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锁定)九年级上册第九章 古诗词赏析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概写谪守巴楚、度尽劫难的经历。“凄凉地”“弃置身”,虽讲含哀怨,却在感伤中不失沉雄,凄婉中尤见苍劲。 B、颔联感叹旧友调零、今昔异貌。“闻笛赋”“烂柯人”,借典寄慨,耐人寻味。 C、颈联展示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寄寓在其中的是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和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困厄的豁达襟怀。 D、尾联顺势而下,举杯痛饮,藉以振奋精神。全诗感情真挚,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举一反三
阅读

【材料一】

欧阳修与三座滁州亭

醉翁亭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之者谁?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欧阳修) 

丰乐亭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丰乐亭记》(欧阳修)

醒心亭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

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醒心亭记》(曾巩)

[注释]①君:国君。

【材料二】

苏轼与三座快哉亭

滁州快哉亭

原名阳春亭,因徐州知州苏轼在此亭作《快哉此风赋》而改名。

贤者之乐,快哉此风。

——苏轼《快哉此风赋》

密州快哉亭

苏轼贬密州时所建。

满襟高兴属轩槛,野阔风长真快哉。

——文与可《寄题密州苏学士快哉亭》

黄州快哉亭

张怀民(字倔佺)贬黄州时所建请苏轼为之命名。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