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一二单元)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天的美景

    春天来了,带给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小花一朵一朵地盛开,有红的、黄的、粉的、紫的,五彩缤纷,美丽无比,她们好像在互相争奇斗艳地比美;美丽的蝴蝶在空中飞舞,像是一朵朵会飞的花:忙碌的蜜蜂像一个红娘,在花中替人牵线。

    春天的鸟儿特别活泼,唱得歌婉转动听;春天的阳光轻洒在大地上,一片暖洋洋的:儿童的游玩声、笑声和可爱的脸孔,带给了大地欢悦。

    在这美好的春天,到处鸟语花香,充满喜气,我们可不要让这美好的春光溜走了!

(1)、这段话主要写来了,带给一片生机勃勃。
(2)、我能写出和“五彩缤纷”意思相近的词语:
(3)、从哪儿看出鸟儿特别活泼?
(4)、你准备怎样做才不让美好的春光溜走?
举一反三
阅读百花园

泥土赞

……

    泥土不仅对万事万物的生存来说功不可没,而且它那默默无闻的无私精神更是难能可贵的。用泥土铺路,富人可以走,穷人也可以走;有身份的人可以走,普通百姓也可以走。在泥土上种植,香花可以生长,野草可以生长;大树可以生长,荆棘也可以生长。用它打坯烧成砖瓦盖房,可以用来办公、生产、也可以给所有人居住……无论用泥土做什么,它都一样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泥土是那样平凡,又是那样伟大。

    由泥土我们想到了人。那些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登上领奖台的时候,又是鲜花,又是掌声,又是奖牌,不仅个人风光,而且受人尊敬。自然,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模范之所以成为模范,都与他们本身的努力、奋斗、拼搏分不开的,但是他们背后无不有众多默默无闻的人在支持他们,帮助他们。就拿体育运动员来说,在世界大赛中顽强拼搏夺金摘银的运动员,为国家争得荣誉,应该称赞。而他们周围的领队、教练员、医生和其他工作人员对他们的陪练、指导、帮助、关怀、不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吗?世界冠军是光荣的,那些像泥土一样默默无闻的培育冠军、服务冠军的工作人员,同样应该受到尊敬,应该得到赞扬。

    我赞扬无私奉献的泥土,更赞扬像泥土一样无私奉献的人!愿这样的泥土多一些,更多一些。那样,我们的社会会发展得更迅速,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海鸥

佚名

    ①沙滩上一群海鸥在用黄色的小嘴脖子上的羽毛尖嘴在身上蹭再啄再蹭蹭走到有海水的地方抖一抖嘴往水里轻轻点回头再啄蹭一番。相互看一下,让对方当自己的参谋,迎着太阳望望远方的海,抖擞抖擞精神;迎风吹吹稍显凌乱的羽毛,理顺。海鸥面朝大海梳洗打扮,如人对镜梳妆。黄黄的嘴巴,白白的脖颈,灰白的身体,尾巴尖上恰当的一抹黑,多么典雅的装束。小小的橘红色爪子,轻轻点跳、弹跳,把沙滩当成了大舞台,自由跳出轻盈又有节奏的舞蹈,跳一曲海之恋、鸥之情。

批注:____

    ②海面上,成群的海鸥星罗棋布,一会儿扎个猛子,一会儿潜一下水,有一对远离了鸥群,潜水嬉戏,双宿双飞很甜蜜。多数海鸥安静地漂在那儿,享受阳光海 风,小小的头偶尔抖动一下。忽而又展翅高飞,一只飞起来,两只开始扇动翅膀,紧接着一群起飞,盘旋、鸣叫!张开的翅膀让人看到了它们更优美的舞姿。白白的肚皮,一会儿翻转过来,灰白的翅膀又迎面而来,待你抬头看时,它已展翅回旋到海的上空。

    ③多美啊!这海上的精灵海构成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常叫人留恋海边。

    ④远望,一道道阳光始终对着起飞的海鸥,像追光灯一样照耀它们。海风一下下轻拂,把金片吹散,又合拢,在闪闪的光芒里,海鸥展翅高飞! 

(根据学生优秀作文改编)

阅读理解

二泉映月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 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 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呀!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 月光似水,静影沉 , 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荔枝蜜

①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说:蜜蜂轻易不蜇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耗尽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②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四围是山,怀里抱着一潭春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刚去的当晚,是个阴天,偶尔倚着楼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断?记得楼前是一片比较平坦的园林,不是山。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赶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来是满野的荔枝树,一棵连一棵,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透缝,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小山似的!

③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____,____”。偏偏我来的不是时候,满树刚开着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新发的嫩叶,颜色淡红,比花倒还中看些。从开花到果子成熟,大约得三个月,看来我是等不及吃鲜荔枝了。

④吃鲜荔枝蜜,倒是时候。有人也许没听说这稀罕物儿吧?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汪洋大海,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多。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滋养精神。热心肠的同志为我也弄到两瓶。一开瓶子塞儿,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味儿。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⑤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⑥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温泉公社的养蜂场,却起了个有趣的名儿,叫“养蜂大厦”。正当十分春色,花开得正热闹。一走近“大厦”,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

⑦养蜂员老梁领我走进“大厦”。叫他老梁,其实是个青年人,举动很精细。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小心翼翼地揭开一个木头蜂箱,箱里隔着一排板,每块板上满是蜜蜂,蠕蠕地爬着。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别细长,每只蜜蜂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粉供养它。

⑧老梁叹息似的轻轻说:“你瞧这群小东西,多听话。”

⑨我就问道:“像这样一窝蜂,一年能割多少蜜?”

⑩老梁说:“能割几十斤。蜜蜂这物件,最爱劳动。广东天气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给它们留一点点糖,够它们吃的就行了。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

⑪我又问道:“这样好蜜,不怕什么东西来糟蹋么?”

⑫老梁说:“怎么不怕?你得提防虫子爬进来,还得提防大黄蜂。大黄蜂这贼最恶,常常落在蜜蜂窝洞口。专干坏事。”

⑬我不觉笑道:“噢!自然界也有侵略者。该怎么对付大黄蜂呢?”

⑭老梁说:“赶!赶不走就打死它。要让它待在那儿,会咬死蜜蜂的。”

⑮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可是呢,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⑯老梁回答说:“蜂王可以活三年,一只工蜂最多能活六个月。”

⑰我说:“原来寿命这样短。你不是总得往蜂房外边打扫死蜜蜂么?”

⑱老梁摇一摇头说:“从来不用。蜜蜂是很懂事的,活到限数,自己就悄悄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

⑲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⑳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在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㉑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酿造着未来……

【小资料】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