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甘肃省武山县马力镇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滴水穿石的启示

    在安徽广德的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上面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个小洞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永远滴在同一个地方,几百年,几千年……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最终还是把石头滴穿了。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先生,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在他的画室里,挂着他用以自勉的条幅:“不教一日闲过”。就是到了晚年,他也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三幅。正是由于坚持不懈地创作,他的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这样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1)、找出文章中的四字成语。
(2)、为什么滴水可以穿石?
(3)、齐白石的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是因为
(4)、这篇文章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举一反三
我爱阅读,还会做后面的练习呢!

    吃过晚饭,爸爸端着砂锅走出家门,他又去医院给唐叔叔送汤了。我站在阳台上,看着爸爸小心翼翼地把砂锅放进汽车里,然后钻了进去,关上车门,发动了汽车,缓缓地驶出了院门。

    “爸爸,早点儿回来!”望着爸爸开车消失在夜色中,我在心里默默地呼唤。这几天,我从爸爸身上深深懂得了“朋友”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

    上个星期,爸爸的同学也是好朋友唐叔叔,到北京来看病,被确诊为肺癌,前几天刚刚在301医院做了手术。唐叔叔今年才38岁,就得了这样让人恐惧的病,他非常绝望。我们全家听说以后非常吃惊,也非常难受。唐叔叔到北京那天,爸爸亲自开车到机场去接他。晚上请他吃饭,还陪他住了一夜。爸爸不停地安慰他、鼓励他,让他放下思想包袱,振作精神,战胜病魔。手术那天,爸爸开会没能去医院,就让妈妈一直陪到手术结束。

    手术前一天,爸爸陪唐叔叔聊天时,听他说起喝鸽子汤对伤口愈合有好处,而且鸽子一定要用水呛死,不能用刀杀死,这样才能保证炖出来的汤营养丰富。这可忙坏了爸爸和妈妈。每天妈妈负责买鸽子,爸爸回家后就抓紧时间用砂锅炖汤,每次要炖两个小时。炖好后,就赶紧开车送到医院,好让唐叔叔趁热喝。

    爸爸白天工作非常忙,晚上还要干这些事,真是太辛苦了。我问爸爸:“你们北京不是有其他同学吗,为什么非要你做这些事呢?”爸爸只说了一句:“。”我懂了,在患难的时候,能见到朋友的真心。

轻松阅读

木屋边上的小蘑菇

葛冰

        下雨了!淅淅沥沥的雨滴把地皮浇得湿湿的,又松有软。一只小蘑菇,拱啊拱啊,从小木屋旁边上的土里探出头来。他太小了,只有一粒米那么大。一只小蚂蚁爬过木屋的门槛,看见了小蘑菇,说:“哦,这只蘑菇真小哇!”
    小蘑菇说:“别小瞧人,我还要往高长呢。”于是他使劲拱啊拱啊,又伸胳膊又蹬腿,身体变大了,就像一只小瓶盖那么大。
    一只蟋蟀蹦蹦跳跳地经过木屋,看见小蘑菇说:“嘿嘿,这蘑菇真够小的,给我当板凳倒挺合适。”
    小蘑菇撅起了嘴,心想:“我才不当板凳呢,我还要使劲往高长。于是他又拱啊拱啊,用力把身体舒展开。小蘑菇又变大了,胖胖乎乎,就像一个白馒头。

一只老鼠来了,用鼻子闻了闻,皱着眉头说:“原来是只小蘑菇呀,呸!我还以为是香馒头呢。”
   小蘑菇挺生气,说我小还不算,还“呸”,真瞧不起人,我还要争口气,长得大大的。小蘑菇又使劲拱啦。这回他长得像一个木盆那么大了,圆圆的。

一只小黑狗摇着尾巴围着他转了两圈,笑眯眯地说:“嘿嘿嘿,小蘑菇,真好玩。"
小蘑菇撅着嘴巴想。“说我好玩,这叫什么话,我才不愿意光好玩呢,我要当大蘑菇。”

小蘑菇拼命地长,长得就跟木屋一样高了。一个小姑娘从小木屋里跑了出来,仰起脸来看小蘑菇,她想说 :“唔,小蘑菇可真大呀!”可是她有点结巴,“ 呃…小…小…小…嗯… 蘑菇…”,她一连说了三四个“小”字。

小蘑菇听了可不服气了。他想:“怎么还说我小啊,真是气死人了”。小蘑菇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他长得更高更快了。高过了小木屋子,高过了大树顶,就像一把大伞把整个森林都盖住了。

人们都仰起脸看他,佩服地说:“这蘑菇真能长,真大呀!”这会儿,小蘑菇乐了。嘿嘿,再也没人说他小了。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博士从美国回到了祖国。到达北京的第二天,他就带着全家人来到天安门广场。望着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他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

    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获得博士学位,成了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专家。在他的导师冯·卡门教授指导下,他在火箭研究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他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并负责航空新技术的研究。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他都有了。

    但是,当他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一切。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美国当局听说钱学森想回国,十分害怕,害怕他带回航空新技术,使新中国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就采用了卑鄙的手段迫害他。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

    这样,他坚持斗争了5年。他的斗争得到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更得到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极大关怀。敬爱的周总理对钱学森十分关心,亲自过问他的情况,并指示参加中美两国大使级会晤的中国代表,在会晤中提出钱学森博士回国的问题。

    1955年,这场外交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美国政府被迫同意钱学森回国。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登上了返回祖国的轮船,10月8日到达广州。他含着幸福的泪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