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四川省南充市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骆驼图书馆(节选)

    撒哈拉是一个男孩,只是他并不知道,自己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同名,自然,他更不知道自己就踩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央。

    有两头骆驼每周总会在星期二准时出现在那个叫塔里的沙丘下,等待周边部落的少年前来借阅图书。图书管理员奥利奇是骆驼图书馆的创始人。他要求大家尽量坐在原地看书,看完之后就可以直接归还。一直以来没有人反对,因为大家都不希望图书因为离开骆驼图书馆而流离失所。

    可是,因为撒哈拉对书的热爱,有一次,黑暗已经笼罩大漠,奥利奇赶着骆驼要离开时,撒哈拉终于鼓足勇气伸出了右手。他要借书,并且发誓:在下周的这个时候,一定亲手把书放回骆驼图书馆。

    奥利奇犹豫了许久,但最终还是被撒哈拉的真诚打动了。他抽出一本书交到撒哈拉手里,还用力地拍了拍撒哈拉的肩,说:“你要知道,骆驼图书馆是撒哈拉部族的希望,很多和你一样的孩子都希望能读书,能通过书本了解世界,走出文化的荒漠。”撒哈拉点点头,表示会将手中这本没有封面的书视若珍宝。骆驼图书馆有一句口号——撒哈拉沙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片沙漠没有文化。

    然而,就在撒哈拉借走书的第三天,全部落的人突然要搬迁了,撒哈拉抱着书不肯离开,但父亲粗壮的手臂没能让他如愿。直到一年后,当部落的人重新搬回原地,撒哈拉第一时间便是奔向塔里。但他等待了许久,却终未发现骆驼铃响……

    多年后,撒哈拉已经从一个小读者变成了骆驼图书馆的管理员,每当有人过来借阅图书,他都会虔诚地说一句话——不要让撒哈拉永远是文化的荒漠。

(1)、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①流离失所:

②视若珍宝:

(2)、骆驼图书馆的创始人是,他对孩子们读书的要求是:
(3)、再读选段中的句子“奥利奇犹豫了许久”,想象奥利奇当时可能想些什么?
(4)、骆驼图书馆的口号是:;你是这样理解口号的:
(5)、撒哈拉抱着书不肯离开的原因是:;他可能会想:
(6)、你是怎样理解画“”的句子,请写下来。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感恩的心

     老师,是世界上最平凡却又最伟大的职业。有人说老师是无私的蜡烛,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在我的心里,老师像连接知识与人类文明的桥梁,引导我们一步步踏向知识的彼岸。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堂很特别的作文课,留给了我很深的印象。那是语文老师“改变”了上课的传统方法,带我们到了实地“考察”。要我们以拥抱大自然为题,把春天里的各种风景写出来。语文老师怕同学们弄虚作假,不能写出真情实感;又怕同学们没有时间外出,不能寻找春天来临的足迹,便决定亲自带同学们来到公园寻找春天。同学们知道后高兴得欢呼雀跃,兴奋得手舞足蹈。因为这毕竟是同学们第一次外出上课。来到公园,语文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各种在春天里盛开的花,并且现场就请同学们描述各类花朵的外形与香气。在游园的最后,老师笑着说:“写作文,就是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并且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来。”语文老师的话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写作文的真谛,同时也佩服语文老师上课方法的“独特”。

    就是这样,我们的语文老师用自己授课的方式,用自己关爱学生成长的朴素情怀,表达了一种“烛光和春蚕”的精神,老师啊,您是我们学习的导师、您足我们做人的楷模,我们能报答您的只有加倍地学习、快乐地成长。老师啊,请您相信我们,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将怀着感恩的心去报答您对我们那份真诚的爱。

课外阅读。

你一定会听见的

    你听过柳树梳头的声音吗?你听过一大群小蚂蚁跑步的声音吗?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

    也许你会说:“这都是想象的,我怎么能听出来呢?”那么我再说清楚一点。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麻雀在窗沿唱歌,当一只小狗忙着啃骨头,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老母鸡在啄米吃,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

    你总听过风的声音吧?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你总听到什么了吧?

    你总听过水声吧?当山间的清泉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砸向屋顶,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到盛水的盆里,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

    只要你的耳朵能够听,从你出世那一天起,你就在听了。你学着听奶奶摇摇篮的声音,妈妈冲奶粉的声音,爸爸说话的声音,学着听开门、关门、上楼梯、电话铃的声音。你很快懂得:每一种声音,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从声音里,你逐渐熟悉了你身边的世界;在声音中,你逐渐成长。

    但是,当你一天天长大,当你熟悉了许多声音后,不知不觉中,你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趣。你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用心听周围的各种声音了。一些声音你没有听见,好像它们发出时,你的耳朵正好关闭了似的。

    别让你的耳朵关闭:在寂静的夜里,听一听外面有什么声音传来;在闲暇的时候,听一首从来没有听过的歌曲或乐曲……

    用心听吧,你一定会听见的,然后你会微笑:我们这个世界的声音是多么丰富,多么美妙!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晶莹的雨

    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从灰蒙蒙的天空中飘落下来。河面腾起了迷迷蒙蒙的烟雾,田野披上了轻薄柔软的纱衣。

    明明穿着雨衣,一步一滑,走在泥泞的乡村小路上。他睁大眼睛,四处环顾,四处寻觅——他精心喂养的春蚕已经脱了四次外衣,再过两天就要“上”吐丝了,可是就在这节骨眼上没了桑叶。看着那些心爱的蚕宝宝饿得直伸脖子,他怎么能不焦急呢?

    啊,桑叶,你躲在哪里?躲在哪里?

    忽然,他看见有个小小的身影在朝远处的竹林飞快地跑。桑树!明明看见了,竹林里真的藏着一棵桑树。明明也拼命跑起来。

    几乎是同时,他们两个来到了这棵桑树下。树上________还有桑叶,________已经稀稀拉拉没有几片了。明明不由分说,“哧”的一声爬上了树。

    “喂,这棵桑树是我先看见的。”

    明明低头一看,是个女孩子。她脸上蒸腾着热气,头发上、睫毛上挂满了水珠,脚上、雨衣上沾满了泥浆,手里拿着一根竹竿,一端系着小刀——显然,她不会爬树。

    明明继续往上爬。他一手攀着树枝,一手飞快地采着,采满一把就塞进书包……

    无意中明明又往下一看,只见女孩子仍然呆呆地站在那儿。这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眼里噙着泪水,满是委屈,满是忧伤。许久许久,女孩子才转过身,低头蹒跚地走了。

    明明的喉咙里像梗住了东西,心里默默地思索:“她________没有养蚕,不需要桑叶,________不会这样难过。她刚才跑得多快啊,可是现在……”明明似乎感到了她急促的喘息,听到了她低声的抽泣,看到了晶莹的泪珠从她眼眶里“扑簌簌”地滚下来。明明拍着脑袋责怪自己:“老师怎么说的?我们养蚕要学蚕,要为别人着想!”明明觉得自己的心像刀割一样作痛。

    “等一等!”明明飞快地从树上滑下来。转眼间,他已经来到了女孩子面前:“对不起!是你先看到的,这些桑叶全归你!”女孩子看着明明捧过来的桑叶,有点诧异。明明急忙说:“你一定很需要它。”“你也很需要。”女孩子说。

    明明抬起头,看见女孩子脸上微微浮现出一丝笑意。“你真好,我们都在养蚕,应该学蚕……”这是女孩子的声音。

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沙沙地下个不停,仿佛蚕儿在食桑,仿佛蚕儿在吐丝。

赞爱国情怀:阅读短文作答。

ㅤㅤ有一天,父亲和母亲带我去看电影《上甘岭》,一位美丽的志愿军护士唱了一首歌,那优美的旋律深深打动了我幼小的心: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ㅤㅤ从此我就会唱这支歌了,我也慢慢懂得了祖国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祖国就是农村广阔的田野,宁静的村庄,密密的树林,还有绿色的山峦,清凉的小河。祖国就是城市宽阔的马路,高高的楼房,美丽的公园,来来往往的人们,他们都像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叔叔姑姑,就像很多我在书中和电影里认识的人。他们勤劳善良,热情真诚,他们爱亲人,爱朋友,爱邻居,爱同事,也爱工作,爱和平……

ㅤㅤ有一天,母亲带着我坐火车去远行。当火车隆隆地驶过黄河大铁桥,我看见黄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波涛滚滚,真的仿佛从天而降,一刻不停地向远方奔去……再看看,大地是那样辽阔,天空是那样高远,村庄、森林、山脉,都在远方的地平线上旋转。白云在蓝天上悠悠飘荡,鸟儿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飞翔,风把人们的歌声和鸟儿的鸣唱传播到更加遥远的地方……

ㅤㅤ后来我当了作家,我用自己的笔写我少女时代生活的故事,也写壮丽的雪山,浩瀚的沙漠,神奇缥缈的星空。我渐渐懂得了,祖国不仅是我生长的土地,是我感受温暖亲情的家园,祖国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体,我是其中之一。我为她学习,为她工作,为她创造。

现代文阅读。

石缝间的生命

①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shān)然泪下。

②或者只就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它们有的只有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自己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遏制。

③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做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却光泽□它们的根□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它们默默地为攀登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④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的,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枝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巅峰,只有那盘结在石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诉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由此,它们才能迎击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一片土地。

⑤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