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桐乡市实验中学片区七年级上期末模拟语文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860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册所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他的《呐喊》。 B . 冰心,现代作家,有诗集《繁星》、《春水》等。本册学了她的《观舞记》。 C .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中,预见了中华民族正逢新的转机,号召国民去开创历史新纪元。 D .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是学者、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的人生信条。

二、书写

  • 2. 请根据拼音写汉字。

          走进语文大观园,我见到了鞠躬尽cuì的邓稼先,目光深邃的贝多芬,还欣赏了令人kàng 奋的安塞腰鼓,变幻多姿的印度舞蹈,感受了冒着biān骨的风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中国登山队员的伟大精神,领略了有着豪迈而剽悍气质的动物——马的风采……这一切让我多么沉迷,多么难忘啊!

三、默写

  • 3. 古诗文默写。

    ①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州西涧》)

     ,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③赵翼的《论诗》中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成就的新人出现的诗句是: 。

    ④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最能体现卖炭翁的悲惨遭遇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

四、其他

  • 4. 解释下列文言文中加横线的字。

    ①世       

    ②未至,渴而死 

    ③但当涉猎,往事耳 

    增笑耳

五、名著导读

  • 5. 名著阅读。

          《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世界公认的文学经典,被誉为“ ”。在法布尔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 ,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六、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理解。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草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向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 选文主要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体现在哪几件事上? 

    (2)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外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 “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我们要准备向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两句话体现了闻一多的什么特点?

    (4) 从历史上举出与闻一多一样敢说敢做的人物简述。

  • 7. 现代文阅读。

    在可可西里回头

            去年,我们从格尔木顺着青藏公路去那曲,到楚玛尔河附近时,由于前方公路坍塌,只好到保护站里休息,在这里遇到了思贤。思贤17岁,是保护站里年龄最小的一位志愿者。

            他看到我胸前挂着相机,就过来找我拍照。我对他似乎格外有亲切感,他告诉了我这里的生活:他们每天都要扯着横幅,在黝黑的青藏公路上,为试图穿过青藏公路向西迁徙的藏羚羊“开路”,因为这些藏羚羊每年初夏都要赶往水草丰茂的卓乃湖、太阳湖去产崽。他们会在藏羚羊经常出现的地方静静守候,如果有藏羚羊来到公路旁,他就和朋友远远地站起来,在公路上扯起横幅提示来往的车辆,横幅上写着“藏羚羊过公路,请汽车熄火”,然后人们就停下车、熄火,安静地等待着那被藏族人视为神物的藏羚羊犹豫着,慢慢地走过公路,去可可西里的腹地繁衍后代。

            思贤说:“虽然我们干的事情很简单,但大家总是莫名其妙地被彼此感动。” 我问他:“你这么小,怎么就来这里当志愿者了呢?你的父母不担心吗?” 他听后,头一低,然后淡然地笑道:“我其实是离家出走的。”他告诉我,他是一名高中生,但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他的爱好是摄影。他每天都沉迷于摄影当中,学习成绩非常差。父母对他的“不务正业”极为不满,经常指责他。就在两个月前,他最心爱的老相机被愤怒的父亲摔碎了,他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和一群网上认识的志愿者来到了这里——梦想了好久的目的地。他说,不知道该拿什么去反抗父亲对他梦想的“压迫”,却在为藏羚羊开路的过程中有了深深的使命感。

            他说完他的故事,我不便相劝,只好拉着他拍照去了。第二天,公路通了,我们离开保护站,驱车去那曲。他把我们送到路上,然后亲切地和我拥抱、道别。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大概是为他那年少却执著的梦想吧。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个孩子应该回家,家长应该接纳他,认可并鼓励他。只有这样,他才能活得快乐,才能走向梦想。

            半个月后,我们从那曲回格尔木,又途经那个保护站。车还没有到的时候,就远远地看到保护站有个人在挥手。不是别人,正是思贤。思贤看上去有些伤感,眼睛像是哭过般又红又肿。他要我们带他回格尔木。我们带上他就上路了。

            我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告诉我说,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原来,三天前,他们在路上为藏羚羊开路的时候,有一个鲁莽的司机为了赶路,居然不顾他们的阻拦,闯关而过,直接撞飞了一只可怜的小羊羔,羊群被切割成两部分散去了。他们为此悲愤不已。然后,他们捧着那幼小的羊羔把它埋在了保护站特意为它挖的坟墓里。葬了羊羔之后,他们正心意难平时,看到一只母羊在公路旁徘徊哀号,整整一个下午都在呼唤。他们知道那是羊羔的母亲,于是,又含泪把羊羔挖出来,放到母羊的面前。母羊悲恸的神情令每一个人心碎。直到母羊绝望地离开,他们才再次埋葬了羊羔。

            思贤的眼中有泪光泛起,年轻的脸上悲愤交集。我们听了也义愤填膺,却没有人多语。我试图转换一下话题,来驱散悲伤的气氛,于是搂着思贤的肩膀问:“你接下来准备去哪里?” 思贤忽然泪如泉涌,他握住我的手哭道:“大哥,我要回家!我妈妈一定找我找疯了!” 我一把抱住他,将他的哭声捂在怀里。我的眼泪忽然也涌了出来。这个迷失在世界边缘的少年,在见证了真正的忧伤之后,深深地明白了一种爱,终于在美丽的可可西里回头了。

    (1) 思贤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在为藏羚羊开路的过程中他建立了什么样的使命感?

    (2) 简要说明思贤从离家出走到在可可西里回头的过程中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3) 下列句子加横线的词语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思贤忽然泪如泉涌 , 他握住我的手哭道:“大哥,我要回家!我妈妈一定找我找疯了!”

    (4) 这个迷失在世界边缘的少年,在见证了真正的忧伤之后,深深地明白了一种爱,终于在美丽的可可西里回头了。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七、诗歌鉴赏

  • 8.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案,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公元765年,杜甫迫于无奈辞官离开草堂,乘舟东下,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1) 这首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旅夜”的情景,其中描写近景的一联是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八、文言文阅读

  • 9. 文言文阅读。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 解释文中加横线的文言词语。

    既而儿醒:    

    ②妇抚儿    

    ③其夫呓语

    (2) 请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3) 本段中表演者模拟了什么样的声响场景?声音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4) 文中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属什么描写?其目的是什么?

  • 10.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杨朱之弟曰布,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注释】:杨朱:战国初期哲学家。缁(zī):黑色 犹:像。 向者:刚才。

    (1)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顿两次)。

    向 者 使 汝 狗 白 而 往 黑 而 来

    (2) 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

    (3) 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4) 从这则小故事中,你领悟到了一个什么道理?

九、作文

  • 11. 作文:

            材料一:“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材料二:在上学的路上,在回家的路上,在求知的路上,在成长的路上,你或许会遇见某个特别的人、经历一些难忘的事,或许会由此产生一份别样的感触与心情。

            请以“在                 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让我们一道分享你的经历与感悟吧。

            要求:①补全题目,自选文体。行文既可叙述亲身经历,也可展开想象;②字迹清楚工整,字数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试题篮