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复习十六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①购物需要各类票证
②上小学、初中不交纳学杂费
③使用复读机和学习机等学习用具
④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
⑤去银川的汽车奔驰在高速公路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民航C919大型客机
初期的苏式飞机
材料一:
图1 票证 图2 商场货物琳琅满目
材料二:2007年我国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加36 838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78年增长6.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1978年增长6.3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了4.9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了4.4倍……2007年末,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1989年增加14 397万人,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也大幅度增加。
材料三: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被形容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这不仅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因科技领域改革红利逐步释放所产生的惊人变化,也使我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重返世界舞台中央。
材料一 历经沧桑的海珠桥
1933年2月,海珠桥建成通车。该桥由美国公司设计和承建,是当时沟通广州珠江南北两岸惟一的大桥。1938年10月,日军空袭广州,海珠桥受损严重。1949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南撤,炸毁了海珠桥。1950年11月,广州市政府重新修复了海珠桥。
——摘编自陈泽泓等《广州近现代大事典》
20世纪30年代初的海珠桥
材料二 应运而生的珠江大桥
1960年10月1日,我国自行设计并施工的珠江大桥在广州建成通车。该桥分为东桥和西桥,是广州第一座可以同时通行汽车、火车的大桥,便利了货物运送和人们的出行。
20世纪60年代初的珠江大桥(西桥)
材料三 标题:____
2021年6月,广州海心桥落成。海心桥由国内团队设计并负责施工,为世界同类型桥梁中跨度最大、宽度最宽的过江人行桥。大桥修建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克服了抗风抗震等诸多难题。海心桥造型概念源于“琴鸣绢舞·岭南花舟”,吸取了粤曲水袖等岭南文化元素。
——摘编自《广州日报》(2023年6月18日)
21世纪20年代初的海心桥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