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测试试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不礼义而受之

③是亦不可以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 B、选文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身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D、面对生死抉择,那些“舍生取义”者表现的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梯   子
                                                                                              周粲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
        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
        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
        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
        爸爸看了看他九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
        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
        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
        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
        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
        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了,你再下来。”
        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不好听的。
        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就像游泳时跳进水里去一样,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抱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边。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就开花。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儿子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
        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
        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
        但是儿子显然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然而他还是不敢违抗命令。他站在那儿,动也不敢动。
        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
        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一个还没熟透的橘子。
        爸爸喊了:“一……二……三!”咬紧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扑的一声,摔得支离破碎……
        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方。他把掉到他两手中的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
        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张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什么骗我?”
         爸爸笑出声来,爸爸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
        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他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
        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偃蹇而优游 , 逍遥而相羊 , 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予,四方之寓人也,行止无所定,而于是阁不能忘情,( )将与上人别而书此以为之记。

(节选自刘基《松风阁记》,有删改)

【注】①方舟上人:僧人名。②偃蹇而优游:自得悠闲地游览。③相羊:徜徉。④濯颍水、登首阳:相传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认为尧的话弄脏了他的耳朵,跑到颍水边上去洗耳朵;伯夷、叔齐在周武王灭殷以后,避居于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这两个是关于品行高洁、清廉的典故。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