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①远眺,全长5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形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②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桥。

    ③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叉得建矮 , 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同时在海道两端建起人工岛连接桥身。

    ④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⑤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隧道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采用120个巨型钢圈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每个圆筒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一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工程当年开S--,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记录。

⑥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要让33节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的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下管的岛隧工程,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攻关,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跃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⑦这是世界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5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⑧施工现场紧邻航道,每天来往航船多达4000余艘。另外,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也对建设者提出了严峻桃战。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道。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不论大小,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像“搭积木”一般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密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⑨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白海豚的干扰?工程团队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300多次出海跟踪,拍摄30多万张照片,标识了海域内的白海豚数量,并摸清白海豚的生活习性,在施工时采取了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大桥主体工程完工后,白海豚的数量,由施工之初的约1400头,增加到了约1800头。

    ⑩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从可研阶段到开工建设,科技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这个超级工程集结了我国在桥梁设计和施工、材料研发、工程装备乃至生态环保领域的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在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领域取得全面突破,为我国交通建设行业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了引领作用.

(1)、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有哪些?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2)、文章第③段画横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⑧段中划线测语“全部”和“无论……都”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道,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不论大小,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像“搭积木”一般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密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4)、下面关于原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港珠澳大桥既满足了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的要求,又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 B、港珠澳人桥上的人工岛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记录。 C、港珠澳大桥钢板用量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5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 D、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科技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为我国交通建设行业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了引领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说明文《神奇的彩色棉》,完成题。
①不用染料,不用着色,你就能穿上色彩艳丽的衣服。这是变魔术吗?不,21世纪,一个新兴的产业——彩色棉产业就有这样的神奇本领。
②农村的孩子都知道,棉花的花朵是洁白的,人们收获洁白的棉花后,脱籽、纺纱,纺成了一锭锭的纱,再织成纺织物,就成了布料,如果染上色或印上花,就是美丽的衣料、窗帘、床单等等。
③而彩色棉花的棉花纤维中含有天然的彩色色素。不用印染,用彩棉织成的布就可直接做成花衣裳。彩色棉花是新的棉花品种吗?不是。彩色棉古代就有,可考证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千年之前。在十八九世纪,墨西哥和秘鲁以及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都种植有彩色棉。然而,由于彩色棉花产量低,纤维短,因此逐渐被人遗弃,以至许多人都不知道棉花还有彩色的。
④20世纪60年代,美国、前苏联、墨西哥等国家,又开始对彩色棉进行研究。90年代初,美国在改造利用野生彩色棉技术上取得突破,培育出多种颜色的长纤维彩色棉花,并进行了大面积种植。不久,面目一新的彩色棉纺织品及服装进入市场。随后,其他一些国家在研究中也相继取得成功。缤纷多彩的彩色棉服装,在一些城市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1994年,我国也从美国引进了一批彩色棉种子进行试种。
⑤彩色棉花不仅色彩自然柔和,而且在种植过程中不需要农药,在纺织过程中也不需要化学染料。这样,就使得产品及周围不会受到污染。美国年销售额为100亿美元的牛仔裤用料斜纹粗棉布,再也不用染色了。制成服装后,柔软舒适,永不褪色。彩色棉因没有沾染任何化学物质,不会引起皮肤病,被人们誉为“绿色产品”、“环保产品”,而用彩色棉制作的服装则被称为“生态服装”或“保健服装”。
⑥我国对彩色棉的研究后来居上,使淡蓝、橘黄等8种颜色的遗传基因达到稳定状态。 1998年彩色棉种植面积一跃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产品远销欧美和日本等国,供不应求。 专家预测,在未来5年内,我国彩色棉年产量可达1.2万吨,可生产成衣2000万件,老百姓也有望穿上这种“保健服装”了。

关于“方言”的主题阅读。
【民间声音】
        关于“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
        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衢州本地话。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衢州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衢州本地话,但那种老衢州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衢州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
        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这代人还能活多久!
        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衢州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衢州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摘自“三衢论坛”,有删改)
【学者言论】
        ①“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钱乃荣(著名语言专家)
        ②“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她)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程乃珊(著名作家)
        ③“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耻的。”               ——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
        ④“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敬文东(文学博士)
        ⑤“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保护方言。”——陈章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梯子

周粲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

    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爸爸看了看他9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让你来就让你来。”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你再下来。”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是不好听的。

    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便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旁。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开花。儿子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

    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儿子显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他站在那儿,动也不敢动。

    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一粒还没有熟透的橘子。爸爸喊了:“一……二……三!”咬着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噗的一声,摔得支离破碎……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方,把掉到他两手中的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张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什么要骗我?”爸爸笑出声来。爸爸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

    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他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风调个方向吹① 

王晓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这是《国风》里写母亲与子女的诗。 初读即爱,再读更喜。外人不知道,这段日子我们姐弟和老母亲经历了怎样的一段煎熬。

母亲十多年前从乡下老家到了几百公里之外的苏州,帮衬弟弟一家,做家务,接送孩子,多年如一日。母亲如一颗螺丝钉,嵌在家庭机器上。

假期,让母亲陪小孙子到我住的小城来补课,这样的理由才能让她暂时丢开一切,来我 这里小住几日。母亲一刻不闲,把我楼上楼下犄角旮旯擦得亮亮堂堂,我们回家,还以为开 错了门。我已过半百,还是她的孩子。她要把多年不能照顾我的缺憾补上。

我白天问问孩子的学习,晚上带奶孙两个逛逛吃吃。送她回苏州后,还带她去金鸡湖看 音乐喷泉,去了观前街,尝了松鹤楼,又到葑门那边吃了肉汤圆,还点了鑫振源的大虾生煎 和苏式面,乐得母亲跟一起剥鸡头米的老姊妹大谈这几天的新奇。

后来,母亲有点不舒服,我们都以为是小事。我的假期结束,要赶回去,便关照小侄女,带奶奶去医院看看。这一去,就被医生留下了。再和她通话,母亲的声音涩涩的,却硬气,说这么大岁数了,什么情况都能接受。我们不能接受。母亲苦尽甘来,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我也快到退休的年龄,正打算带着爸妈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吃没吃过的,看没看过的,弥补 我远嫁的缺憾。

忙碌的弟弟停下手里的工作,去医院陪护。住院挂水,等待手术。那一天,淅淅沥沥下 起小雨来,被雨淋湿的马路上残留着片片落叶。漫长的四个多小时,母亲说睡了一觉就做好 了。手术过程中护士出来告知:快速病理检测是良性的。全家都松了一口气。医生又告诫,最终结果要等再检测。尽管还没百分百把握老母亲平安无事,但我们的心里都轻松了不少。事实证明,出院时最终检测结果仍是良性的。从手术到出院只用了三天,我的母亲闯过了这一关。我们并没有觉得医生之前的话危言耸听,相反,我们非常感激这样的警醒。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母亲还年轻,永远生龙活虎。我们孝顺的时间还很长很长,不争朝夕。

三年前,我动过一次大手术,感受过立在悬崖边的惶恐。痊愈后,格外珍惜生命,珍惜亲人。医院陪护期间,弟弟发了张病房里的深夜配图,说母亲住院才知道父母已老。一场病 痛,让我们更加珍惜父母,体恤彼此。凯风自南,往后余生,风调个方向吹。退休后,如果 有可能,我也到苏州去住。你听杜荀鹤在《送人游吴》里说得多好: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 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江南 在左,亲人在右,夫复何求?

【注释】①选自 2023 年 10 月 10 日《扬子晚报》,有删改。②棘心:酸枣树初发的嫩芽。这 里比喻子女。③劬(qú)劳:劳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