个复杂的系统,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降雨这种天气,即使水汽、湿度条件都满足了,但如果空气中没有“凝结核”,雨也下不下来。预报员的优势就在于其丰富的经验和对关键天气形势的把握。所以在智能预报的初级阶段,预报员多年的经验可以用来“培养”机器;当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人工订正的空间越来越小时,一部分预报员将会投入技术研发的工作中,另一部分预报员将主要转向对关键转折性天气过程的气象服务工作。”因此,在短期内天气预报员并不会被完全替代。

(摘编自《网格化预报,服务百姓个性需求》,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校园欺凌是一种长时间持续、对个人施以心理恐吓、身体和言语侵害的恶意攻击。欺凌让受害者感到痛苦、羞耻、尴尬、恐惧、忧郁,校园欺凌带来的伤害往往不可逆转。

    欺凌有三大显著特征:重复发生性、伤害性和力量的不均衡性。

    校园欺凌的加害方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群体。通常来讲,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到肢体欺凌,女生受言语欺凌或性骚扰的比例较大。大多数情况下,因为受害者与加害者之间有权力、体型、体能等方面的不对等因素,受害者无力进行有效反抗。

    通常有三类学生容易被欺负:言行失当者、弱势族群、异类学生。这些学生大多人际关系不佳,潜在欺凌者会基于情绪(看不顺眼)及工具(钱及地位)目的而展开攻击。受凌者因力量失衡而无力反抗,或害怕被报复不敢告诉他人。这越发会让欺凌者得寸进尺、不断重复。

(选自南方网《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学生?》)

材料二:

    对于欺凌这一社会问题,加拿大一些学生家长和专家有不同看法和主张。有人认为孩子面对肢体欺凌时要打回去,而“停止欺凌”机构的专家则认为,这样可能会导致暴力升级,有时会造成伤害程度加深。有人认为经历被欺凌可以磨炼孩子的性格,而专家指出欺凌会使孩子失去对他人的信任,损害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影响孩子健康的心理发展。有人也悲观地认为欺凌不可避免,孩子们总会这样做。

    专家指出,如果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一起努力,就可以消除欺凌。欺凌行为可能是模仿家长、电子游戏、电视或电影中看到的行为。根据反欺凌网站Bullying Canada.ca的调查,93%的视频游戏对暴力行为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对孩子会是一个不良的暗示。

报讯(选自新华网《加拿大校园欺凌面面观》)

材料三:

    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以外,学校管理与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也对校园暴力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数据分析显示农村学校在各种类型的校园暴力发生率上都要高过城市的学校。

(选自《光明日报》的《有多少校园欺凌不该发生》)

材料四:

    精神医学专家、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对记者表示,不同的孩子被欺负后可能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有的孩子会生气、闷闷不乐。有的孩子可能会对施暴者产生怨恨,出现明显的报复心理,而且可能长期存在这种报复心理。还有少部分人遇事总是忍着,但是他心里并没有释然,长时间的压抑会导致其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遭受同学欺负导致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一定要及早去治疗。心理医生会帮他做心理分析、心理辅导,让他去做心理调整,从而找到突破口,让他跳出这个心理阴影。只要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或者药物治疗,还是能够治愈的。”杨甫德说。

(选自《工人日报》的《帮助孩子对校园欺凌说“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短短49天内,“深海勇士号”历经5个试验海区,完成28次下潜、388项测试,最大下潜深度4534米,完成所有试验任务。副总设计师叶聪说:““深海勇士号’集成了我国近15年来的深海装备技术成果,国产化率达到95%。”核心技术自主化、关键设备国产化,是“深海勇士号”的最大特色。七O二所团队瞄准低运行成本、高可靠性、高可维性的目标,先后完成了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并将舱内布局优化设计技术、钛合金载人舱材料和制造工艺研究等10余项关键技术一一攻克。为攻克这些难题,团队花费了6年时间,许多自主研制的关键部件达到国家最高技术水平。

    (选自2017年12月9日“无锡新传媒”)

    材料二:

   

    中日等五国深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对比图

    材料三:

    下潜深度的确是深海探索能力的一种象征。但在专家看来,潜水器下潜深度并非越深就越好。“我们不仅需要下潜深度大的潜水器,还需要适应不同科考需求、到达各种不同海域深度的潜水器。”刘峰说。

    目前“蛟龙号”的“兄弟”—新型载人潜水器正在进行建造和试验,它的下潜设计深度就只有4500米。“4500米,意味着这款潜水器可抵达整个海洋面积的60%,能满足相当一部分科考需求。最重要的是,它的各个零部件不用像‘蛟龙号一样承受7000米水压,运行成本大大降低。”刘峰说,成本低意味着可以多下潜,科考性价比会更高。总让7000米“蚊龙号”去浅海,无疑是“大炮打蚊子”。

    深海除了蕴藏着丰富资源,是人类未来发展的蓝色空间,更是涉及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新疆域。深海领域的规则还没有完全制定好,各国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要争取在深海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这样才有底气提出中国的主张,才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掌握话语权,从而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规则。

    (选自2017年6月19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近日,由中国自主研制的海底10000米潜水器的载人球舱完成了出入口、观察窗的开孔工作。这标志着中国距离深达万米的马里亚纳海沟又近了一大步。

    人类的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任何国家的载人潜水器有过下潜万米的记录,在这一领域我们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经验。由于马里亚纳海沟压力巨大,这次中国研发的载人球舱从选材上就与“深海勇士号”和“蛟龙号”不同。这次载人球舱使用的就是之前一直被广泛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钛合金材料,科研人员发现钛合金用于深海装备更为理想。中国自主研制的万米载人潜水器预计将使用30年,钛合金几乎不腐蚀的特性大大提高了载人球舱的耐用性。另外要克服深海压强,钛合金球舱可以在下潜和上浮的过程中,保持硬度不变形,给潜航员提供安全的空间。

    通过我们之前在“深海勇士号”钛合金载人球舱上的经验,我国的载人球舱技术实现了同国外的跟跑和并跑,而且在这次的万米钛合金载人球舱的制造过程中就将实现技术的全面领跑。之前国外对于载人球舱的焊接常使用的瓜瓣焊接,也就是先制造西瓜瓣,再焊接为一个整球,这样下来整个载人球舱不仅焊缝多,而且工期也将被拉长。而这次我们在万米潜器上使用的半球焊接技术,不仪减少了焊缝数,更让整个载人球舱的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

    (选自2017年11月30日《中国青年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2018年,全国一多半的省份将从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制度。所有省级行政区域均突破文理界限,由学生跨文理选科,均设置“3+3”的考试科目。前一个“3”为必考科目,为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除个别省级行政区域仍执行教育部委托的分省命题任务外,绝大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后一个“3”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学考”)选考科目,由各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命题。

    浙江省外语种目和3门选考科目均一年两考,每个学生最多有两次机会;其他省目前对外语科目提供两次机会,很多省份均表示要创造条件增加提供两次机会的科目。

    学考的具体安排和作用方面,浙江省实行高中学考与高考科目在同一次考试中相结合的办法。同一科目命制两种试卷,一种为“必考题”,作为单纯的“高中学考”;一种为“必考题+加试题”,“一考两用”。其中“必考题”的成绩作为“高中学考”成绩使用;“必考题+加试题”作为“高考选考”成绩使用。两种试卷同时在不同试场开考,后一种试卷多半小时的考试时间,其中必考题试题相同。两种试卷的考试均允许学生跨年级参加,每位考生最多有两次考试机会。

    其他地区把高中学考区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分开组织考试。合格性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安排,等级性考试一般安排在高三年级,仅限当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参加,其中上海市对地理和生物两科分别在高二(下)和高三(下)提供两次机会,每位考生只能参加一次考试。合格性考试是高中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等级性考试用于统一高考招生。

    (摘编自边新灿等《中国考试:全国30个省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比较》)

材料二:

    2017年高考中,计划在浙江招生的近1400所高校里,有500多所高校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各高校所有专业(类)中,54%不限选考科目,46%设限选考科目,其中设限范围为3门的占33%,2门的占8%,1门的占5%。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组合的考生,可选考95%的专业;选择政治、历史、地理组合的考生,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科生,可选考66%的专业,比现行高考34%的选择面,高出近一倍。

   

    各高校专业(类)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比例 各科目考生选考比例

    (摘编自“浙江省教育考试网”刊文《2017年浙江省高考选科组合报考统计》)

材料三: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改革后,学生在校成绩以及综合素质将成为重要的录取依据和参考。根据河南省高考方案,高考招生录取基于“两依据、一参考”。“两依据”是指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就是指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参考条件。

    以河南为例,有专家指出,河南版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在评价内容上,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大方面与教育部保持高度一致。但也有其特色,例如在思想品德方面,增加了违规违纪和有无违法情况的评价内容,便于学校管理与记录。

    不只河南,全国多省份都明确将综合素质纳入到学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因素。专家认为,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的重要举措。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刊文《27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出炉综合素质成录取重要参考》)

材料四:

    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域均明确要逐步减少、合并乃至取消录取批次。浙江从新高考首届学生毕业的2017年起,除特殊类型(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定向招生等)提前录取外,统一高考招生取消所有录取学校批次,纳入统一高考招生的本科院校和专科(高职)院校同时填报志愿、投档录取。

    按专业(类)还是按院校填报志愿和投档录取?志愿设置成为关注焦点。各省级行政区域,基本上都明确高校按专业(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基本上确定了“1门对应即可”的机制。但具体是按院校还是按专业投档,只有少数省份已经在改革方案中提及。浙江在2014年即明确“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实行基于专业的志愿运行模式,录取时直接投档到专业录取,充分尊重学生既要选学校又要选专业的选择权。

(摘编自“南昌教育信息网”刊文《借读全国各省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