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人教新课标版2018-2019年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六单元检测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外婆家

    直到现在,我还是常常想着我的外婆家。

    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我又梦到了那座梅溪镇上的古老的屋子。曾经消磨了我整个童年的那间“藤花书屋”,依旧没有改变一些样子。一种不知名的藤本植物,从窗外爬起来,带着那些绿得可爱的叶子,一直爬上了屋檐,窗外便好像张了一个绿色的帷幕;有的开出几朵小小的淡红花来,更是美丽得叫人不忍离开。

    春天,书屋前面花坛上的大丽花开了,红的、紫的、黄的、白的……一丛丛,把这朴素的院子,点缀成洞房似的。一群群的蜜蜂,从墙外飞来,盘旋在这些花上,不住地唱着它们的赞春歌。

    书屋后面,是一个大竹园,一根根的翠竹,不时发出飒飒的响声,仿佛它们在絮语着。当我们走进这竹林的时候,脚下踏着那永远照不着太阳光的泥土,软软的,真比踏着厅堂上珍贵的地毯还舒服。夏天,我们常常摊开一条席子,带着一壶凉茶,躺在那里读故事书,要是沉沉睡去了,不妨就来一次“午倦抛书昼梦长”。

    墙外人家,尽有搭着瓜棚、豆架的,秋天到了,晚上明月如水,从那些棚架上的绿叶丛中,不断地送过“沙沙!沙沙!”的歌声来,很容易地把我带进甜蜜的梦乡。

    冬天是最寂寞不过的,但是,在这书屋的火炉边,我曾经和表妹们烤过山芋吃;在这书房外的一片大雪中,我们曾经堆过雪人玩。

    这一切都像真的一样,在昨天晚上的梦中,我又一次到了外婆家。

(1)、为什么“我”把外婆家那古老的屋子称为“藤花书屋”?
(2)、短文是按顺序来描写外婆家的景色。
(3)、说一说,在夏天里,“我”的快乐是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

感恩的习惯

       小侄儿在乡下读书,三年级要学英语,便利用暑假提前随我入城。学习之余,他每天总要画张画给我:或大或小的白纸,用铅笔勾出一花一草或一小人,写上一行不算整齐的铅笔字,有时是:“姑姑,谢谢你!”有时是:“姑姑,你辛苦了!”

       我问小侄儿:“干吗送我礼物?”不善言谈的侄儿红了脸,轻声说:“老师教的。老师让每个小朋友们都要学会感恩。任何时候受到帮助,都能不忘了说谢谢。”我说:“姑姑是家里人,还用客气吗?”小侄儿说:“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

      小侄儿的话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我不知道是怎样的老师,能让孩子养成如此好的习惯。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

第一次,在我过生日时,我为母亲买了件羊绒衫,花掉三个月稿费。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这么薄的东西,能比羊毛衫暖和?”冬天过了一大半,母亲也未曾舍得穿,倒是拿出来看过多次,每次都仿佛看自己熟睡的孩子,有一点折痕,都抹了又抹。她幸福地眯着眼睛,骂我浪费。这一切都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为母亲创造了快乐,也分享着母亲的快乐。

       第一次,在父亲节,牵了父亲的手祝他快乐。父亲不善言辞,以前一个月和我说的话,加起来没有母亲和我一天说的话多。我曾羡慕人家的女儿勾着父亲脖子撒娇,为自己有父亲没父爱而伤心。现在想来,没有父亲起早贪黑,用辛苦的劳动铺平我的大学之路,我又怎能有今天?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成人后,第一次牵了父亲的手,他和我的话竟多了起来。这让我悟得:原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也需要表达。

感恩之习,不仅给我创造了生机,亦给我的女儿带来了希望。耳濡(rú)目染中,7岁的女儿亦学会了感恩。有一次,她英语考了100分,她说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和她一起努力的结果,于是自己动手制作了谢师卡送给老师。后来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她的次数,竟因此增多了。她终于不再害羞,敢于举手发言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

    ①五月里的一个早晨,我们从西宁乘车向青海湖的鸟岛进发。汽车沿着青藏公路向前飞驰,翻过日月山穿过倒淌河,来到碧波万顷(qǐng)的青海湖。我们驾起一叶轻舟驶向美丽的鸟岛。∥

    ②踏上鸟岛,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缭乱。抬头望,天空中是一群群的飞鸟,红的、蓝的、白的、花的,组成一幅幅色彩夺目的锦绣画卷。低头看,满岛都是各种各样的鸟、鸟巢和鸟蛋,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湖水里,那披着彩色花衫的是斑头雁,小巧玲珑(lóng)的是燕鸥,张着长长的嘴东张西望的是环嘴鹜(wù),还有洁白的天鹅,美丽的风头潜鸭,迈着长腿踱(duó)步觅食的黑颈鹤(hè)……我们大概数了一下,就有一百多种鸟呢!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好一个鸟的乐园呐!

    ③这岛上生活着十万多只水鸟,它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如果敌害来犯,岛上所有的鸟都能团结起来,共同时敌。我们刚上鸟岛不久,就亲眼看见了一场“鸟岛保卫战”。

    ④天空出现了两只黑鹰,企图掠(lüè)取岛上刚刚孵(fū)化出来的幼雏(chú)。两只放哨的大雁发现了,一边呱呱地报警,一边勇敢地迎着黑鹰冲了上去。接着岛上所有的鸟纷纷起飞迎敌。

    ⑤两只黑鹰高高地盘旋着,群鸟在下面低飞。忽地(hū dì),一只黑鹰俯(fǔ)冲下来。只见斑头雁用自己的翅膀和身体组成一道铜墙铁壁,挡住了黑鹰。第二只黑鹰偷偷从另一边向地面冲击。这时,鸬鹳(lú guàn)群奋起回击,迫使两只黑鹰向高空飞去。群鸟在鱼鸡的带领下,发起冲锋,围住了两只黑鹰,时而上,时而下,叫着,啄着,两只黑鹰被啄得遍体鳞伤,急忙向远方逃去……∥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骆驼图书馆(节选)

    撒哈拉是一个男孩,只是他并不知道,自己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同名,自然,他更不知道自己就踩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央。

    有两头骆驼每周总会在星期二准时出现在那个叫塔里的沙丘下,等待周边部落的少年前来借阅图书。图书管理员奥利奇是骆驼图书馆的创始人。他要求大家尽量坐在原地看书,看完之后就可以直接归还。一直以来没有人反对,因为大家都不希望图书因为离开骆驼图书馆而流离失所。

    可是,因为撒哈拉对书的热爱,有一次,黑暗已经笼罩大漠,奥利奇赶着骆驼要离开时,撒哈拉终于鼓足勇气伸出了右手。他要借书,并且发誓:在下周的这个时候,一定亲手把书放回骆驼图书馆。

    奥利奇犹豫了许久,但最终还是被撒哈拉的真诚打动了。他抽出一本书交到撒哈拉手里,还用力地拍了拍撒哈拉的肩,说:“你要知道,骆驼图书馆是撒哈拉部族的希望,很多和你一样的孩子都希望能读书,能通过书本了解世界,走出文化的荒漠。”撒哈拉点点头,表示会将手中这本没有封面的书视若珍宝。骆驼图书馆有一句口号——撒哈拉沙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片沙漠没有文化。

    然而,就在撒哈拉借走书的第三天,全部落的人突然要搬迁了,撒哈拉抱着书不肯离开,但父亲粗壮的手臂没能让他如愿。直到一年后,当部落的人重新搬回原地,撒哈拉第一时间便是奔向塔里。但他等待了许久,却终未发现骆驼铃响……

    多年后,撒哈拉已经从一个小读者变成了骆驼图书馆的管理员,每当有人过来借阅图书,他都会虔诚地说一句话——不要让撒哈拉永远是文化的荒漠。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听秦腔

音律是人类最纯洁、最迷人的一种语言。心中隐不去的音律中,有苏州园林翠鸟的婉转啁啾,有黄梅戏行云流水般的唱腔,有辉煌大厅里让人心旌摇动的交响乐曲。但似乎总还有另一种声音,它粗犷豪迈,盘旋在高天流云之间。它在春天里回荡,在冬雪中徘徊;它在欢乐时嘶吼,在忧伤时泣诉。它就是秦腔。

在城里的公园林下、出租车内,在乡下的田间地垄、牧羊坡上,人们都在哼着吼着秦腔。聆听那些气冲斗牛似懂非懂的唱词,你会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原生态歌调的浓郁氛围。秦腔诞生在八百里秦川,那是沟壑纵横的山沟沟,那是十年九旱的贫瘠地。秦腔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大苦中的大乐。你看,骄阳似火,广袤的原野上,热风起处,大地上泛滥着一种浓郁的麦香。农人们挥镰收割,汗如雨下,在巨大的空间背景下显得渺小和无助。当累得筋疲力尽时,农人直起腰仰头大吼一段秦腔,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下子随着腔调走远了。

听多了秦腔,便体味到其中有“快板”和“慢板”之分,高兴时唱“快板”欢音,像壶口黄河,奔流如泻,酣畅淋漓;悲苦时唱“慢板”苦音,像深谷的冷泉,如泣如诉,幽咽凄凉。但无论“快板”“慢板”,都感情真切,既朴实又夸张。

唱秦腔时要用生命的底音。这声音带着冷峻之气,是经过西北黄土高原冷风搓揉过的;这声音还带着血丝,发自肺腑,磨烂喉咙,有一种粗犷、悲壮的气势。有时候这声音也是妩媚婉转的,但没有丝毫的扭捏作态,也绝不故弄风骚,那是赤足走在黄土地上的一种大方,一种本色,是原始的返璞归真。

我听过阴柔婉约的《梁祝》,也听过狂欢喜庆的《金蛇狂舞》,但总感觉它们是纯粹的艺术,而秦腔却是来自世世代代秦人心中的音律,散发着泥土气息,是真真切切的生活,朴实无华又隽味深长。

秦腔,让人挥之不去,魂牵梦绕……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