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语文招生训练卷专题训练卷(十一)文言文课外阅读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面“其”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吾其还也。 B、以其无礼于晋。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式机智善辩的一组是(    )

①若使烛之式见秦君,师必退

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④共其乏困,看亦无所害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下面各句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夫香,何厌之有?

A、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B、微斯人,吾谁与归? C、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D、何陋之有?
(4)、翻译下面句子。

①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 , 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于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

【注】①卫鞅:即商鞅。②孝公:指秦孝公。 ③商:古代地名。④至行:贯彻到底。⑤讳:避忌。⑥黥(qíng)劓(yì)其傅:指卫鞅因太子犯法,对其师傅处以黥劓的刑罚。黥、劓,皆为古代酷刑。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严先生祠堂记

先生①,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 , 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 , 天下孰焉? 惟先生以节高之⑤。既而动星象⑥,江湖 , 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 , 天下孰加焉? 惟光武以礼之。

在《蛊》之“上九” , 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 , 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器 , 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 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某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其为后者四家 , 以奉祠事。又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 , 山高水长!”

(选自《范文正公集》)

【注释】①先生:指严光,字子陵。②《赤符》:即《赤伏符》。③臣妾亿兆:统治天下成千上万的民众。臣妾.这里指被统治的人民。④加:超过。⑤以节高之:谓光武即帝位,天下慑伏,只有严光以气节尊崇光武,保持独立的人格。⑥动星象:传说严先生和光武帝一起睡觉,惊动了天象。⑦归江湖:指严光离开洛阳后去富春江畔隐居。⑧泥涂轩冕:视官爵如同粪土。泥涂,污泥。轩冕,原指前高而有帷幕的车子和礼帽,此借指官爵。⑨《蛊》之“上九”:《周易》蛊卦的上九爻说。《蛊》,《周易》的卦名。后文中的《屯》也是《周易》的卦名。⑩阳德方亨:阳德正通,无比显达。 亨,通。⑪器:气量。⑫乃复其为后者四家:指免除先生的四户后人的徭役。复,免除徭役。后,后人。⑬泱泱:水深广无边的样子。⑭风:风范。⑮山高水长:指能够世代相传,与山水共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