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古诗二首找春天测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找春天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和爸爸来到公园找春天。

    找呀,找呀,找到了!春天在树上,在公园一角的几棵桃树上,长出了红色的花蕾(lěi)。爸爸告诉我:不久,桃花要开啦!

    春天也在柳枝上。我发现一排柳树上,都挂着鹅黄色的枝条,风一吹,就飘起来,像是披上了一层半透明的薄纱。

    春天,还在树林中。那冬青树暗绿色的叶子中间,长出了黄绿色的新叶。更有趣的是,梧桐树的枝头,吐出了半透明的青里带红的芽,就跟小小的佛手一样。

    我望着这春天的美景,心里想,我们的祖国就像这春天的花园。

(1)、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2)、春天在。我望着这春天的美景,心里想,我们的祖国就像
(3)、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    )
A、我和爸爸去找春天。 B、描写春天的美景,赞美我们的祖国。
举一反三
阅读。

                                                                                                         人桥

    一个初冬的夜晚,解放军某部奉命追击一股逃窜的敌人,他们经过50多公里的急行军,快要追上敌人了,却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这条河只有10米多宽,水流很急。河里没有桥,我军过不去,连长命令三班架桥,二班负责掩护。

    三班战士接到命令,立即行动。他们找不到架桥的器材,就利用仅有的两架木梯架桥,班长和战士们跳下寒冷的急流,把木梯扛在肩膀上,人身当桥腿,木梯当桥面。一班班长看到“桥”还不稳,就说:“还缺桥腿,咱们一班来当!”战士们纷纷跳进急流。两个班的战士合在一起,有的用胳膊抬,有的用肩膀扛,一座平稳的“人桥”架成了。架桥的战士们向岸上的战士喊:“放心过吧!同志们,过吧!”

    机枪连迅速踏上这座“人桥”。有的同志滑倒了,架桥的同志就用头把他顶住;有的战士踩着架桥同志的肩膀了,架桥的同志就咬紧牙顶着;有的同志滑到河里了,架桥的同志就赶紧把他扶上去。同志们浸在11月的寒流里,冻得牙齿咯咯地响,桥面渐渐低下去了。一班班长大声喊:“同志们,咬紧牙,挺起胸,保证完成任务!”有的战士唱起来:“野战军什么也不怕,艰苦和困难吓不倒咱……”大家也跟着唱起来。

    进攻的部队踏着这座“人桥”,冲上对岸,消灭了敌人。

仔细阅读短文,认真完成文后的习题。

引路人

    雨淅析沥沥地下个不停。在密密的雨帘中,街上的行人稀少。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我只顾低头走路,突然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声道歉。“噢,噢,不要紧。”

    这时才发现他竟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忙说___大伯___我扶您回去吧___说完就伸出手搀扶着他___太谢谢了___小姑娘___他很感动地说着。

    我搀扶着他一起走,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地嚷着:“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真缺德!”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大伯,您这边走,小心绊倒。”他刚走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被我搀扶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还会有人走过这里,说不定会被绊倒的。不一会儿,他摸到了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下水道口,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然后慢慢地站起来伸手在衣袋里摸手绢。

    这时,我的心灵受到猛烈的一震,连忙拿出自己洁白的手绢,放在他那双沾满泥水的手中。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仿佛看见他那双模糊的眼睛在闪光。是的,我看见了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能够想到别人的心。

    雨仍在下着,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在学习做人的道路上,他却是我很好的引路人。

课内阅读。

海滨小城

    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人们走到街道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有棕色的机帆船和银白色的军舰来来往往。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

    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海边是一片沙滩,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远处响起了汽笛声,那是出海捕鱼的船队回来了。船上满载着银光闪闪的鱼,还有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他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秀  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

    公元1170年,45岁的陆游投奔于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旅生活。在军旅生活中,他_______________(jié  jìn  quán  lì)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而努力,多次亲临前线去视察。由于他亲自感受到了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所以他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_______________(qū  xī tóu  xiáng),陆游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十分(脆  虚)弱,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神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但是,当他看到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他眼前时,他忽然振作起来,睁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当他的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面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眼睛,与世长辞了。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却永远被广大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还激(励  发)着千万人的斗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