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通州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材料一:汉武帝即位时,只有16岁,年轻有为,他下诏,令各郡县推举人才,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武帝发现了像董仲舒等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对出身低微的人,他也能破格录用。如出身贫寒的主父偃,长期怀才不遇,后来他到长安直接向武帝上书,武帝很赏识他,相见恨晚,立即任他为官,后来一年内竟将他升官四次。-----选自中学历史课本(1)材料中提到的两位历史人物董仲舒、主父偃分别给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些建议帮助汉武帝将西汉王朝推向了顶峰,这个顶峰是什么局面?材料二: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割大腿上的肉)以啖腹(填饱肚子),腹饱而身毙。……”---《贞观政要》大臣向太宗进谏(2)“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全盛打下了基础,结合材料,你认为太宗的哪些治国举措有益于“贞观之治”的出现?(3)结合材料,分析两位帝王在其统治期间都出现治世局面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李密是隋末起义军首领,为讨伐隋炀帝,其属下祖君彦撰写了《为李密檄洛州文》,历数隋炀帝十大罪行,言其罪过“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檄文还对隋末社会状况作了这样的描述:“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材料二:杜佑《通典》记载: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材料三:《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